第190章 金家来信(1/1)

陈钰压着沉重思绪,随口说道:“范三小姐?”

“真是什么也瞒不住你。”文安郡主笑着说,“依旧是今日早朝,除了林大人弹劾郭大人外,范太傅也弹劾了林大人。”

“昨日你走后,端王妃同范三小姐去了调换给你的那处客房,命人剪了几枝夹竹桃带回王府,请太医仔细分辨过了,确属有毒之物。有太医院出具的证明,林大人想否决都无法,无力辩驳几句后,便说在庆贺宴结束后,他便已经安排人在细查。只是如今赵管事、黄嬷嬷已被害死,想要查出结果来,恐怕得需要些时日。”

“范太傅自然不肯善罢甘休,便连带着你的事一起说了。昨日林府发生的事,林府确实都不占理。因而,皇上便罚了林大人三年的俸禄。”

三年俸禄。

好严厉的处罚。

陈钰嘴角微勾起一丝嘲弄。

她也不掩饰。

文安郡主和阴平郡主都瞧见了。

文安郡主也不知要说些什么安慰。盛元帝如此判罪,确实有失公允。但帝王之威,无人敢质疑。文安郡主暗叹两口气后,只好接着往下说:“除了这两件事外,早朝结束后,皇上又宣了宣平侯府入宫,听说是训斥了宣平侯一顿。”

见陈钰面上嘲讽之色更甚,文安郡主只好说:“你也别动气,前次你报案遭袭杀的事,牵涉的人过多,今番再有事,皇叔肯定是会大事化小处置的。不然,再牵连出一堆人来,难免就要引起百姓恐慌了。”

“武安侯的案子,快要查完了。”阴平郡主突然说道,“死罪或许难得,但贬为庶人,阖府男子发配边关、女子充作官奴是少不了的。武安侯夫人和岭南道龙城郡的韦氏主母是嫡亲的姐妹,而陈家的大长子婚配的便是韦氏的嫡四小姐。因着这层关系,陈家和武安侯府私下里一直来往颇密。”

“你若有意,待此案判后,不妨去挑一些武安侯府发卖出来的下人,或有意外收获。”

总算是有一个好消息了,陈钰点点头,揖手向她致谢。阴平郡主坦然受了这一礼后,借着时辰不早,同文安郡主一道走了。

陈钰站在临湖的亭子中,目送着她们的马车出了门后,又坐上片刻,方才转身回了竹园。

“那个阴平郡主,小小姐万不可信她。”空青说道。待陈钰问为何,她才将昨日在林府受难的客房前,阴平郡主退站一旁,未曾说一句相帮之话的事说了。说完,又接道,“那文安郡主,早前说她不可信,但昨日,却是她第一个冲出来为小姐说话之人。”

陈钰看向子苓和秋桑,确定空青所言属实后,她微微敛眸,吩咐道:“去把全伯请过来。”

话才刚落,便见全掌柜和真掌柜两个,端着同样的冷脸匆匆走来。走到近前,伸手挡住宛童递去的茶,直视着陈钰问道:“昨日小小姐在林府受众人责难时,那阴平郡主就在一旁做壁上观,可有此事?”

陈钰失笑道:“我刚吩咐空青,让去请全伯,便想说此事呢。不妨全伯倒先过来了。”

说着,她从宛童手中取过茶碗,递向全掌柜和真掌柜。

全掌柜、真掌柜听她这般说,同时接过茶碗,在她对面坐下来。

陈钰看一眼他们接过去,又搁到一边的茶碗,不由笑问道:“全伯这般气怒,可是已想好法子应对了?”

全掌柜哼一声,却不说话。

真掌柜心头也怒,却极力按捺着问:“那阴平郡主不肯出言帮小小姐,莫非其中有甚隐情?”

“就是有天大的隐情,见小小姐被众人责难,她就在跟前却不出言维护,就是无情无义,不值深交!”全掌柜拍着白玉石桌道,“亏我近来,对她二舅舅还照顾颇多,更起意助她二舅舅去西市再开一铺!眼下看来,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说得果真没错!”

看来气得不轻。

陈钰收敛住笑,轻叹一声后,说道:“没有隐情。我也是刚听空青提及此事。以后对待她二舅舅的米铺,该如何便如何,不用特别照顾了。”

听他如此说,全掌柜的怒气终于歇下去。灌两口茶,他道:“我也不是要逼着小小姐一定要对付她,而是小小姐视她如友人,她却待小小姐薄凉至此,这般德行,多是受利益驱使的自私小人,小小姐即便还要与她往来,也要多多留心。”

陈钰点头,“全伯放心,我会留心的。”

全掌柜知她是个有主意的人,便也不多说了。从怀中拿出两封密信递过来,说道:“是大公子和四公子来的信,今儿一早收到的。”

陈钰接过信,先拆了大哥金少卿的。

金少卿的信有五页之多。前四页,都是外祖父、三个舅舅、舅母对她的各种叮咛关切。最后一页,也有一半,是大哥对她的关切与对她在京都行事的赞赏。随后,才写到培养势力的事,已在着手准备,让她宽心。再有便是知会她,京都‘百善堂’将会以她的名义,在她庆贺宴当日着手筹建,以贺她被晋封为郡主之喜。最后便是,四哥金君撷半月后,会来京都,代金家恭贺她晋封郡主之喜。

陈钰眉目舒展,转瞬又弯如月牙儿,“四哥要来京都了。”

全掌柜和真掌柜并不意外,却还是说道:“四公子早想来了。”

陈钰‘嗯’一声,将信从头至尾,又看了两遍后,才依依不舍的放下,而后拆开了四哥金君撷的信。

前些时候,她有给四哥写信,让他往巴东郡去瞧一瞧父亲的情况。算算日子,也快半月了。这半月,她虽心急,却从未催过。眼下得了信,不拆开尚好,拆开后,反倒有些忐忑起来。

哪怕按照前世的记忆,知晓父亲剿完匪后,会平安归来,也难安她心。世事无常,总有意外发生,即便重生,她也无法保证,一切都能如她所愿。报案救母以及林府庆贺宴的事,便是最好的佐证。

将信展开,快速看一遍,看到父亲安好,让她不要担心的话后,陈钰才放下心来,从头开始细看。

金君撷本是要同厨子们一道来京都的,被她阻止,又收她信后,便转道去了巴东郡。现如今,他人还在巴东郡,正与父亲一道剿匪。虽如此,他信中却并未多说巴东郡的事。只叫她放心外,又关切了她足一张纸,之后才说中旬会起程来京都的事。

同样反复看过两遍后,陈钰仔细且小心的收着两封信,身心都变得敞亮起来。

稍事平复。

陈钰方才说起正事,“烦请真伯、全伯操劳一二,为我备上几份厚礼。长乐侯府的平凉郡主、礼部尚书府的何四小姐、左督御史府的江二小姐和内阁辅臣许府的许九小姐各备一份,一应珠宝衣裙、吃食点心都要备上。另外,再备两份同样的厚礼,送去给端王妃的妹妹卢四小姐和文安郡主。她们几个,都是昨日庆贺宴上,出言帮过我的人。”

长乐侯府不用说,另几个有机会交好,她自然不愿意错过。

全掌柜、真掌柜猜出她的用意,连忙应下。

“再备上一份厚礼,遣人送去平康坊红袖招给飘飘姑娘。”陈钰思索一二后,再次吩咐。

全掌柜、真掌柜再次应下来。

闲话几句,陈钰又想起大哥信中提到的修建‘百善堂’一事,便又道:“大哥信里说,京都的‘百善堂’,要挑在我庆贺宴当日筹建。此事,真伯你择个空去万年县衙同何大人支会一声。另外,我预备十二那日同文安郡主到慈恩寺去添香,需要给我备上一些银子待用。”

这些都说完后,陈钰又想起另外的事来,“何大人可将朱安的画像贴出去了?”

真伯道:“贴了,昨日庆贺宴结束不久,便贴上了。除何大人赏的三十两银子外,我也以青云楼的名义,追加了二十两银子作赏银。今早听说,画像贴出不久,便有数不清的人到县衙去提供线索,不过多是凑热闹之人。”

“何大人那三十两赏银,也是小小姐出的。”宛童说。

真伯不在意道:“只要能抓到谋害小小姐的凶手,别说三十两,便是三万两也出得。”

“这话真伯同我说说便罢,万不能当着何大人说去。”陈钰撇着嘴提醒,“那何大人对百姓一片热忱,知晓我们肯出银子,说不得哪日就去长安县,将那边流离失所的百姓也接过来了。”

提及这个,真掌柜倒是有话说了。

他说:“我来京都后,也曾听酒楼里的食客们提过何大人,多是说他不好打交道、眼光浅薄等。当时还未打过交道,也不好多言评判。自打上次小小姐报案后,我与他几次接触下来,倒觉得他并没有旁人说的那么难堪,反以为他是个难得磊落且坦荡的正人君子。”

“就拿他接济百姓一事来说,京都乃天下脚下,权门贵胄不知多少,但凡每户捐个五两十两,也早将进昌坊那片百姓安置妥当了,却偏无一人理会。”

“上回我和你康叔跟他去进昌坊挑人,到地方后,那些百姓听他来了,无论老小,齐刷刷全都涌过来,团团将他围住了。嘘寒问暖间,言语颇是殷勤,便可见他待那些百姓,平素也是一片赤诚。”

陈钰轻哼一声,颇是不屑道:“见着自个的衣食父母,自是赤诚。”

真掌柜笑言道:“若只是如此,小小姐说的确乎不错。但何大人安抚好他们,才说需要挑些少男少女做工,连做什么工都还没有来得及说,那一群老小便自发的全散开,留下少男少女在原处了。其后,何大人便空着,闲庭信步般围着那群少男少女走上一圈,挨个的点了人出来。”

“没点到的人,也同先前的老小一样,自觉散开去,没有丝毫的争议。”

“点好人,何大人同我商议过后,又去到那群老小处,点了有数百人,让他们回去唤家中的少男少女前来。那群老小依旧不问缘由,便速速的去了。只稍片刻,就将人全领了过来。”

“对百姓如此如臂使指,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也都是第一次见。没有磊落坦荡且广阔的胸襟,显然是不可能做到的。”

陈钰敛着眉梢问道:“‘百善堂’也做不到?”

“做不到。”回答的是全掌柜,语气很肯定。

陈钰掀眼看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