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诛暴君,扶周室!(1/1)

出灵这天,

先用七十二人将用金丝楠木制作的棺木抬出帝宫门。

此时,皇室官府倾巢而出,按大周典制,走在最前面的是六十四位引幡人,高举万民旗伞;

接着是皇帝的卤薄仪仗队,有近两千人之多,他们举着各种兵器、幡旗和各式各样的纸扎或绸缎制作的“烧活”,浩浩荡荡,十分威风。

抬棺木的扛夫,也身穿白色孝服,每班有一百二十八人,分三班轮流抬送。

在棺木后面是全副武装的仪仗兵勇。然后是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和宗室楚氏的队伍,车轿连绵不断。

在送葬行列中,还夹有大批的和尚、道士、尼姑、道姑和喇嘛,这些人都身着法衣,手执法器,不断地吹奏、诵经。

整个送葬队伍长达十几里,从镐京到陵地,沿途近百里,每隔段距离还要搭设芦殿,供停灵和送葬队伍休息。这种芦殿也是玉阶金瓦,朱碧交映,十分华丽。

“大哥,这怎么只有圣太后的棺木,孙太后的呢?陛下这也太偏心了吧。”

沿途数十里的送葬队伍中,自然除去官员还有不少官员家属来凑人数。这不就有一个少女实在无聊,对身边的人小声说道。

圣太后,是官员们对楚宣生母的称呼。

“嘘,小声点,别被人听去看纪律部告密。”

“妹妹,咱们皇帝的心思你还看不出来吗?孙太后?那就是个幌子添头,你看有谁管她?”

“皇帝啊,这是以两个太后的名义,给圣太后一人办葬呢!”

听到自己哥哥的话,这个少女显然有点蒙。

“所以...皇帝这是为了让自己的亲生母亲身后尊荣至极,不惜这样做的吗?”

“哇,皇帝,对自己的母亲也太好了吧。”少女大大的眼睛里满是崇拜,她看着自己面前的盛大景象,赞叹不已。

她身旁的哥哥,闻言不由摸了摸额头,这傻妮子。

不过不得不说,皇帝确实对自己的生母入葬典礼震撼人心。

就说眼前沿途的地上洒满了纸钱,还有人不时在大量烧各种纸糊的冥财,据说都是圣后生前喜欢的东西。

除此外,各种大小如真的纸将纸兵和纸轿纸马,身穿太监服装的纸人将在阴间伺候这位周朝的皇太后,而纸糊的身穿大周军服排列成队的新军士兵,都是被派到冥府去打前站,保护这位太后在地下依旧尊荣的。

其纸人之多,规模之大,空前绝后,令人震惊!

“这暴君已经出来了,要不就在外面动手?”

另一边送葬的百官中,有身穿白色孝服假模假样的官员凑在郑经身旁,假装若无其事低声道。

“不可。”郑经立刻打断。

他看向远远的那道身影,眼神中也满是渴望杀戮的激动。

杀了暴君,他就可以尽掌朝中大权!

“在城外动手,终究还是有让暴君突围的机会,更何况董卓和丁原,今夜就会到镐京,到时候来个瓮中捉鳖!”郑经小声解释道。

“这暴君,活不了多久了。”

“好!”

终于,到了越陵。

随着楚宣敬告天地的一番祭拜结束之后,下葬正式开始。

只见圣太后“尸体”是用白玉拼接而成,美轮美奂。

在入棺前,先在棺底铺了三层金丝串珠锦褥和一层珍珠,厚度达一尺。

圣太后的头部上首为翠荷叶,她头戴珍珠凤冠,冠上最大一颗珍珠大如鸡卵,是皇家后宫最尊贵的东西,价值达一千万两白银;她的脚下放置了粉红碧玺莲花,两边各放了翡翠制成的西瓜、甜瓜和白菜等,以及由宝石制成的桃、李、杏、枣几百枚;

棺放置了数十尊金、宝石、玉、翠雕佛像,身左放了玉石莲花,身右放了玉雕珊瑚树;

此外,棺椁内还放置了八尊玉石骏马、十八尊玉石罗汉等。

在葬殓完毕后,棺椁内又被倒入四升珍珠和几千块宝石!

一切的规格,都是按照大周有史以来最高的规格!

甚至因为名义上是为两位太后举办的葬礼,这陪葬的各种物资更是海量,却集中在圣太后一人身上,几乎比太祖皇帝的陵寝陪葬还要奢侈夸张!

“心愿了矣!”

看着亲生母亲名分和身后尊荣定下来,楚宣心中也长长吐出口气。

从此,他再无任何羁绊牵挂了。

...

...

...

暨县,在镐京附近,是镐京最近的一座防御城,建有狼烟台。

通过暨县,可以快速到达镐京附近。

这座小城人口不多,主要是为了起到巩固帝都的作用而建立的。

不过因为长年承平,这座小城也早就沦为疏于防守的普通城池了,这不夜晚整个城墙上也没有多少人在认真防备守城。

此刻夜晚暨县的城墙上,三三两两只有十几个士卒在城墙上看守,不过现在显然这些士卒都没有当回事,都背靠着城墙迷迷糊糊了,甚至有人已经进入了梦乡,睡得正香。

这时一名迷迷糊糊打着哈欠的守城士卒,睡眼朦胧准备上茅房。

作为夜间守城值班的士卒,他们也只能在城墙上一处专门的小角落解决。

忽然他睁大了眼睛,望着前方表情惊讶至极。

“队长快看,那是什么!好像....好像有一支军队!”

年轻的士卒飞快跑到他们的队长面前说道。

这是名背靠城墙眯着眼睛的老卒,年纪不小。

老卒闻言,动也未动,只是嗤笑一笑,根本没有把这话放在心上。

“咋了,小六子你是不是又皮痒了,又想逗老子玩?”

现在这时候,蒙古人又不可能攻破潼关南下,哪会有什么大军兵临城下?

老卒是暨县本地人,在这守城门十几年了,现在是守城的队长。

在他心里,城墙因为年久失修崩塌一些都比有大军来袭更让他相信,毕竟敌袭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老卒继续眯着眼,安心歇息。

“不是....队长,我没逗你玩....是真的有大军向咱们这边前来!”年轻的士卒语气更加严肃着急,还推了老卒一下。

“小兔崽子,上次因为蒙古人的事情老子时刻担心受怕,害怕蒙古人南下,结果你小子故意诈我才过去没多久,你以为老子现在还会上当吗?”

老卒有些不耐烦了,他准备好好教训一下年轻人,让他知道要尊老爱幼。

不过等老卒刚一睁眼,不经意远望的瞬间,整个人就顿时僵住了。

密密麻麻的火光,如同一道火龙,慢慢出现他地平线上!

“军队!人数不少的军队!”

老卒的声音颇大,顿时城墙上周围不少人都听到了,纷纷睁开眼。

“看样子要不了一个时辰,这些来历不明的人马就要来到咱们城墙下面了。”

作为队长的老卒虽然惊慌,但心中还是很快有了接下来的措施。

“快去找县尊大人!问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是朝廷有下令调大军进京吗?”

他首先安排那个年轻的士卒赶紧去找县府大人或者县尉大人,看看有没有收到朝廷发布的旨意,将会有一支军队前来暨县。

然后再立刻让人将狼烟台准备好,准备随时点火。

就在老卒全神贯注,看着长长的火龙越来越接近暨县时,暨县的县尉王大人竟然直接过来了。

“立刻开城门,准备迎接王师!”

王县尉带着一行人刚登上城墙,就立刻对众人下命令。

“那狼烟台为何站着人拿着火把,赶紧离远点,这是朝廷大军,不要胡乱引起误会。”

“可是大人这朝廷大军为何要来我暨县,蒙古人也没有南下,咱们这可上百年没有军队来过了。”老卒还是不解,问道。

“朝廷自然是有大用了。”王县尉慢慢靠近。

“可有兵部文书?”

“有的,人多眼杂你过来看。”

噗嗤!

老卒刚靠近,王县尉就在他一脸不可置信的神情中,一剑刺向其腹中。

“将这些人都杀了!然后打开城门,等着大军入城。”

王县尉面无表情将老卒尸体推开,对着自己的家丁私兵吩咐道。

他知道郑经等人的谋划,作为地方上的世家豪强,王县尉对于楚宣自然也是极为痛恨,当即就表示配合。

“其他人,随我去县衙,将县尊杀了!”

和王县尉不同,现在的县尊并不是当地大族豪门,而是因为投靠宦官刚刚上任的。

...

...

镐京内。

经过这两日,关于孙太后和圣母的丧礼事宜,整个帝都都显得比往日节奏快了许多,许多人都十分劳累。

而且因为是大丧期间,所有人都不准饮酒作乐,一切娱乐性质的活动也都暂停,因此整个镐京比以往安静很多。。

然而,在这安静异常的深夜。

却有一群人不甘寂寞,缓缓走出了家门。

黑暗中,一股股人流向着一个方向聚集靠拢。

街道、空地上都是人,最后越来越多,足有上万!

“此番,我等有两个目标。”

火把亮起,正是大名鼎鼎的袁绍。

他双眼通红,盯着众人道:“首先我们要先进攻暴君所在的皇宫!同时要控制住城门,打开城门迎接曹丕大军进城!”

袁绍身边,还站着郑经等官员,他们静静听着袁绍的话,神情皆振奋。

“进攻皇宫便由我率领各大世家的私兵,和各家手中投靠的一些禁军人马。

要是能一举攻破皇宫最好,要是不行也无妨,只要控制住皇宫,不让暴君有机会趁乱潜入百姓家或者突围出去就行,等曹丕等人一到,到时候瓮中捉鳖,暴君绝无可逃!”

“本初,宫城坚固,易守难攻,你准备如何进攻?”这时,世家中有人皱眉问道。

“全力以赴,趁其不备直扑玄武门!”袁绍斩钉截铁道。

玄武,是用来表示天空中四大方位(东西南北)区域的四组动物之一,其具体的代表内容是: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玄武是北方七个星宿组成的龟蛇相缠的动物,在古代神话传说中为古代北方之神,代表北方。

为了体现皇权的绝对权威和皇权不可侵犯的至高无上,周朝朝廷在修建镐京宫城的时候,就把宫城的城门按照各自所在方位和“天空方位”的顺序进行命名。比如,玄武为代表天空北方的动物,又为北方之神,所以朝廷就把位于北方的宫城城门命名为玄武门。

玄武门到底有多么重要呢?要想明白玄武门的重要性,我们就得了解周朝皇宫宫城的规制。

在周朝,皇宫宫城是皇帝处理政务、上朝和居住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一个国家的权力中心。

大周各大宫其规制是完全一样的,都沿着由南向北的中轴线排列,分为外廷和内廷。

其中,外廷是皇帝上朝接见大臣、处理政务、和大臣乃至各国使节举行宴会的地方。

而内廷是皇帝和后宫嫔妃生活的地方,里面有皇宫内部的花园,景色优美。

最关键的是,不管是大周的哪一座宫殿,外廷都是在皇宫宫城的南部,内廷在皇宫宫城的北部,皇宫北边城墙,以及北边城墙的正门——玄武门对皇宫内廷的安全,乃至皇上本人的安全和皇权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种重要性到底体现在哪里呢?具体说来,玄武门一带地区是禁卫军司令部驻地,有坚固的防御工事和雄厚的兵力。

这样一来,玄武门的重要性就非常明确了:政治敌对势力一旦控制玄武门,就能控制皇宫内廷。控制内廷就能控制皇帝,进而控制忠于皇帝的政治势力。一旦控制皇帝,政治敌对势力就能推翻皇帝取而代之,进而控制国家政局。

“不错,只要拿下玄武门,帝宫必破!”

一旁的郑经也开口说道,显然对于大周宫城他也十分了解。

“镐京城门,只能郑师您亲自去了,以您的威望和名义,又有部分禁军在手,想来必然没有问题。”袁绍接着说道。

郑经微微点头,脸色冷冽道:

“诸位,此番我等起兵,乃是为了天下百姓,为了乾坤安定!不能再让那暴君胡作非为了。

所以我等要以社稷为重,对那暴君,此次不论死活,不必留情!”

“诛暴君,扶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