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笔墨纸砚,皆刀兵也(1/1)

山海关外。

清国鞑子营地。

帐内。

“砰!”

“周国敌军是如何知道,我军藏粮之地,必有人泄露军情,致使我军粮草有失。”

“贼子,贼子误国!”

“臣年羹尧,有负皇上重托”

“死罪啊!”

年羹尧不复昔日意气风发,满面蜡黄,眼窝深陷发黑。

声音,沙哑刺耳。

唯独一双虎目,在下方众人身上一一掠过,最后落在郭开身上。

阿贵面色一样难看,只是望着桌案上的一道圣旨,叹息不已。

自从与东胡联军,一同死磕山海关开始。

他们大清勇士不眠不休,连续攻打了一天一夜。

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更是染红大地,血腥之气,弥漫不散。

闻之作呕。

本来几乎是要攻入城门,可是六百里外藏粮之地传来军情,敌军骑兵突袭了粮草。

而且不再是去抢,干脆直接纵火。

虽说他们早已设下重兵,以护粮草,奈何这一支骑兵的主将,白马白袍,枪法入神,太过于凶猛。

高歌口号,几乎是冲锋陷阵,所向睥睨。

数十万石粮草,就此毁于一旦,其燃烧的火光、浓烟,近乎遮盖了半边天。

至今天空之上,已是灰蒙蒙的一片,不见日月。

粮草有失,三军之心自是不稳,攻城是攻不下去了,必须先解决粮草的问题。

大军,是要吃饭的。

结果他们不攻了,山海关的大军,反而屡次反守为攻,主动挑衅。

一支支精锐骑兵,吃饱了撑的,三番五次前来劫营。

有时披星戴月,有时顶着烈日,毫无规律可循。

只要他们全军应战,劫营的敌军,便会仗着马快,冲锋一番,砍杀他们几百兵卒之后,嗷嗷叫着,或是高大周之歌,纵马撤退。

东胡营地,亦是差不多情况。

三五天没什么。

可是接连近十日皆是如此,他们清军上下,大小将士,不堪其扰。

纵使拔营后撤数百里,亦是无用。

当真是夜不能寐、食无所食。

甚至都有兵卒因此精神崩溃,开始叛逃、炸营、乃至自杀。

军心惶惶。

“大将军,不,现在应该是偏将军。”

“不错,正是开与吴大学士,一同写了份秘奏呈于皇上,此乃当初皇上密旨,以防两位将军过于忠君爱国,而有困难不报。”

“开之所奏,俱为实情。”

“两位大将军,自从出征至今,其罪有十,一负皇上恩德,率三军而出,从未建功,二,治军无能,以至左路先锋战败,海兰察阵亡,三,御兵不严,军情泄露,三军粮草有失,四,嫉贤妒能,诬陷同僚”

郭开神情萎靡,亦是顶着黑眼圈。

鞑子军营,屡次遭到大周兄弟们问候,他一样吃苦。

可是全场唯独他一人内心狂喜。

天子圣明,所派遣而来的骑兵精锐,他郭开愿称之最强。

大周有此雄狮,何惧于天下。

此刻迎上年羹尧的目光,非但不惧,反而猛地起身,向着清国皇宫的方向,高高拱手,以示敬意。

同时拉上一脸尴尬的吴省兰,仗义执言。

他郭开,自认没什么大本事。

但是列举罪状,信手拈来。

每说出一条,年羹尧、阿贵的脸色,便难看三分。

可惜不等他一一陈述完毕,年羹尧拍案而起,一声爆喝。

“够了!”

“郭开,你这个小人!”

“乱我军心!”

年羹尧青筋暴跳,声音森寒。

暴怒之下,已是拔出佩剑,正欲冲上去,当场结果了郭开。

只是让阿贵摇头,压住了。

“偏将军,咱们同为大清臣子,不过,你的官大,称开为小人,开无话可说,但是下官职责所在,三军情况,自当向皇上如实禀报。”

“此十大罪,若有一条不实,请斩某头。”

“还有偏将军的目光,敌意太重,何不直言郭开便是军中奸细?”

“不过,开在三军之中,身受重视,莫说是出行,纵使出恭亦有人保护,若有不轨之举,只怕早就被人枭首示众。”

“偏将军,你如此仇视他国臣子,莫非我大清朝堂之中,皆为大清血脉?”

“太子太傅周培公、大清帝师范文程、三边总督洪承畴、户部尚书张廷玉、军机大臣刘统勋、兵部尚书姚启圣等等诸位大人,亦为他国之才。”

“皇上胸怀天下,任人唯贤,偏将军可是以为这些大人,俱是奸细?”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以将军的本领,难道只会推卸罪责?”

“看来,开还要再多列上一罪。”

郭开怒目而视,冷冷一笑,慷慨激词。

当场从满头大汗的吴省兰袖内,掏出蓝色奏本,取笔研墨。

这一次,他是直接把朝中权势滔天、地位崇高的诸位大人,全搬了出来,统一阵线。

“郭大人,郭大学士”

“别,别这样。”

“咱有话,慢慢说啊。”

吴省兰拂袖拭汗,声音颤抖。

伸着手,有心想要阻拦奋笔疾书的郭开,奈何有黑账、把柄在握,又是官居同品,他也不敢强抢。

这个郭开也太会说了,罗织罪名,借势打势,比他还要精妙三分。

而且每一条罪状,俱是合情合理,阐述事实,根本挑不出半点毛病。

尤其是刚才所拉出来的这些大人名号,没有一个是好惹的。

可谓是跺一跺脚,大清国都要震上一震。

“你!”

“噗!”

“”

年羹尧目光充血,虎躯发软,指着正义凛然,当着他的面写他罪状的郭开。

只觉得一股郁郁之气,直冲天灵。

想要反驳,可是张口喷出一口逆血,仰天倒了下去。

“年羹尧!”

“将军!”

“大将军吐血了,快,快去传军医!”

“”

“闭嘴!”

“不得慌乱!”

“此事任何人不许传出去,只说将军爱兵如子,让出粮食,久而未食,心力憔悴,以至晕厥,此乃军令!”

阿贵额头冒汗,抱着年羹尧,当场呵斥了一些亲卫兵卒。

现在军心不稳,一旦传出将军吐血,生死不知,岂不是火上浇油。

他也是怕了,深深看了一眼停下朱笔,故作满脸担忧的郭开。

这些文臣,屁本事没有,但是一张利嘴,一杆笔,杀人不比刀慢啊。

幸亏他只是麾下左先锋失利,败了一场,而此行三军粮草,则为年羹尧掌控。

算起来,他与其虽为左路、右路伐周大将军。

但是军中权势,仍是年羹尧更高一些。

现在皇上派遣钦差,传下旨意,虽是言语安抚三军,不予怪罪。

可年羹尧的官职,还是从大将军,变成了偏将军。

军中大权,都落在了他阿贵的头上。

并且派遣福康安为粮草官,押运粮草十万石,正在赶来。

粮草有了,他权势涨了。

问题是,他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啊。

再不建功,寻求破局,以至败兵而归。

或是带着大清三军,浩浩荡荡前来大周边境旅游一次,回去后,必定是龙颜大怒,他还有何脸面活下去?

“报!”

“大将军,不好了!”

“敌袭,敌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