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大帝的心结(1/1)

朝羊山。

天子帐内。

气氛,格外压抑。

马良、马谡低着头,一言不发。

现在马氏一族的家主,乃是马超,一应决断,皆在于他。

“陛下之言,犹如醍醐灌顶,罪将马超愿降,追随陛下,血战敌国贼寇。”

“罪将愿为一小卒,听从陛下差遣。”

“只求陛下开恩,莫要让罪将在曹贼曹将军麾下效力。”

马超满头是汗,身躯绷紧,终是拜伏在地,闭上了眼睛。

他看到了天子的表情,愈发不耐。

也看来了,他的九族在向他招手呐喊。

再拖下去。

一旦天子开了金口,他们马氏世家数百年的积累,将消失于大周的历史长河。

而他马超,就是家族的罪人。

又有何颜面,在地下面见父亲。

“陛下,吾等愿降。”

马良、马谡松了口气,一同叩首臣服。

死不足惧。

但是让九族跟他们一起没了。

那就可怕了。

“很好。”

“你们马氏一族,还算有一点大周男儿的廉耻之心,没有让朕失望。”

“老师,文和。”

周乾面无表情,不过声音缓和不少。

只要听话,那就有得救。

最重要的是马超三人,头上的忠诚度,从零变成十五、二十上下。

“微臣在。”

司马懿、贾诩同时出列上前,躬身一拜。

他们一直在看天子秀操作。

御驾亲征目前为止,天子的行事,毫无半点不当之处。

“马良、马谡此暂且归入你们麾下,你们可量才而用。”

“至于马超,你与孟德的间隙,朕也知一二,但犯了王法,理应治罪。”

“于情于理你无错,但于大周国法,孟德无错。”

“以后不得因此,再向孟德为难,以下犯上,一样是死罪。”

“你暂且编入虎威军,跟着宇文将军,担任百夫长,若能立下大功,朕亦当论功行赏。”

“马氏一族,兴旺衰亡,尽在你们手中,而不在于朕。”

周乾背着手,嘴角上扬。

在他看来,活着的劳动力,可比死了的一次奖励,要有价值的多。

特别是在征战时期,这马儿有大用。

“谢陛下。”

马超低着头,不敢去看朱棣的脸色,只是被解开束缚后,退在一边。

他不愿变节,但是九族生死,他不得不重视。

而且,他也不想死啊。

有机会活下去,马氏一族的希望还在。

投靠天子,也不算太丢人。

“陛下,父亲”

正在此时,朱高炽小跑着跟在宣旨的常福身后,冲了进来。

从刀斧手出现的一刻,在听到天子下旨,生擒朱棣时。

他的一颗心,早就乱了。

此刻入内,只是一头扑在朱棣身前,一张肉脸上,满是泪痕。

“高炽。”

朱棣睁开了眼睛,望着这个在他眼里,向来最不争气、还贪吃的长子。

难得露出一丝温和笑意。

“陛下,求陛下开恩。”

“父亲他只是误入歧途,才会如此,绝无在此陷害陛下之心。”

“求陛下”

朱高炽趴在地上,泣不成声。

自古,忠孝难两全。

从他爹被抓这一刻起,他便猜到了,父亲多半是要没了。

没别的,罪太大了。

可是身为人子,他又能怎么办?

“朱棣。”

“当初你不惜献长子为质,叛朕而去,可曾想过有今日?”

“以你之才,若能一心为臣,辅佐于朕,以后开疆拓土,共讨敌国贼寇,千古青史,必有你名。”

“可惜了。”

“现在朕再给你一个机会。”

“主动交出留于安乐郡的兵权,朕可以看在朱高炽,以及你们朱家列祖,曾为我大周立下汗马功劳的份上,留你全尸。”

“并且重用汝子,朱高炽。”

“其余人,一律免罪。”

周乾背着手,根本不去管趴在地上,苦苦哀求的朱高炽。

而是上前一步,直视着近在咫尺的朱棣。

这位曾经的永乐大帝。

让其活着离开,那是不可能。

现在好不容易白捡了一个机会,生擒了朱棣,若不借此利用一番。

将其麾下兵马、隐患解决。

迟早还要在大周境内,再干上一场。

甚至是许多场。

这样内耗的局面,劳民伤财、浪费粮草,他绝不想再见。

何况,自古率军征战,刀兵相见,从来没有一方绝对必胜的道理。

万一翻车了。

那是取死之道。

如今,诸国蛮夷因东胡一事,俱是蓄势待发,厉兵秣马,有一半都开始称兵动手了。

他的志向,从不是单单击退、歼灭敌军,固守大周疆土。

而是要真正平定天下,再转战海外。

大周每一点资源,都不能浪费。

人是有寿命的。

“陛下”

朱高炽涕泪横流,抱着天子的腿,想再哀求些什么。

不料,朱棣猛地一脚踢在了其后臀,阻止了他的哭啼哀求。

“高炽,不必再求,一点男儿血性都没有,像什么样子?”

“咱们老朱家,从没有怯死之辈。”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若是换做是咱,可做不到天子这般仁慈,必会斩草除根。”

朱棣虎目微眯,同样直视着面前的天子,点了点头。

“陛下,你跟以前真的不一样了。”

“大周朝在你手中,乃天下苍生之幸,咱输得心服口服。”

“敢问陛下,如何重用高炽?”

“”

“安乐郡,郡守。”

周乾微微一笑,随手抽出天子剑,斩断了朱棣身上的束缚。

“好。”

“陛下金口玉言,知人善用。”

“大周朱棣,叩谢了。”

朱棣蹲下身子,拂袖拭去朱高炽面上的泪痕,这才整理衣冠,向着天子,第一次真心叩拜。

天子的意思,他怎会听不懂。

只要他不再搅乱大周,多为大周保存一点力量,用以平定八国蛮夷。

那天子便给他颜面,保他朱家不绝,甚至朱家未来的荣耀,不会比现在要差。

从心而论,他朱棣何尝不想平定八国,更不愿内部消耗,手足相残。

可是霸业之心,让他踏上了这条路,早已没有回头之地。

现在落在天子手中。

以天子的性情,肯定不会再给他任何机会。

倒不如一了百了。

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点机会。

说不定,这个天子真能做到世界一统。

那将是何等的丰功伟绩。

“朱棣,你当真信朕?”

周乾嘴角上扬,看着朱棣一张刚毅的大脸,语带笑意。

“若是陛下刚才开口,让咱交出麾下兵马,便下旨放了咱,一切既往不咎。”

“那咱非但不信,更会鄙夷陛下之人品。”

“不过,陛下一心要杀咱,却因不愿再见大周内部动乱,同胞相残,而不惜放了朱家,还要重用高炽。”

“足见陛下虽为帝王,但圣明仁义,宽容厚恩,光明正大。”

“再者说,纵使陛下不顾身份,出言骗咱,那咱也没办法。”

“所以,咱宁愿相信。”

朱棣爽朗一笑,似是想通了心结,看向老曹、司马懿一眼。

他们三人在大周同朝多年,纵使心思,一向各不相同,也算是在这帐内唯一熟识的老友。

时过境迁啊。

老曹、司马懿心中复杂,百感交集。

但亦是点头,回之一笑。

不必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