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用其强,攻其弱(1/1)

“文和,此计甚妙。”

“那董卓也曾为我大周,立下汗马功劳,颇受先帝重用,但愿他能奉旨,让西凉将领入京,自可见其赤诚。”

“若不遵旨,朕当诛之。”

“如此,也好让他早日下去与先帝为伴,伺候先帝左右。”

周乾背着手,遥望着西凉的方向。

声音,满是惆怅。

希望大周境内,永不再起战火。

只是这最后一句,听得司马懿,心有戚戚然。

“陛下圣明,先帝当年最为重用董卓,君臣相交,似臣似友,至今仍是传为佳话。”

“操还记得司马大人,亦是先帝身旁所信之忠臣,时常问计,引以为心腹。”

曹操黯然轻叹,似是怀念昔日光阴。

只是,此话一出。

气氛为之微妙。

“陛下,先帝当年恩宠礼遇,远比山高,微臣虽死不能相忘,此生难报。”

“常常忆及先帝圣颜、教诲,微臣恨不得早日追随先帝左右。”

“实在是先帝教诲,要微臣誓保陛下无虞,为大周开疆拓土,开万世太平。”

“每思于此,微臣唯有压下一己私心,战战兢兢,以供陛下驱策,只待平定八国,收服海外蛮夷”

“陛下,请恕微臣不能久伴君侧,必追随而去,侍奉先帝左右。”

司马懿眼圈发红,声音哽咽。

跪在地上,叩首不止。

其言之感人,其心之忠义。

高顺这么大一条汉子,已经是潸然泪下,敬佩有余。

帝师,当为大周百官之楷模!

“仲达,操此生当与你一同辅佐陛下,完成先帝宏愿!”

曹操声音坚定,从张让手中接来锦帕,蹲在司马懿身前,一点点帮其拭去眼泪。

当真是,感人肺腑。

贾诩弓着身,目光在二人身上游离不定。

他是看出来了。

这司马懿、曹操的关系何止是极差。

当为仇敌。

但又是世间之知己。

而且,全是大周朝内数一数二的智谋之辈。

以后要谨慎对待。

不过,幸亏他跟先帝不熟。

伺候先帝,也轮不到他贾诩。

“好,说的好!”

“老师,孟德,还有文和,有你们相助,朕何愁大周不兴?”

“如今文和初来,便有妙计相呈,乃是大功,奈何朕后宫有事需当处理,你们可代朕设宴,为文和接风洗尘,一应花销,皆由朕出了。”

周乾微微一笑,亲自上前,伸手将二人扶了起来。

“陛下,操府内尚有不少美酒,更是养了一些江南妙厨,不若便让操厚颜,为陛下设宴,为贾大人接风。”

“启奏陛下,微臣府内也存有些美酒,虽不比曹将军的更美,但是能为贾大人接风洗尘,微臣也”

“好,仲达先前之言,操甚佩之。”

“此番操不与仲达相争,便去司马府设宴,让仲达一尽地主之谊。”

“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

曹操反应极快,上前躬身请旨,似是一直在等着司马懿开口。

司马懿张了张嘴,一张老脸都黑了。

他只是随口说说的啊。

身为帝师,他总不能在为贾诩接风洗尘上面,一言不发吧。

而且,刚才贾诩的一番献计,着实不凡。

可见其智。

以后同朝为与官,互相拉拢、配合极为重要。

若是有了贾诩帮忙,站在他这一边。

对抗曹贼刁难,更有几分助力。

只不过,因为上次清倌人事件,这几天,他重新定居书房。

现在曹操分明是把司马府,当成他曹府别院了,简直是可恨。

“也罢,既然老师有此心意,为朕分忧,孟德有让贤之德,朕岂有不应允的道理。”

“传朕旨意,赐司马懿御酒百坛,另外上次从山海关带来的几十名异族舞女,一并赏下,为文和接风。”

“老师不必忧心,朕可再下一道旨意,让你不再住书房,重振我大周男儿之雄风。”

周乾笑容温和,望向垮着脸的司马懿。

不由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以示安慰。

“谢陛下赏赐。”

“只是,那个圣旨便不必了,天下为平,微臣实在不愿现在便去追随先帝。”

“求陛下开恩。”

司马懿俯首再拜,拼命摇头。

没有原因。

或许,只是因为爱。

书房他能住得,至少凭他本事,安抚夫人几日,也便过去了。

倘若他仗着天子的旨意,以夫人的脾气,说不准真便宜了曹贼!

这万万不可。

“老师真乃有爱之人。”

“朕且听你的,以后若是厌烦了,自可前来告诉朕。”

“老师助我大周平定天下,朕亦当助老师平定府宅。”

“好了,你们且退下吧。”

周乾摆了摆手,声音肃穆。

“谢陛下!”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等告退。”

司马懿、曹操、贾诩、高顺一同叩首而拜,这才起身退去。

四人肩并着肩,在登天梯下渐渐远去。

周乾眯着眼。

一双眸子,始终离去的四人背影。

这些人,除去高顺乃是武将,不通权谋、心术。

其余三人,俱是当世少有的奸猾之辈,但也能力非凡。

可谓是大周的基石。

一人好美妇,有铁骨忠臣之心。

一人心怀大志,有窃国不臣之心。

一人性情平淡,有惧死苟活之心。

正应了那句,大能之人,必有其特点。

也有他们无法磨灭的弱点。

为君者,当用其强,攻其弱,制衡天下。

“张让,传旨摆驾凤仪宫。”

周乾背着手,直至四人消失在视线之内,这才淡淡开口。

“遵旨。”

张让谄笑行礼,立刻吩咐下去,传来赵高以及天子御驾。

再恭请天子坐上帝王车辇。

赵高策九马。

八百御前龙卫开道。

宫女、太监左右侍候。

一路上,无人不拜,山呼万岁。

声势之大,才离开承天殿外的曹操四人,也是听得清楚。

不由感叹天子的生活,总是这么索然无味。

“仲达,文和。”

“刚才陛下曾言,因为要去处理后宫之事,而无法为文和接风洗尘。”

“现在听到旨意,乃是要摆驾去凤仪宫,那是皇后的寝宫,莫非天子圣明,不光查出了太后一党的势力,还查出了皇后的势力?”

曹操一手一个,揽着司马懿、贾诩,同时压低声音。

至于高顺,因为格格不入,已经是告罪,称陷阵营中有事,便加快离去。

他实在是跟这些人,尿不到一个壶。

干脆早去。

“曹将军,诩初来京城为官,不知其中之事,还望曹将军莫怪。”

贾诩表示不懂,他也不想掺和,活着就行。

“天子圣明睿智,行事果决,乃太后、皇后所不能及也。”

“再者说,宫闱之事,曹将军身为外臣,还是莫要多言为是。”

司马懿面色平淡,可是语气极为生硬。

他生气了。

刚才曹贼不声不响,坑了他两次。

非人子也!

“哎,仲达所言甚是。”

“操只是好奇,有一个探索未知的心,绝无干涉天子宫闱之心。”

“对了,仲达若是哪日在府内,对夫人厌烦了,告知陛下时,勿忘再告诉操一声。”

“”

“曹孟德!”

司马懿面容抽搐,怒目而视。

“仲达,何以如此?”

“操的意思是,你我情同手足,惺惺相惜,若是告知操,那操必当竭尽全力,亲自劝解。”

“尊夫人,乃是奇女子啊。”

“岂容有失?”

曹操一本正经,只是一张黑脸上,带着被手足所误会的委屈。

司马懿捂着耳朵,低头而行。

贾诩抚须,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