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谋划西凉(1/1)

白玉登天梯上。

曹操、司马懿、高顺三人站在两侧,簇拥着大周天子周乾。

刚才他们便跟着天子从承天殿内出来,一直在登天梯上观察。

这一幕,他们可是看得清楚。

听着贾诩鬼哭狼嚎的声音,以及刚才那御前龙卫毫不留情的一刀。

陛下这是真砍啊。

不是演戏。

“你们不必怀疑,这贾文和若是真死了,只能说他徒有虚名,死也就死了,无足轻重。”

“朕有老师、孟德辅佐,何愁无谋?”

“再说了,他现在不是没死吗?”

“朕若不如此,他岂会主动献计?”

周乾背着手,冲着司马懿微微一笑。

“陛下圣明,微臣佩服。”

司马懿正在看戏呢。

平时都是他凄惨,现在突然换人了。

他站在了天子一伙,那种感觉颇为奇妙。

只是发觉天子的目光看来,司马懿娇躯轻颤,立躬身行礼。

天子这分明是在提醒他,凡事主动、听话一点,比什么都强。

六十了!

好家伙,看来带着他一起看戏。

不是没有效果。

周乾瞥了一眼司马懿的头上,忠诚涨到了六十点。

以后要是再跳,变成十几二十点,甚至是重回个位数。

那他不打算留了。

之前一直留而不杀,就是为了让其帮忙,以后共灭八国蛮夷,为大周做点实事。

“陛下,微臣愿意为陛下效犬马之劳,但凭吩咐。”

司马懿喉结滚动,他又一次不经意间,从天子的眼中看到了杀机。

哎。

伴君如伴虎啊。

“老师之言,朕记下了。”

周乾点了点头,不再去看再次涨了一点的司马懿,而是望向下方。

“行了,让他上来吧。”

“是!”

一群拔刀霍霍向贾诩的御前龙卫门,立刻收刀,退到两旁。

只剩下面色发白的贾诩,仍在浑身颤抖。

刚才,乃是他目前人生中最接近死亡的一次。

他不明白。

天子为什么不是求贤若渴的明君风范。

对他,如此狠辣。

就因为,他贾诩不是真心相投?

那天子也没理由这样啊。

他还能看透人心不成?

“贾诩听旨。”

周乾声音平淡,可又恍若雷霆,在贾诩的耳畔炸响。

“臣下在。”

贾诩清醒了,慌忙拜倒,以头杵地。

其中缘由,他管不了许多。

至少他现在可以肯定,天子此人心性果决,而且是说杀就杀。

刚才不是他反应快。

现在已经进了那裹尸布。

看来,他这是从一个火坑,跳到了另一个火坑。

唯一区别,无非是这个火坑的火更大,只要他不引火烧身。

这个火坑将会燃遍天下。

他也算是提前入火坑。

总比以后因为天下战乱,而不小心被朝廷这把火烧死要强。

“朕且看在老师与孟德为你求情的份上,暂留你一命。”

“如今,朝内尚缺一名太史令,先由你补缺吧。”

周乾眯着眼,看着贾诩从十一点飙升到五十六点的忠诚。

不由一阵惊叹。

谋国,与求活的人。

果然是不一样啊。

司马懿、曹操相视一眼。

他们可没有帮贾诩求情的意思。

只是,天子这么说。

分明是要让贾诩,欠下他们两人的人情,以后也好相处。

当下纷纷向着贾诩,投去善意的微笑。

至于高顺,他是真的求情过。

不过满百的忠诚告诉他,天子圣明,自有决断,也就一直没说话。

现在他还迷迷糊糊,不懂其中三味。

“微臣,叩谢陛下恩典!”

贾诩长出一口气,向着司马懿、曹操回了一个感激的目光。

不知不觉,他背后早已被冷汗打湿。

当真是鬼门关上,走了一遭。

“贾诩,你且近前说话。”

周乾面无表情。

“微臣遵旨。”

贾诩乖巧无比,低着头快步上前,然后重新拜倒。

看的司马懿眼角一阵抽搐。

他似是在贾诩身上,看到了他的缩影。

天子手段,一如既往的致命。

“文和啊。”

“朕知你所想,此番只怕是你故意施为,想脱离董卓,前来求得朕之庇佑。”

“不得不说,你眼光独到。”

“只是在朕这里,与跟着董卓不一样。”

“朕能赐你一生荣华富贵,保你此生平安,但作为臣子,应当如何,不用朕教你吧?”

周乾居高临下,看着跪在身前的贾老狐狸,声音不复冰寒。

他几乎是挑明了。

跟着朕,你不光能活着,还能幸福的活着。

但是忠诚。

此乃臣子必备的一点。

“承蒙陛下圣眷,微臣感恩戴德,愿听陛下差遣,效犬马之力。”

贾诩身子一颤,面色愈发肃穆。

天子的圣明,远在他昔日预料之外。

单凭慧眼识人这一点,已非常人所能及万一。

他是何等聪明。

一点就透。

而且,他冒着风险来此,不就是为了天子这一句保你平安。

肉眼可见,贾诩的忠诚再次飙升。

已是八十七点。

稳了!

周乾嘴角带笑,满意不已。

想活着,没什么错。

总比一些志向过于远大的人,要更让人喜欢。

司马懿没来由的低下了头。

他觉得,刚才好像有点不对劲。

只是,不知道从何说起。

“文和,平身吧。”

“你所献之计,俱是不错,想不到那董卓手中还藏有如此多的粮草。”

“五十万石啊。”

“只可惜,董卓虽有不臣之心,但他奉旨为朕出兵灭胡,此举为大周天下有功,朕前些日子,还派人赏了他一件稀世珍宝。”

“实在不愿此时降旨,收回西凉。”

周乾背着手,目光怆然。

“陛下天恩仁义,操万分拜服。”

“请受操一拜!”

“请受微臣一拜!”

“请受高顺一拜!”

“”

曹操、司马懿眼圈泛红,叩首参拜。

高顺虽然敦厚,但是不傻。

现在的情况,那肯定要跟曹操他们一起行礼,以表拜服。

至于真假。

那不重要了。

这几天,高顺表示学了不少。

“陛下万岁。”

“微臣自是明白陛下心胸,宽仁似海,乃圣明之君,断然不会如此。”

“只是微臣与董卓相熟,略知其脾性。”

贾诩神色肃然,叩首再拜。

他岂能不知,现在便是天子考验他的时候。

也正是他贾诩,向着身下火坑,浇上一把热油的机会。

因为,让大周朝廷早些平定天下,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陛下,如今高将军、华将军以及三万西凉精锐尽数归降,早已让他暴跳如雷。”

“现在发觉微臣也去了京城,恐怕更是让其怒急。”

“若是陛下降旨,让微臣再以书信为介,散入西凉境内,能招来一些西凉将领,自是最好。”

“倘若不能,那董卓也必定急火攻心,按耐不住,再不听李儒劝告,趁着赵匡胤、朱棣俱在灭胡之际,仗着西凉兵多将广,率先起兵造反。”

“陛下贵为天子,召见西凉将领,实属平常,并无不妥。”

“而董卓却因此不顾大局,对抗天命,此叛逆也。”

“微臣再请陛下,为天下百姓计,出兵先夺其粮,再行平乱,配以潜入西凉军中的大周精锐,一举收复西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