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李茂生的“义举”(1/1)

李茂生李大爷,头被石头砸伤后,邵兴旺被他两个儿子讹了三千块。

这天,李茂生突然到学校门口找他,让人不得不怀疑李茂生第二次讹诈。

但这次,刘大爷猜错了,邵兴旺也猜错了。

校门口,隔着大门的铁栅栏。

邵兴旺平静地问:“李大爷,您头上的伤好了吧,真对不起啊!”

“这个‘对不起’,应该我来说。”李茂生说完,邵兴旺和刘大爷一脸疑惑。

这时,吃完午饭的孩子们,班主任带着上四楼休息。李振山、乔美娥、侯文荣、张德力、郑一燕等老师吃完饭,看见邵校长隔着门和李大爷说话,便围过来。

李茂生说:“邵校长,我是来还钱的。”说完,把一信封递给邵兴旺。

邵兴旺仍旧一头雾水,但还是接过李茂生递给他的信封,打开一看,果然装着红艳艳的百元钞票。

“刘大爷,你把门打开。让李大爷进来说话。”邵兴旺说。

刘大爷打开铁链缠绕的大门。

李茂生进来。

邵兴旺问:“李大爷,您这是什么意思。我没明白。”

“你想听啊?”李茂生说。

“想听,我们大家都想听。”邵兴旺笑呵呵地说。

“那我就讲一讲。”李茂生摆摆手说,“除了那两个不太争气的儿子,我其实还有一个闺女,跟你们一样,也是老师。她在咱们县沣景路小学当老师。昨天,到县里参加培训,给她们做报告的不是别人,正是教育局的那个啥局长?”李茂生忘记了局长的姓名。

“丁局长。”郑一燕提醒说,“昨天师德师风培训,我也参加了。”

“就是丁局长,‘钉子’的‘丁’”李茂生虽然记错了局长的姓,但他毫不在意,继续说,“在学习会上,丁局长讲你的故事,我女儿说,在场的人,都深受感动,她自己也被你感动了。说你原本在秦都市当校长,心甘情愿放弃大城市,来到我们这穷乡僻壤教书。和妻子女儿两地分居,放弃30万年薪,到这里挣5000块工资。您高啊!”说完,李茂生给邵兴旺竖起大拇指。

“我们校长,为救学生,被马蜂蜇了。为修厕所,大粪灌一身,还发烧住院。”郑一燕老师说道。

李茂生说:“这个,我女儿给我也讲了。我心想,这么好的人,这么好的校长,在哪里还能找到?闺女给我说起你,我就说,邵校长就是咱家门口的白马河学校的校长!”

邵兴旺说:“您过奖了。这钱,您还是拿回去吧。孩子们把您的头打伤了。这也是我们应该赔偿的。”

“不能要,我要了,良心难安。缝了针,在医院住一晚上,一共花了650,农村人的合作医疗保险全都报了,等于一分没花。我要你这钱干嘛?”

“您给自己买点营养品。”邵兴旺说。

“我天天吃的,是自己种的粮食,地里刚长出的蔬菜,喝的,是这山泉水。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好的营养品吗?”

李茂生老人的话,风趣幽默,把在场的人都逗笑了。

看门的刘大爷也笑了起来。

李茂生接着说:“我还听说,您为给学校孩子买校车,跑到秦都市请爱心企业家捐资,您可真有本事!”

听了李茂生的夸奖,邵兴旺谦虚地说:“这主要是爱心企业家们的功劳。”

李茂生说:“买校车的钱。我也算一份,这钱就是我捐的。这回,你没有理由拒绝了吧。”

“那好吧,我收下。”邵兴旺说完,大家为李大爷的“义举”纷纷鼓掌。

看大家很开心的样子,临走前,李茂生开玩笑地提了一个要求:“我可不白捐啊。你们写捐款喜报的时候,可不能把我李茂生的名字落下啊!”说完,李茂生自己先笑了。

众人又一次被老人家的幽默逗笑了。

邵兴旺赶紧说:“忘不了,忘不了。我还要敲锣打鼓给您戴大红花呢。”

看着李茂生头上受伤部位的头发还没长上来,看着老人步履蹒跚转身回家的背影,邵兴旺突然鼻子一酸,两行热泪从脸颊上滚落下来。

郑一燕赶紧给邵校长递来纸巾,邵兴旺擦完眼泪,仰天长叹一声,说:“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校车在12月1日被爱心企业家们采购回来,放在学校操场。

邵兴旺在操场,为这些捐资买车的爱心人士,举行了隆重的表彰仪式。

这天,操场上锣鼓喧天,人山人海。附近的几个村的村民都来看热闹。主管全县教育的高副县长与教育局丁局长等领导一起,把红色表彰绶带,戴在了众人的肩膀上。

这里面最引人注目的不是爱心企业家,而是衣着朴素、头发花白的农民大爷李茂生。

高副县长亲自将证书双手递给李大爷,并宣读了其中的内容:“李茂生同志,捐资助学,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特发此证,以表感谢。”

全场师生及围观群众中响起热烈掌声。

崭新的校车在校园里一字排开,明镜的天空下,橘黄色的校车油光闪亮,红色的红绸缠绕在车头位置。

校车司机、校车安全员,县公交公司全部配齐。他们均着崭新的制服站在车前,等待检阅。

此情此景,邵兴旺感到十分高兴。

为确保校车出行安全,第二天,邵兴旺连续开了多场会议,将每一个人的岗位职责,以及注意事项,交代得清清楚楚。

“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邵兴旺问。

“没有了!”众人说。

“总之一句话,安全是天,安全是地,没有学生的安全,一切的一切都将毫无意义。所以,安全工作,我们要时时讲,事事讲,天天讲。人人都是安全员,在校园安全工作方面,人人都负有责任。对于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安全隐患,第一时间消除安全隐患的行为,我会重奖,会重重奖励。记住了吗?”

“记住了。”

“好,散会!”

周五下午五点,学生放学。所有住校生,在五点到六点之间,整理一周攒下的换洗衣物,打扫寝室卫生。

六点钟,校车准时从学校出发,送孩子们上山回家。

邵兴旺按照公交公司要求,周五下午五点钟,为12位司乘人员安排晚饭。

因为来回一趟三个小时,等司机师傅们将校车放到操场,回家往往到晚上10点钟。

周一上午给12位师傅提供早餐,也是同样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