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想嫁祸谁(1/1)

陈钰惊讶了,“何时的事?”

她怎么不知道?

文安郡主见她模样不似作假,才道:“昨日下午的事,你当时应该还在定国王府解毒,不知晓也不为怪。嗯…皇叔遣的是中书省参知政事陆冕陆大人,也就是陆小姐的祖父前来做的说客。”

“我看十三先生对陆小姐多有纵容,又任由她唤师父,以为陆大人前来邀请,十三先生就会答应了呢。”

陈钰随她话,不由想起昨日庆贺宴宫中未来人添礼的事,以‘昨日解毒归来,太过疲累,便早早歇下。师父有没有答应,我也不知晓’回应完她后,便问:“昨日林六小姐的庆贺宴,宫中为何没有遣人来送礼?”

盛元帝不送,倒说得过去。她那个同陈家一丘之貉的姑姑——贤妃娘娘不应该没有丝毫表示,才对呀?

松园中。

松竹相伴成荫,流水淙淙成溪。

三人携奴带婢,行于树荫下,缓慢朝着假山而行。

松园无闲人,文安郡主便也不作掩饰的直言道:“听说贤妃娘娘是要添礼的,且要添的礼早就已经备好了。只是听说你在客房出了事,才又临时给取消了。”

“不过……”

阴平郡主卖起了关子,等陈钰伸手要挠她时,方才求饶的继续说道:“你可还记得昨日那个婢女拿着的桃子?”

陈钰点头。

文安郡主说:“那桃子是黎国进贡之物。因今年黎国雨水多,桃子生长不好,这一批只进贡来一百个。因而皇叔连长乐侯府都未曾赏赐,独赏赐给贤妃娘娘八个。贤妃娘娘许是极满意林六小姐这个未过门的晋王妃,八个桃子,自己只留下三个,其余的皆赐给了林六小姐。”

“加之夹竹桃的事,”文安郡主看着她,“林六小姐恐怕就是谋害你的背后主使了。”

陈钰摇头,并纠正:“即便没有那个桃子和夹竹桃,林六小姐也是谋害我的主使,之一。”

文安郡主飞快瞧一眼阴平郡主,见她并不说话,只好继续往下说道:“何大人已经将朱安的画像贴出去了,想来用不上两三日,便会有线索。你可有怀疑谁吗?”

陈钰谨记着顾胜的话,加之她对文安郡主和阴平郡主不是全然信任,因而并不愿多言的说道:“我回京都这月余,得罪的也就那么几家。但谁会这般处心积虑的谋害我,我实在想不出来。”

“林府是一个。”文安郡主说,“还有宣平侯府也是一个。”

“昨日何大人曾说过,林七小姐的婢女月儿有交待,说朱安是杜三小姐的人。虽何大人没有过多的问责杜三小姐,但依昨日杜三小姐在庆贺宴上与往常迥异的表现来看,宣平侯府的嫌疑不会小。”

“至于其他人,那就要看害你后,谁能获利最多了。”

文安郡主已将话铺垫到这里,阴平郡主也不好继续沉默下去。待走到假山脚下,她缓声开口道:“除了获得最多坏,还有一样。”

文安郡主立即问:“哪一样?”

阴平郡主停脚看着陈钰,“林六小姐将范三小姐安顿在夹竹桃的客房中,意欲何为?”

陈钰看一眼文安郡主后,又看向阴平郡主,“林六小姐想利用范三小姐,挑唆端王和端王妃?”

“是。”阴平郡主平静的说,“暗中谋害你的人,除了与你不对付的几家外,也不排除想利用此事,行乱挑唆之人。”

文安郡主眼底隐隐划过一抹亮色,对阴平郡主的急中生智,除了佩服之外,又暗藏着一丝丝惧色。

昨日回大长公主府后,她自然而然的,将林府发生的事以及同阴平郡主的那些对话,都事无巨细的说给了母亲听。

母亲听完,问她:“谋害华阴郡主的主使,你意为何人?”

她说了林菀华后,又犹豫着说了阴平郡主。

母亲听后,问她道:“何以见得?”

她说不出来,只道:“母亲问我这个问题,答案必是有我竟想不到之人。而这个意想不到之人,除了阴平郡主,我找不出第二人来。”

母亲也不肯定也不否决她,只提醒说:“是不是她,本尚待斟酌。但你与她是闺中好友,平素时候最是亲密无间。既你都对她起了疑心,那便是八九不离十了。”

她辩驳说:“也许只是我想多了。”

母亲只是笑笑,并不多言。

但正如母亲所言,她和阴平郡主是闺中好友,她的一言一行,她是最了解不过。眼下她这般话语,分明是想嫁祸于人了。

她想嫁祸谁?

文安郡主几乎不用想,也知道。

指尖微蜷,轻掐着掌心。心绪几翻起伏,到最后,她还是选择了沉默。

失去清白的是林雨瑶,陈钰虽受惊吓,但到底未伤分毫。她再帮阴平郡主这一回,若她往后还行此事,她便再不帮她了。

心下如此想,文安郡主微呼一口气后,说道:“若是如此算,那可疑之人便有许多了。”

“多就多吧。”陈钰不在意道,“反正何大人自有办法筛查。”

文安郡主两步过来,挽住她的胳膊,半是试探半是好奇的问道:“你同何大人何时这般交好了?”

阴平郡主也看过来。

昨日何冲在林府,为她补话扫尾,不留丝毫把柄的行径,显然与她交情匪浅。

陈钰掐文安郡主一把,“什么交好?是他往春江府送了一千多人,心有愧意,想趁机弥补,再借此找康叔拿银子救济进昌坊那一片百姓的诡计罢了。也就我不缺银子,由他坑蒙拐骗也不着恼,换作旁人,少不得要一日揍上他三回。”

“何大人为人正值、刚正不阿,骗你银子,便是欠你人情。若他放出话来,你知京都有多少人愿意被他骗?”文安郡主不甘示弱,也掐她一把道,“你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我看不是何大人欠揍,是你欠揍还差不多。”

两人一边闹着,一边往假山上跑。

很快,便到了山上。

杜昌龄坐在藤编的摇椅中,喝着茶,看着书。两个侍童拿着蒲扇,一左一右为他打着风。

在他身前十步外,摆着一张梨木长条桌。

桌上放着一本千字文和一本说文解字。

陈钰几步冲到亭中,坐到长条桌前,惊喜的一边翻书一边道:“师父终于要教我读书、习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