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真实目的(1/1)

陈钰和宣平侯夫人、杜婵争执时,端王妃便在不远处看着。争执快要结束时,遥遥跟陈钰颔过首,才走了。

如月走到近前,先是恭谨的揖手见过礼,才说明来意:“华阴郡主被册封为郡主后,王妃一直想找机会当面表贺,却一直未得空闲,今日好不容易得了空闲过来参加庆贺宴,便借了这便利,在客房中摆了茶,遣奴婢前来请华阴平郡主和陆小姐过去说顿话。”

还邀请了她?陆映月看向陈钰。

陈钰从她怀中出来,改握住她的手,轻轻捏一捏后,说道:“那便有劳如月姑娘带路了。”

端王妃歇脚的客房掩映在一处青竹林旁,是一处独立的院落。

在青竹林前,还有一条尺宽的溪流。溪流中,零散的放置着大小不一的鹅卵石,人为的制造着九曲十八弯的潺潺流水声响。

陈钰和陆映月在如月的引领下,绕过青竹林,又跨过溪流,进到客房的厅堂。

端王妃就坐在敞亮的厅堂里,亲自烹着茶。听到如云禀报的‘华阴郡主和陆小姐来了’的话,才抬头看过来。在陈和陆映月向她见礼后,微微颔首着说道:“坐吧,不必多礼。”

陈钰和陆映月再揖手谢礼后,便分坐在她下首左右两端的矮几前。

端王妃烹好茶,又分好茶,由着如月、如云端过去递给陈钰和陆映月后,笑说道:“尝尝我手艺如何。”

陈钰和陆映月便端起茶碗,轻吹两口,浅抿了一口。陆映月历来将茶当作是解渴之物,品不出好坏,便默不作声。陈钰也未开口,而是又浅饮一口,再观片刻茶汤,才说道:“汤色碧绿清澈,滋味甘醇清香,当该是松滋的极品碧涧茶。”

“果然瞒不过你。”端王妃笑盈盈的端起茶碗,浅尝两口,说道,“碧涧茶虽比不过阳羡茶,倒也别有一番滋味。”

陈钰点头认同。

又喝过两口茶,端王妃才转过话锋说:“先前是见你无须帮忙,才没有冒然出手。”

“我和宣平侯府的事,确实不好冒然出手。”陈钰握着茶碗,看着摆弄果点的如云、如月,缓缓说道,“他们择在赏荷宴和庆贺宴这样人多的地方,拦我说重修亲事的事,无非是以为我脸皮薄,无法当面拒绝。可我外祖家是商贾,对商贾而行,诚信才是最重要的。因而,我拒绝了便拒绝了。但若旁人插手,便很难保证宣平侯府不会借此攀咬上对方,甚至借此将事情闹得无法收场。”

端王妃点一点头,“你说的,确有可能。不过…当真不考虑和杜世子的亲事了?”

陈钰微扬嘴角,不答反问说:“京都门阀权贵,为何看重门当户对?”

也不等端王妃回答,她便自问自答道:“因为只有双方家族的地位、财势相当,才能通过姻亲联手,更进一步。我和杜世子的亲事,若无我外祖家的财势和师父的声名,按大齐的律法而言,是我高攀了杜世子不错。杜世子不愿意吃亏,要拦街退亲,也实属正常。但这世上,最不可假设的便是若无二字,所以退亲之后,杜世子才会反悔,宣平侯府才会死皮赖脸的想要重修这亲事。”

端王妃眼底有光芒在微微涌动。

报案救母那夜,她已经领教过陈钰的聪颖。但这一席话,让她看到她在聪颖之外,还有着旁人所不及的通透。可这样的通透,却不是她愿意看到的。

请她喝茶贺喜,自然是假的。

借贺喜交换一二利益,才是她的真实目的。

五城兵马司粮仓走水案,锦衣卫早已经查出线索。却因父皇的干预,而陷入胶着。这个胶着,对王爷显然是极其不利的。因为从目前锦衣卫行动的种种迹象来看,父皇分明是想借走水案,分裂五城兵马司。

但他们就算猜出了父皇的目的,也别无他法。因为五城兵马司二十个粮仓的走水,让东、西两市稳定的粮价出现了浮动趋势,且这种趋势已经蔓延到京畿道六府郡,又由着京畿道六府郡快速的辐射去了其他郡县。

若不及时控制,等大齐所有郡县的粮价都出现浮动,无论走水案的真凶是谁,五城兵马司都将受到严厉的责罚。

可想控制,便要先设法补足二十个粮仓的损失。五城兵马司的粮仓,一个可存放一百二十五万石粮食,二十个,便是两千五百万石粮食。按一两银子可买十石普通粮食的价格来算,这两千五百万石粮食,也需要两百五十万两银子。

两百五十万两银子,对于金家或许是九牛一毛,但对于端王府而言,却是一笔巨款。

简而言之,除非变卖端王府,否则他们是拿不出这笔银子的。

原本,她是想靠着与她联手对付晋王做条件,来置换这两千五百石粮食的,可她突来的这一份通透,让她有些措手不及了。

端王妃端起茶碗,借着品茶,慢慢的斟酌着还可以拿什么条件来当筹码,既能让陈钰答应,又能让端王府不置于亏损太多。

她在斟酌间,陈钰也在借着喝茶,观察着她。文安郡主说,端王最想娶的是范三小姐,被盛元帝和范太傅拒绝后,才退而求其次的娶的她。可她从端王妃端庄娴静的面上,却丝毫看不出来委屈求全的痕迹。

也许,真是谣言吧。

陈钰搁下茶碗,随口问道:“王妃可知晓,五城兵马司的粮仓走水案子,可有查出什么进展来?”

端王妃微微敛眸,掩去眼底一闪而逝的笑痕。

聪明、通透,却到底是年纪小,还沉不住气。这于她而言,无疑是好事。

搁下茶碗,端王妃温和的说道:“五城兵马司的粮仓走水案,是锦衣卫在查。锦衣卫是直属于父皇的禁军侍卫,未有父皇口谕,案子的细节,他们都不能朝外透露。”

“不过,我虽不知道案子的进展,却听说督察院有不少御史,每日早朝都在弹劾晋王,要他将烧毁的粮食先填上。”

陈钰的双眼微微一亮。

端王妃很好的捕捉到这点后,方才继续说道:“可惜的是,还有些御史反对说,仅凭一个白玉兔子并不能认定晋王就是凶手。若以此让晋王填了粮,便等于是坐实晋王放火的罪行。而按大齐律法,有意毁坏粮仓,至粮食蒙受严重损失者,是要行车裂之刑的。”

陈钰听此至,几乎是瞬间便明白了,端王妃请她过来喝茶的目的:筹粮。

二十个粮仓,差不多是两千石粮食。金家即便能轻易的拿出来,也绝不可能凭白无故的拿出来。

换言之,得看端王妃能拿出多少的利益来置换。

陈钰心里有了底,却也不急着表态,而是顺着端王妃的话,说道:“仅凭一个白玉兔子,确实不能够定罪。可白玉兔子是晋王的实事,也是不容否认的。对此,晋王可有解释说原因?”

“晋王倒没否认,只是也说不清白玉兔子是何时遗失的。”端王妃说。

陈钰心尖微微动了一下,“是遗失还是丢弃?”

端王妃瞬间对上陈钰的双眼,相视一笑后,又迅速错开了目光。

无论是遗失还是丢弃,以李灵均的身份而言,范围都只有晋王府。唯一的区别就是,丢弃可以涵盖整个晋王府,而遗失,便只能是身边人。

以此着手,虽不能立即让李灵均伏罪,却可以斩除他的羽翼。

一如陈钰今日那些刻薄的话,可致杜承安于死地一般。

端王妃欢愉的喝过两口茶后,便谈起了因粮仓走水,而受到的各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