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欢喜跳坑(1/1)

陈钰吩咐:“将你在松园倒座房中,同我说过的那些话,再跟何大人说一遍。”

时花匠来京都落脚在升道坊后,几乎就没有再出过坊门。因而,他没有见过何冲。但听人提过,万年县衙的知县叫何大人。是以,听到‘何大人’三个字,他再一次如抓救命稻草般,几步走至何冲跟前三步,扑通跪到地上,砰砰几个响头后,大声痛喊道:“还请何大人为小人做主!”

何冲看一眼陈钰。

陈钰嫣然一笑,并不多说。

何冲扬一扬眉,再次看向时花匠,示意他说下去。

时花匠先做了自我介绍,之后便开始讲述那日吃馄饨发生的种种,讲得细致无比。何冲也不打扰他,边喝酒边听他说。等他说完后,他依旧不急不徐的灌了两口酒,而后又拿起筷子继续吃了起来。

吃完下半局,他搁下筷子,又将剩余的半碗酒喝完,才再次看向时花匠,问道:“何时发生的事?”

时花匠飞快的回答:“郡主报案救母的第二日。”

何冲再问:“更夫和馄饨摊的老板,是何时被杀的?”

时花匠摇摇头,等了会儿,才答:“具体的时辰小人并不知道,只今日晨时又去那馄饨摊处预备觅食,却未见开张,向人打听,才知老板已有两日没来。小人心中虽有疑,却也不是多事之人,另买了几个包子便回屋去了。只是快到屋时,无意听几个邻里妇人议论说,住城南的更夫一家老小七八口人连同养着的两口狗前两日没了。”

“小人打听了几句,得知是天气炎热,邻里闻到了腐臭味,寻着腐臭味,强行撬开了他家的门,才发现人和狗都没有了。听完这些妇人的话后,小人不由想起做馄饨生意的老板,便一路打听寻去了。刚寻到老板住处附近,就听见那一片的闹嚷声,问过后,果然是馄饨摊的老板一家老小也没了。”

“小人当时就猜测,许是那更夫瞧见害人的凶手找来了,但不敢再去求证,便匆匆了回了屋。之后,福伯便来了。”

这些,之前他都没有说过。陈钰安静听完,了然问道:“你是害怕被杀,才跟着福伯走的?”

“当然不是!”时花匠迅速否认道,“小人来京都,便是追着郡主来的。即便没有今日之事,小人迟早也会找上郡主的。”

陈钰对他的话不置可否。

时花匠见此,便又急着解释起来。

而在他解释的当头,何冲叫过来门口守着的侍从,吩咐他去升道坊查探实际情况。

陈钰见状,颇是惊讶的问道:“这么多的人命案子,你事先竟然不知道?”

何冲曲着指,敲一敲空了的酒壶,提醒她该上酒了。陈钰撇撇嘴后,叫花楹另去取了壶酒过来。

酒入碗,喝了两口,何冲才慢条斯理道:“我昨日天将黑时,才从督察院的狱中出来。”

“此后,得知进昌坊那片的百姓已经断粮几日,府衙都未回,便又匆匆筹粮送过去。闲下来时,已过子时。今日早晨醒来不久,刚端上热茶,尚未喝上两口,真掌柜和康掌柜又找上门来。忙完他们的事回来,人离衙门还有好几百步,又被你的婢女叫了过来。”

说到此处,何冲停顿了片刻后,抬眼看着她道:“托你之福,现下的万年县衙,除了我和两个侍从外,其余人等,皆在牢狱之中等候定罪。”

“身正不怕影子歪。”陈钰并不觉得愧疚,“他们犯事之时,本就该想到今日的。倒是那么大一个县衙,除你和两个侍从外,竟全都有罪,你这个知县当得也未免太不合格了。”

何冲嘴角颇有深意的勾了勾,也不与她辩解。让本欲同他好好说道说道的陈钰,只好作罢,并转移话题说:“你挑了多少人送去春江府了?”

何冲看她两眼,“不多,也就千一二百吧。”

那么多!

陈钰正要开口说她不需要这么多人,何冲便先一步开口道:“战乱多年,逃难来京都的百姓太多了。若你不管,我这般三天两头便去筹一回粮,迟早让人不待见。你行行好,替我好置了他们,算我欠你个人情。”

安置几百个百姓,换他的人情?

陈钰双眼微微发亮,她正好人手不够且要培养自己的势力,万年县衙知县的人情,似乎是个不错的交易。不过……陈钰定定的看着他道:“一个人情恐怕不够,最少三个。”

在何冲揶揄的目光中,陈钰大方道:“万年县衙不是没人了吗,今日你挑的这千一二百人,你可以随便选用,月俸我来给。”

何冲低笑两声,也同她还价道:“再加三壶酒。”

陈钰摇摇头,严肃道:“三壶酒怎么够,必须得五壶,再外加青云楼十桌酒席和安置进昌坊那片所有百姓!”

果然是无奸不商。何冲似笑非笑的看她两眼,而后仰头喝完碗里的酒,便起身边朝外走边道:“成交。”

陈钰听此言,忙吩咐花楹,“还不赶紧去给何大人备酒!”

话落,想起酒楼还有不少食客,便问他道:“酒是现在给你,还是送到府衙去?”

“存着吧。”何冲随意道。

陈钰应声好,跟着起身,随他往外走。到门口处时,何冲停下脚步,回头看向时花匠,“带走!”

时花匠脸色霎时一白,忙躲陈钰身后,并求救道:“郡主……”

“去吧。”陈钰宽慰着他,“万年县衙可比青云楼安全。”

时花匠自然是不信的,他在金家虽只是个花匠,却也知道,金家给她和她母亲找的婢女,都是万里挑一的好身手。只是转念想到,真遇凶手前来,那几个婢女肯定是先护陈钰,便又一咬牙,跟到了何冲身后。

一行人,有前有后的相继下楼。

走至一楼大堂,何冲快扫一眼堂中众人,而后转过身来,瞧一眼陈钰身边的秋桑几人,将交待她近来小心的话咽下后,又径直转身走了。

他本就只有两个侍从,一人被调去升道坊查更夫、馄饨摊老板被杀之事,现下便只余一人。时花匠怕得很,紧步跟着他,边走边警惕的东张西望。

陈钰站在门口,一直目送着他走远,才在大堂众人各式目光和低论中,转身回了后院。

晚霞早已散尽,夜幕紧跟着降临。

陈钰踩着月色与灯火交织出的光影,刚进后院不远,便看到了等候着他的真掌柜、康掌柜和义掌柜。

陈钰快步过去,一一唤了人后,便一道去了临湖的亭子中。

亭子中早摆好了冰盆与茶果点心。康掌柜手脚麻利的倒了碗温茶递给陈钰,待她喝过两口,才说道:“人已经挑好送去春江府了,总共挑了一千一百八十二人,都是十二至二十八岁数的,男女差不多各占了一半。”

一边说着,一边将早搁在一旁的箱子搬了过来,箱子里装着的是所有人的身契。

陈钰随手拿了几张,仔细看过后,又放了回去,吩咐天冬和子苓共同保管后,便说起了同何冲的承诺。

几个掌柜都无异议,只康掌柜说:“进昌坊那片的百姓少说也有两三万人。他们全都没有田地,连住的房屋也多是四面透风,平日里除了何大人的接济外,也就靠着去运河搬些货物或是洗衣、绣活之类的零星活计赚些银钱,维持生计。想要救济他们,恐怕只能在京都也建一处‘百善堂’了。”

陈钰一听这话,便知上当受骗了。

‘百善堂’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建的。必须要先置办大量的可安置百姓的田地,再建可安置百姓的房屋,最后才会建‘百善堂’。何冲是算准了她不了解进昌坊那片的情况,也算准了她势单力薄,急于扩张人脉,才挖好欠人情的坑,引着她往里面跳的。

偏她什么也不知道,欢欢喜喜的便跳了坑。

万年县衙所有人都在督察院的牢狱中,等着定罪,独他完好无损的出来了。这证明什么?证明他不简单!这么浅显的道理,她竟然忽略了!

关键这信息,还是他自个告诉她的!

陈钰默默的骂了几句奸诈、卑鄙后,试着说:“把他们全都转到近处的‘百善堂’呢?”

建立‘百善堂’,将是一笔庞大的支出。且眼下这形势,金家要来京都置办田地,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坐地起价或者暗中使乱?

“恐怕不行,离京都最近的‘百善堂’在清化郡。清化郡距离京都有上千里路。要将两三万人全部转移过去,没有半年,肯定不行。”康掌柜说,“且这一路过去,吃穿住行的银子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加上过去后,同样也要再置田地……费时又费力,还不如就在京都建个分堂,方便直接。”

如此计算,确实新建,更方便一些。

只是想到是被何冲算计的,陈钰便不怎么情愿。义掌柜看出她的心思,宽慰说:“在京都建个分堂,也好。有什么事,还有个照应。”

康掌柜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真掌柜也说道:“小姐和小小姐回京都,金家的生意迟早都要往这边发展的。‘百善堂’分堂的建立,倒是个不错的契机。”

知道他们都是在宽慰她,陈钰便压住懊恼的情绪,仔细又仔细的思索了片刻后,说道:“义伯,你先给大哥去信,看大哥如何说。真伯,你明日再往万年县衙去一趟,问一问何大人对进昌坊的百姓可有安置之法。我们可以出钱出力,但他也不能置身事外。”

真掌柜深沉的点一点头。

春江府挑人已经和何冲有了牵扯,‘百善堂’分堂若再跟他牵扯上,他们在京都,便算是有了跟脚。

是以,分堂必须建!

真掌柜和义掌柜对视一眼,两人都心照不宣的点一点头后,方才移开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