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能言善辩(1/1)

苗笙当然不想回去,她想帮忙,毕竟她有脑海中无数的知识。

见识远大于这里的村民,有时候智慧比蛮力顶用。

见苗笙倔强着,郑婶急了:“白小子今儿不在村里,他在我绝对不多说,但是现在这情况,咱村没那个村团结。到现在也就咱南头的人到了,所以待会儿真动手,可顾不上你。”

苗笙摇摇头,安抚郑婶,走到村长旁边。

苗笙穿的衣服一看就很富贵,这是她特意穿的。

这是她失忆醒来时的那套,质量很好,怎么穿都不坏,所以她大多时间都是穿这一套。

张家村的人突然间看到苗笙,眼睛都呆了。

他们知道郑村来了对天仙一样的人物,但是没想到不仅长的好看。

还穿的这么富贵,那通身气派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这姑娘比我见过的县太爷家的小姐还气派,这……”对面一个看起来很精明的中年男子对着张家村长,小声耳语。

“你在哪儿见的县太爷千金?”一个杠精大声嚷嚷,也让了解情况的苗笙注意到她。

哟呵,居然是个熟人,苗笙看着张氏那张刻薄的嘴脸,感到很无语。

还真是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这个张氏如果不是因为不属于郑姓族人,早被浸猪笼了。

结果,她居然这样都能回到张家村,且看她脸色貌似生活的不错。不得不说,有点东西。

苗笙瞪着她,从村长处了解情况后她就知道了这事是这个女人整出来的。

对面那个被打的奄奄一息的人正是愣头青三号。

苗笙根据得到的信息,大致推测是愣头青三号与张氏幽会。

被张氏做套,死打一顿。并且冤枉愣头青三号偷了她一根金簪子。

现在的情况就是,愣头青要么赔钱,要么被打死活该。

愣头青是一路被追打着倒在河边,被郑村的人发现,这才有了现在的局面。

苗笙知道,这个落后的时代,偷东西被打死那是活该。

而现在,张氏他们是人赃俱获,就算愣头青被冤枉也没法。

毕竟是他跑到张家村去的。

郑村这边,愣头青的奶奶,魏婆婆正在眼眶通红的哭泣。

虽然愣头青他们不讨喜,但是好歹是郑村人,村里大多都是沾亲带故的。

自然不能看着愣头青就被这么打死,当然,赔偿的话也没人愿望掏钱。

愣头青三号家更是穷的叮当响,他父母死的早,全靠魏婆婆种菜加上他大伯帮衬这才没被饿死。

“你说他偷了你金簪子对吧,你把东西拿出来,我看看,我觉得是假货。按照朝廷律令,偷窃者,五百铜版以下,处三倍罚款。不得乱用私刑,五百以上,可随意打杀。”

苗笙冷静的盯着对面的人,一脸的沉稳自信,知识份子形象的科普律法知识。

“是这样吗?”

“西施姑娘懂的就是多些。”

“……”

两边村民都开始窃窃私语。

“正所谓捉贼拿脏,捉奸捉双。想必张贱妇对这个很有经验吧。”苗笙犀利的话语说出,不等张氏怨毒大骂,

继续道:“簪子拿出来,如果是真的,你们打死他也没事。如果是假的,值不得500铜版,那你们不仅要赔医药费,还要因为乱动私刑,蹲大牢的。”苗笙厉声大喝。

对面的几个青壮年都抖了一下身子。苗笙很满意这效果。

“怎么?难道这个簪子根本就不存在?我合理怀疑张氏在故意谋财害命。毕竟她被赶出我们村还是因为郑……他揭发了张氏的真面目。”

苗笙梗了下,她压根儿不知道三号叫啥,还是郑婶留意到,在她耳边悄悄告诉她叫郑三儿。

“你,你瞎说,没这回事。”张氏说话的语气充满心虚。

“哼,我可不怕官老爷。你们若是舍得花钱去告,我们也没二话。说起来,我们都是邻村,各退一步,只要郑三儿赔偿我们三百铜版,这事儿就算了了,怎样?”

张家村的村长还挺有智慧,一眼看穿关键。

古代讲究民不告官不究,一般告官那是家里没点矿,你都告不起。

这告了官,可就是无底洞。没几个人敢上官府。

苗笙感觉到郑村已经有点妥协的意味,毕竟一开始可是要赔五两银子的。

现在一下子少这么多,马上要到秋收,真打起来,受伤影响农活就不好了。

魏婆婆更是到村长面前磕头,因为郑三儿身下的血已经有一汪了。

缺医少药的年代,能不能活都是两说。

苗笙叹气,她有点不甘心,这个张氏比她想的还恶毒。

“人先还我们,再不送医,命就没了。先不说他偷没偷东西,但是金簪子肯定没有的。张氏这样的人,你们信她家有钱吗?你们别被利用了背上人命债啊,这人在做天在看,他死了会不会成历鬼,我不知道。但是你们这些帮凶,肯定是能下地狱油锅的。”苗笙一本正经的恐吓,古人对这些还是很敬畏的。

张家村的人犹豫了,有几个人想就这么算了,但是也有不甘心白闹一场的。

“而且,我没说的是,我未婚夫有状元之才。县太爷很喜欢他的画,我们在县太爷哪里求个公道一点不难。尤其是张氏,你害过我,现在又作恶,我可没打算放过你。”

苗笙盯着张氏,直勾勾的。

她说话的语气也是漫不经心:“张村长,我劝你把她赶出去,不然马上秋收后就是赋税徭役了。县太爷要不要多多关照下你们村,可就看你的态度了。我觉得郑三儿这伤搞不好就残废了,你们如果不赔钱,那就让他死在这。免得拖累家人,我未婚夫回来,带着尸体去县衙正好。”

苗笙语气不耐烦,做出要走的姿势,对着郑村长使眼色。

村长也不愧是让儿子读书的智慧人,马上做出一副被苗笙说服的样子。

还让人把哭晕的魏婆婆扶起来,准备背走。

这下,对面彻底慌了,当场就有人急眼,要张氏滚蛋。

苗笙嘴角勾起,果然民不与官斗,有时候不讲理的人更让人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