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章 上映(下)(1/1)

大部分人这个时候才注意到程鑫和陆飞。

之前大部分人只知道这个电影是大导演张星的新作品,没有关注到编剧这个职位的人。

普通人关注的人就在于看电影是否好看,至于制作出电影幕后的人,大部分观众是不关注的。

大众只会把眼光放在那些最能吸引眼球的职位上。

比如演员,导演,天生就带有话题性。

演员的颜值,演技,每一个地方大众都可以去讨论,大家在看完电影后可以讨论他们喜欢的电影演员的演技,讨论这部剧的演员是否漂亮。

更有甚者,在网上讨论冲浪后,觉得自己上自己也能行,在网上发些弱智评论。但这些网络喷子也不看看自己长什么样,就有这个自信去演电影,还对自己未经检验、从未训练过的演技表示充分自信。

演员看起来好像不需要什么专业性,谁上谁也行,实际上这里面蕴含的学问可多了。

小说剧本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人物可以说是最重要的那部分,可以深刻地反映出一部小说、电影的主题。

好的演员和差的演员,带给观众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一个好的演员,可以让观众深刻地理解一部电影的主题。

这也是程鑫为什么要亲自去挑选演员,挑选出一个适合演李洋这个角色的演员。

所幸肖书喻和蒋佳君没有让程鑫失望。

他们的表现可以说十分完美,一个乐观形象的李洋,一个充满忧郁气质的李洋,让李洋的救赎这部电影充满了多个层次的深度隐喻,带给所有观众一次反思自己的机会。

不同的人在看过两个版本的李洋的救赎后,都会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

一个天生乐观的人,在看过肖书喻关于李洋的演绎后,可能会觉得人生充满希望,在他们的努力下,他们也一定可以逾越社会束缚在他们身上的种种高墙。

一个天生悲观的人,通过李洋在监狱中的表现,可能会敏锐地发现,不是人人都有这个能力在遭受生活重大的打击后,重新站起来的。

这也是程鑫让张星导演拍摄两个版本的电影的原因,让观众朋友们在这两个版本中找到自己,给他们的人生一点触动。

程鑫想通过李洋的救赎这部电影,告诉所有社会上的年轻人,他们不是孤身一个人在生活着。无论他们遭受过什么样的生活对于他们的考验,这个世界上不同的地方上,一定会有一个人感同身受,和他们一样。

两个版本的李洋的救赎,也是在媒体中引起了热烈反响,毕竟拍摄两个不同主角的电影,这样的电影处理手法,在电影史上很少很少,商业性电影中更是几乎不可见。

至于这部电影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绩,现在大家都还不知道。

所以,媒体写手们就想尽心思,从悲观,乐观的角度对李洋的救赎这部电影,一顿批评,或者一通乱吹。

“李洋的救赎,难得一见的电影,张星导演的新作,故事讲述了一个男子李洋身在监狱,任然向往自由的追寻之路。电影本身的故事性不错,但拍摄手法太过于超前,采用了双男主,双版本的电影拍摄形式。即使这部电影是张星大师拍出来的,我也不看好这部电影最后的票房。”

“张星导演新作,最新两个版本的李洋的救赎我全都看了一遍,不得不说,张星导演不愧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导演,采用两个主演,从不同的角度对角色进行演绎,带给了我们两个不同版本故事的李洋的救赎。两个版本的电影都十分经典,值得大家前去一看,我相信这部电影如此优秀的品质,一定会有一个很好的票房。”

“……”

孙方是一位十分厌学的高中生,学的理科,家庭环境十分贫困,请假了一段时间,休学在家。

这些天来,不想上学的他被父亲拉着去了地里种田。

孙方的父亲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孙方认识到生活的不易,以此来达到让他学习的目的。

按理说孙方肯定会深受触动,在看到父亲如此劳累后,洗心革面,从此好好学习,最终在不懈努力下,考取了一所相对不错的理科大学。

可事实不是这样的。

孙方在下田插秧、施肥、撒农药,干这些农活一个月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只有深深的疲惫,以及一种对于人生的荒诞感。

他觉得自己的一生已经被冥冥之中的定数天意所决定了。

努力学着自己不想学习的知识,考上好大学,干着不喜欢、但薪水还可以的工作,辛苦上班,而立之年有一笔可观的积蓄,结婚娶一个大差不差的老婆,然后就这样平平淡淡过一生。

这样的人生是自己想要的吗?

上高中的这段时间内,孙方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努力,要去干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他对于打游戏、动漫、球类运动这些也不感兴趣。

他只想要明白一个问题:

“人为什么活着?”

这个问题他思考了很久很久,从来都没有思索出一个令他自己满意的答案。

人活着的目的,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大。

无心学习的孙方厌倦着学校里的一切,他想要远离这个地方。

在学校这个地方待久了,他就越来越无法忍受自己每天被禁锢在同一个地方,干着重复的事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孙方更大的恐惧是:他拍有一天,在这个环境下,他慢慢就被老师和周遭的同学影响,最后对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不再追问,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难道他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报答父母,通过努力学习,把和他一样,处于底层的学子挤出高考的赛道吗?

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是一定要做的,孙方疑惑的只是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段。

这难道就不残忍吗?

这些被高考淘汰的学子,他们也有父母,他们也有自己的人生。

高考失败之后,他们的人生怎么办?

难道高考一张小小的试卷,就能把人强行分三六九等吗?

不用管每个人的禀赋,就只看最终的成绩,来决定一个人的潜力。

孙方觉得这一切实在是太过于让他窒息。

他讨厌这种冷冰冰的竞争游戏。

今天,偶然之间,刷到了一条新闻,孙方整个世界都要亮了:

“李洋的救赎,今日上映,你有思考过人生的定义吗?”

看完了整个新闻,孙方大致知道了这是一部最新上映的电影,会探讨他十分感兴趣的人生的话题,电影会去讨论人生与目的这个沉重的话题。

从自己的小金罐那里拿走六十元钱,孙方坐着县城里的破旧客车,去了城里看这部电影。

他有预感,这部电影会给他某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