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二百二十六章 欲先取之,必先与之(1/1)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墨迹未干,冯道望着这首杜子美的《垂老别》,心中无限凄凄。

从幽州通往东都这一路,一路所见惨状连这首旧诗中所描述的场景都是大大的不如了,硝烟四起,兵祸横行,催逼的不但是那如山的赋税,还有人命,春耕伊始,就到处有人在拉壮丁,强行征收谷种为军粮,老残见活不下去了别自杀了事,可怜那几岁的娃娃...

大多数人开始逃难,和往年只知往南的四散而逃不同,冯道发现这些难民却是有了方向性,“燕幽和煦,李节度大仁。”的说法在难民中广为传诵。

当然,这不是原话,百姓的原话无非是“燕幽打仗不抽丁”、“朝廷分发田地”、“免赋税”、“李节度勇猛无敌,连晋王都不是对手”之类的。

冯道自幼家贫,很明白这些百姓的心思,他丝毫不怀疑这是李昪刻意派人在流民中故意挑拨,让流民都涌向燕幽,幽州别的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人口,但有一点令冯道想不通,李节度看起来就是那种没有丝毫感情的军阀,为什么有时候会做出那么多看起来利民不利己的举措来。

冯道自认为很会做人,在幽州期间他拐弯抹角的向李节度使提了许多的建议以吸引他的注意,比如说“凡孤寒士子、抱才业、素知识者”,即贫穷的、无背景的读书人和有真才实学、有事业心的人,都得到提拔重用,而唐末的世家显贵、品行不正、办事浮躁的人则应该被抑制或冷遇,还有雕版印刷术大力拓印儒家经典,在李昪那不时发出亮光的眼中中他知道自己的这些小伎俩丝毫没有瞒过他,但李昪都一一的让人纪录了下来,这让他很受感动。

自从李存勖两败于幽州之后,李昪在中原的威望无以复加,没有人怀疑他是一方霸主的地位,比当初的刘守光时应当不止强上一倍两倍,也丝毫没有人怀疑他要杀个人跟捏只蚂蚁有什么区别,但始终还是那么的平易近人。

说实话这次节度使大人派他出使东都实在是有点让他受宠若惊,就连经过老家景城的时候他都没有回家去探望一下年老的父亲,这可能是他出人头地的一次机会。

身后的马车上装的东西足够让任何人心动,他并不担心路上会不安全,鹰扬商号的名号已经响彻了河北平原,即便的各方节度使也要卖点面子,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幽州李昪的产业,何况再有个两天的路程就要进东都了,说起来水路畅通果真便利不少,他从幽州到东都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剩下的只是手段的问题了...

......

幽州城 燕王府议事厅

一威严的身影正端坐在上位,下手几名官吏正恭谨的立在两侧,轻声的汇报着什么,这正是燕幽之主,卢龙节度使李昪。

“大人,都调查清楚了,此事还是因为梁帝(朱有贞)欲分镇而引起的。”

“果然如此?”李昪眉头一凝,“详细的与我说说?”

“是。”王郜恭谨的行了个礼,继续说道:“东都鹰眼来报,赵岩、邵赞屡次进言陛下,魏博盘结营党,乃帝国心腹之患,不可不除,说之所以两百年不禁,都是因为地广兵强的原因,如今杨师厚方死,正是永诀后患之时。”

李昪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朱有贞听信众人之言,欲将魏博六州分成两镇,仍以贺德伦为天雄节度使,再置昭德军于相州,将澶州、卫州合于其中,以宣徽使张筠为节度使,还欲将魏州一半之府库与之相州。”

“这个...”傻比两个字在李昪的嘴里打了个转,没有说出来,朱有贞是个棒槌,他可不能当傻子,只叹天生劳碌命,自己的事都忙不完,还要替人家看孩子。

“据探马回报,开封刘鄩以率六万兵马渡白马济河,澶州刺史王彦章亦有兵马动静,名义上是要讨伐镇州王镕,实则胁迫也!”

“什么!”李昪猛然起立,这下他可真坐不住了,他想象的到朱有贞的无知,但也想不到朱有贞会愚蠢到这个地步,这不是明显的逼着自己的婆娘脱光了衣服往人家怀里推吗。

李昪来回的度着步子,显得急躁了起来,如果没记错的话,魏博的叛乱也就在旦夕之间了,如果事情一旦爆发就是不可挽回的地步,别说是他,就是神仙也挽回不了梁朝迅速败亡的局面,连锁反应到时候他的幽州也不可能独善其身。

“其实这其中最关键之处还在于‘分镇’一事,东都那边有冯道去从中斡旋,加上有鹰扬、鹰眼的协助,或许能够改变朱有贞的决策也不一定。主公何需如此焦虑。”王郜小心的劝解道。

“那只是治标不能治本,如今的形势可不一般,得想个办法解决才好。”李昪低头沉思起来。

“如果用强肯定不行,一旦我方出兵施压,李存勖势必也会有所动作,更何况中间隔着镇、定二州,再加上出兵未必就能讨得了好,杨师厚虽亡,魏博兵力还在,不易于啊,不易于啊!”敬翔不停摇晃着脑袋,沉吟思虑。

“不能出兵,只能怀柔!”李昪斩钉截铁的说道,他可是当初群雄乱京都的始作俑者之一,当时那混乱、残酷至极的情形还深刻的印在他的脑子当中,这次却不想当初,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知道这次如果出兵的话最后得利的绝对不是他李昪。

沉默半晌,敬翔开口道:“不如施以利好,干脆让张彦投靠于我卢龙?”

李昪沉吟半晌,随即摇了摇头,道:“除了不分镇,还有何利好可动其心?我等并没有让其投靠的资本,我虽两胜李存勖,这并不代表我等就有了与李存勖正面角力的实力,每次取胜都是因为有杨师厚或者其他节镇的节制,要想让张彦心甘情愿的臣服确实还不够资格。”

敬翔微微一笑,道:“沧景德三州如何?”

“嘶!”李昪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一下让他拿出三个州来送礼他还真没想过,再加上这三州可是他李昪的发家之地,就算当初最破釜沉舟夺幽州的关头都没有把这三州给丢掉,如今要他大大方方的就这样送人还真有点舍不得,不过李昪转念一想,眼睛一亮瞬间又明白了敬翔的意思,忙道:“先生的意思是...”

“欲先取之,必先与之!”

两人同时放声大笑起来,王郜在一旁沉默了片刻,随即也明白了过来,跟着放声大笑起来。

李昪显得有些兴奋,在房中来回的走动起来,道:“这么大一个诱饵不怕他不上钩,用这个诱饵来拖住他一阵,我们再在朝中斡旋一阵,帮他成为一方节度使,这既是变相的分镇,有刻意维持魏博现状,到时候他就是不想投靠我也不行了。”

敬翔点了点头,道:“不过天雄军素以父子兄弟相承数百年,不愿分徙,恐怕此乃唯一隐患。”

“哈哈,就是看重了他们不愿分徙这点,不然我这三州还真舍不得送出去呢。”

“主公的意思是?”王郜在脸上充满着不解。

敬翔微笑着解释道:“节度大人的意思是不怕他乱,就怕让别人占了好处,只要他不去投靠李存勖,他越乱我可从中浑水摸鱼,就算李存勖想要出兵强夺,我们也可随时出兵牵制。”

王郜恍然大悟,道:“如此,是否要马上派人前去周旋?”

“不错,我记得谢铭这小子与天雄军颇有交情,派他去应当适合,处直,你去安排下。”

“是,主公。”

王郜出去之后,李昪又转身对敬翔道:“我想亲自去趟魏州,先生看如何?”

“大人认为要去,去便是了。”敬翔的嘴角边带着些许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