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兵纷乱(1/1)

锦州,帅帐中

李昪大马金刀的跨坐在中央的虎皮椅上,静静的听着韩延徽叙述着锦州城中各项建设,通过一个月的相处李昪愈发的发现韩延徽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各项内政处理的井井有条不说,更重要的是提出的很多项建议都很附和李昪的战略意图,比如说逐步实行牧耕一体化,军政一体化等等。

各项事务商议完毕,李昪暗自长呼了口气,他现在才明白后世为什么有秘书这个职业的出现了,内政这东西要主意的细节问题太多,如果要一个个的记在心里很清楚的话一般人还真是吃不消,李昪微笑着望着韩延徽道:

“藏明(韩延徽表字)这个月幸苦了,锦州城建成藏明居功至伟啊!”

“节帅(指李昪,李昪为顺化节度使)过奖了,某稍尽微薄之力尔!”

“哈哈哈...”李昪大笑着摆了摆手道:“藏明不用谦虚,锦州立城之时汝为刺史如何?”

韩延徽欣然拜倒在地:“多谢节帅厚爱,某当鞠躬尽瘁!”

“请起,请起,如此甚好,如此甚好!”李昪长身而起将韩延徽扶起,主臣同欢,对于空头名分李昪是不会吝啬的,能够让一个人才真心实意的他做事在这个年代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如今可还有何问题是难以解决的?”

“嗯,粮食问题还不好解决,如今初夏,流民不断归附,城池建设不停,如今尚可靠放牧支撑,我怕一旦入冬牧草荒芜,牲畜难以为继,还需早做准备啊!”

李昪眉头微皱,这个问题他不是没考虑过,但如今却没有更好的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靠外界,但这都存在着变数,不是他想解决就能够马上解决的,如今只有走一步算一步了;

“报!”大帐之外侍卫秦方大声道;

“进来。”

“将军,斥候来报,前日契丹人数万铁骑南下而去,意图不明,只怕到时候会危及我锦州城!”

“哦!”李昪猛地站起,这条意外的消息对他不亚于惊天霹雳,历史终于因为他的出现而有所改变,阿保机和李存勖的对决要提前了吗?

“大人,这对我们来说可是条好消息啊!不过,契丹人为何挑此次南下让人甚是费解,难道是去助刘守光?”韩延徽摇晃着脑袋,脸上充满了不解;

李昪微微一笑没有答话,他连自己也不确定是不是胡损那一支奇兵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将军,营州兄弟使人送信来,青山女真头领火儿阿邀将军会猎辽东。”

“哦!这小子终于还是忍不住了吧!”李昪终于忍不住兴奋得拍案而起,来回在帐中度着步子,这两条消息来的实在是太过及时,仿佛老天都在冥冥中关照着他;

猛的转头望向韩延徽,道:“藏明有何意见?”

“此乃我锦州改天立命之时!”

“哦!”李昪眼眉一挑,道:“何有此说?”

韩延徽脸上显现出一丝神秘的笑容,道:“将军早有策略,属下不敢妄议!”

迎向韩延徽的目光,两人相视一笑,李昪大笑道:“好,此番定要改一改契丹一支独霸的局面!”

......

幽州北七百里渝关,下有渝水通海,自渝关东北有一条小道,狭道最窄处不过数尺,旁边皆乱山,高峻不可攀越,唐末时设八防御军,有士兵驻守,异族不得入,每当契丹入寇,即清野坚壁以待,契丹一到即坚壁不出,契丹莫之奈何。

而自燕晋互攻以来,边备逐渐荒废,使得渝关之险已失,契丹来往营、平二州如自家,百姓深受其害。

“吁...”

胡损猛力勒住战马,身下战马呼哧呼哧的喷着热气,回望身后,仅剩的五百奚族骑形容凄惨,契丹骑兵四处围追堵截,他们像狗一样连续奔逃了十天,随着眼中唐人的长城越来越近,他们的心也是越来越沉重。

没有人说话,只是静静的望着胡损,此时此刻他们再看不到任何希望;

“要不咱们拼了吧!”

终于有一个年轻的奚族骑士忍不住开了腔。

胡损捋了捋头发,眼睛紧紧盯着那不远处的那雄伟的长城,恨恨道:“一不做二不休,我们去投奔唐人。”

......

“哒哒哒...”

“轰隆隆...”

契丹前锋三千铁骑到达渝关,

“夷离堇(契丹官职名,相当于将军),那帮人进入唐人的地界了!”

“哼,果然是唐人,回去禀报大汗,定要给这些唐人一点教训瞧瞧!”

......

“哼,唐人么?”

耶律阿保机那鹰眼中射出一股阴狠的神色,十年前率四十万大军南下情景还历历在目,正是那一战为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契丹族在他的手下从此走向霸主的地位;

这些年随着经过李克用、李存勖两父子的苦心经营中原渐渐的防范严密起来,掳掠已不像以往般的容易,但中原丰沃的资源及唐人的文化都时刻吸引着他;

“大汗!这可是个好借口啊!”耶律阿保机的弟弟耶律刺葛不由兴奋的说道;

耶律阿保机脸显狰狞,凝声道:“你立即回去以我的名义召集五院部及六院部所有兵力,我先去幽州和李存勖打个招呼,想当年我和其父李克用还是拜把子兄弟呢!”

“是,大汗!”

“契丹勇士们,举起你们刀,让唐人的土地再次成为我们的牧场。”

“乌拉!”

“出兵!”

五万铁骑漫布草原,黑压压的将整个地面覆盖,天地怅然失色

......

易州 李存勖中军大帐

议事厅中气氛沉重异常,周德威告急使者已将契丹大举入侵之事传至,众人惶惶;

李存勖清了清嗓子,朗声道:“契丹贼子此时大举入寇,颇有深意,诸位尽可畅言!”

郭崇韬道:“我料契丹人绝非为救刘守光而来。”

“哦!”李存勖转眼望向郭崇韬道:“参军有何高见?”

“一来救得刘守光对其却无任何好处,反而要于我军结下仇怨,徒然损耗兵力,得不偿失;二来守光小儿破灭在即,契丹就算是要救也来不及了;”

李存审性情急躁,夺声道:“不管他是为何而来,当务之急是分兵救之。”

“救是肯定要救,方今杨师厚大军北上,我兵力尽数集中与此,如分兵恐有不测。”有将领担忧道;

“此时刘守光未灭,我等为何要为人作嫁衣,退一步由守光去应付契丹岂不更好?”立即有人应和道;

“但如若不救恐幽州有失,一旦契丹入中原,后果将不堪设想,当年契丹四十万大军南下我云、代二州掳掠我数十万人口粮食等,为祸甚矣!”李嗣源脸色红涨起来;

阎宝道:“纵观大局,杨师厚不过是虚张声势,契丹之祸为甚,应当救之!”

“如若此间有失,纵然保的幽州有有何用!”

“......”

议事厅中顿时一片吵闹之声,李存勖心声不悦,冷喝一声:“都住口!”转头望向李存审,问道:“公认为当如何?”对这个一心更随李家只知打仗的大将他是存在着极度的信任;

李存审沉吟半晌,赫然道:“当分兵援幽州。”

“好!”李存勖拍案而起,朗声道:“昔日太宗(李世民)得李靖一人尤生擒颉利,如今吾有猛将三人,还惧何人!”

阎宝道:“大王英明,契丹无辎重,必不能持久,吾只需坚壁清野,待其无所掠,粮尽便当自还,吾等复起而击之,契丹必溃!”

李嗣源上前道:“周德威社稷之臣,今幽州危殆,久恐生变,臣请为前锋!”

“公言甚矣,诸位勉力!”

安排妥当,晋王令李嗣源率前锋先行入涞水,阎宝率镇、定之兵前行,李存审率大军后续增援之,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

这两天出差,今天的是设置的定时更新,明天的尽量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