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章 合伙(1/1)

第二十三节 结拜兄弟(7341字)

上海法租界宝昌路,刘鸿生的公馆所在,王振宇等人是坐着马车进来的。沿途漂亮整齐的法国梧桐树,干干净净的街头,过往人群华丽的服饰让随行人员十分惊奇,顺带还指指点点。对于这副土包子进城的样子,连负责赶车的阿桂师傅都嗤之以鼻。

令刘鸿生称奇的是,王振宇对这些东西似乎没有任何惊奇感,根本不像一个没见过世面的武夫。

王振宇确实不稀奇,后世拍的最烂的三种题材,清宫戏,抗ri剧以及上海滩,王振宇已经对此免疫,无视由此产生的一切物理和化学攻击。

出于主人的礼貌,刘鸿生也学着叶祖文的叫法:“王将军,您看看要不要去公共租界的外滩逛逛,那里有有轨电车,目下除了上海,就只有大连和胶州有这玩意了,另外很多高档的商品也都在那里销售。”

王振宇呵呵一笑:“刘先生无需如此客气,王某前来也不是为了游玩,所以不急。对了,这宝昌路可有什么历史渊源啊,还望刘先生教我。”

难得,一个武夫居然会对地名产生兴趣,刘鸿生也乐得闲扯:

“这要从上海滩的一位老前辈说起了,此人姓董名宝昌,乃是租界的前辈。工部局这玩意叶先生也是知道的,乃是租界最高管理机构,我们这位董先生就是工部局的董事,而且一干就是十五任,其中五任是主要董事。在这上海滩也是数一数二的风流人物,如今上海滩比较有头脸的人物大多出自他门下,昔ri扩立新租界,此公出力最大。。。。。。所以此路便于其名命名了”

王振宇听明白了,我当是什么大人物了,和着就是一二鬼子,大买办了。唉,什么世道啊!

民国时期的上海还真的是中国历史的一朵奇葩,买办当道,流氓横行,三教九流,鸡犬升天啊!哎,你还不服不行。

很快就到了刘公馆,一座二层楼的西洋式建筑,白se格调,十分的jing致。唯一不足处就是占地并不大,看来刘鸿生的事业也是刚起步。

刚一下车,就一身着长衫的中年男人靠了过来,谨身道:“老爷,黄公馆杜先生那边来过电话了,他午饭后会按时过来。”

刘鸿生点点头,转身就请王振宇入内休息。

做了大半天的火车,王振宇确实也感觉身子有些乏,就靠着刘公馆的沙发坐下了。

赵东生和马西成等人虽然不能带枪入租界,但是jing戒工作一样没有放松。一行一共八名卫士,全部配备的军刺。马西成陪王振宇和叶祖文进入公馆后,赵东生立刻示意属下卫士散开jing戒然后才转身进入公馆。

刘鸿生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并没有提出异议,内心对王振宇的评价又高了几分,此人看来很善于带兵。

中午在刘公馆用饭,也叶祖文一样,刘鸿生也很是喜欢吃西餐。赵东生出去安排卫士轮流去马路对面的饭馆用餐了,马西成则守在王振宇身边。

王振宇,叶祖文,刘鸿生三人一边用餐一边聊着生意的事情。

“叶公,鸿生我对您可是望穿秋水,静候已久啊!”刘鸿生嚼完一口牛排后帅先挑起了话题。

“唉,鸿生老弟,无需这般客气,上回设备的买卖你是出了大力的,叶某当ri回去的匆忙,没来得及谢你,你可莫怪啊!”叶祖文也是个老jing。

王振宇继续用自己的餐,没有接话,这让刘鸿生有些没底。

不过都到了这个时候了,刘鸿生一思索还是直言相告为好:“叶公你对鸿生的恩情,鸿生如何当得起这个谢字啊!今ri见到叶公,不禁想起当年创业之时,何其艰难,若非叶公出手相助,鸿生那来的今ri啊,敬您一杯。”

叶祖文笑而不语,接了这杯。

刘鸿生咬了咬腮帮:“叶公,实不相瞒,鸿生在这上海滩举目无亲,每一步都走的异常艰难,这煤炭的生意好不容易有点起se吧,如今这货源又出了些问题。”

王振宇这下化身为吃货了,对刘鸿生的话视作听不见,他正在努力消灭自己碟子的那块牛排。nainai的,还真的是七分熟。

刘鸿生这下真的摸不清王振宇和叶祖文的关系了,莫非两人并无业务上的关系。不得已,话已出口,只能硬着头皮继续道:“如今朝廷没了,开平矿变成了开滦矿务局,这人事更迭让人目不暇接啊,转眼间这管事的就换了人,新规矩也就跟着出来了。”

叶祖文这时也看了一眼在那里装吃货的王振宇,觉得这小子分明是在那里扮猪吃虎啊,得,老夫就配合他演下去。叶祖文抹了抹嘴道:“什么新规矩?鸿生你说来听听。”

刘鸿生斟酌了一下:“原本鸿生是他们开平的代理,每每是货物先到,售清结款,然后鸿生依例分红。不想这三年下来,开平煤在上海的销路刚打开,这管事的就换了,新来的管事说是要改改规矩。说是要货到付款,不再给鸿生铺货了。”

“鸿生一合计啊,原来的模式显然是不成了。可真要货到付款,资金压力可就不小啊。”

“哦,那鸿生是打算疏通关系还是怎样?”叶祖文也故意装傻。

“其实这样也并非不好,若是鸿生真能凑集资金拿下开平煤的代理权,以后想来无论换何人主事,这上海的买卖也只能是我做。”刘鸿生好算计,也是,他这开了货到付款的规矩,以后换谁想在上海插一手,都没那么大的本钱.。

刘鸿生又做惋惜状:“可是最近战乱不断,百业萧条,鸿生是凑款无门啊,叶公,助我!”

话说到这里,终于大白了,就两字:借钱。

叶祖文想了想道:“大致还要多少钱?”

刘鸿生激动起来,成不成就这一下了:“实不相瞒,叶公,鸿生自筹了六十万元,但是尚不足一半。鸿生也知道数额颇大,只怕叶公也会为难,但是叶公你也知道,买卖到了这一步,不进则退啊!鸿生这边缺额差不多一百万,叶公放心,这买卖做起来,三年的利润就能回本了,因为那位周管事答应把供应量翻三倍。而且这一路您也瞧见了,因为战乱,多少豪富躲进租界,整个上海都在发展啊,将来的市场有多大,无法估量啊!”

说道后面刘鸿生越说越急,生怕叶祖文不答应自己一般。

王振宇终于放下了刀叉,他很是惊讶,想当初叶祖文准备蒙自己的时候,身家也不过才五十万,这还是多年经营所得。而这刘鸿生,如此年轻,不过代销开平煤三年,居然攒下了六十万的身价。看来上海果然是比武汉来钱快啊,不愧是东方巴黎,冒险家的乐园。而且刚才刘鸿生的分析也十分有道理,王振宇记得上海租界是在民国初期进入高速发展期的,那种变化的速度绝对不亚于后世的特区。至于原因吗,当然不是黑帮的功劳,而是军阀混战。江浙地区本来就是中国最富庶的地方,这里的有钱人为了躲避战火,带着家财成群结队,争先恐后的涌入租界,推动了整个上海租界的畸形繁荣。这个情况就类似于后世官二代和富二代争先恐后移民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一般。根本目的就是保命保财而已,一群没有爱国主义情cao的家伙。真正的爱国者,那首先就得有佛家敢于以身噬虎的jing神,不然免谈,王振宇不无恶意的想。

叶祖文如今手里的钱拿个百来万出来到是没问题,因为开办银行的计划已经被王振宇推迟了,王振宇并不认为在眼下这个时候适合开银行。

但是叶祖文没权做决定了,严格来说他现在是王振宇手下的高级打工仔,百万规模的资金调动必须王振宇点头。

看着叶祖文没有表态,刘鸿生有些失望,但是还是想再争取一下。

这时,王振宇说话了:“刘先生,只要一百万就能让你完成这笔买卖?”

刘鸿生愣了一下,什么意思,你有一百万?一时间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叶祖文高深莫测的笑道:“鸿生啊,你还是年轻了,这位王将军才是真的可以帮到你的人。”

王振宇起身走到刘鸿生的身边,用手压了一下他的肩膀,把准备起身的刘鸿生按回座位上:“刘兄,叶先生没说错,你确实是个人才,而且是非常罕见的人才。刚才我不过是在观察你,请莫见怪,毕竟百万元绝对不是个小数。不过相对于钱,我王振宇更看中能力和人品。”

刘鸿生感觉脑子有点乱,但他还是努力稳定自己的情绪,看着王振宇,因为他从王振宇的话里嗅到了一丝希望。

“人和人之间有时候很奇怪,有时候是话不投机半句多,有时候却是一见如故,我不知道刘兄如何看我,我看刘兄是真的一见如故”王振宇并不急着做决定,生意有时候急不得。

刘鸿生听了也不禁点点头,自己现在何尝不是对这位王将军很有好感,忙道“我也觉得王将军如故人一般。”

“呵呵,既然是故人,有些事我到是要告诉刘兄,叶先生的叶氏商贸其实是我和叶先生合作经营的,我占股份,叶先生负责决断,武汉的生意目下也做的还不错。我同意刘兄刚才的观点,上海是块宝地,将来的发展不可限量,王某我也很想参与其中,小赚一笔。可惜王某是个军人,除了叶先生,还真没有什么朋友善于经营的。叶先生听说后,就给我推荐了刘兄您,今ri一见,才知叶先生所言,固然不虚啊!呵呵。”

刘鸿生大体有点清楚了,眼前这位莫不是也想和自己合作,他想了想道:“王将军客气了,其实刘某也是运气,在这上海滩瞎闯乱撞,偶有小成,若是王将军有心,到是可以一起在这上海滩开拓一份基业出来。”

“好,刘兄快人快语,王某是个粗人,就喜欢这直来直去”王振宇暗赞一声,这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而且没想到刘鸿生如此轻松的就愿意合作了。王振宇可不知道,历史上的刘鸿生确实是人合伙拿下这个项目的,只不过那时的合伙人是义兴泰。结果因为王振宇的横空出世,刘鸿生换个合作伙伴而已。

既然达成了初步的意向,接下来自然是分股的问题,刘鸿生思索了一阵道:“先借九十万吧,鸿生依着规矩拿四成,王将军这边占六成。不过这经营权就得鸿生拿着了。”

王振宇正要说话,管家敲门进来禀报:“老爷,黄公馆的杜先生来了。”

大家只能先停停了,刘鸿生连忙起身道:“月笙来了,快快请他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