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天威亲临,三军调度(1/1)

“为朕披甲。”

“常福,你速去传旨,召见群臣前往无极殿集合,任何人不得延误。”

周乾声音冰寒,深吸一口气,平复心神,将手中的情报递给了老曹。

当初他派遣徐晃前去山海关坐镇,的确是没有看错人。

不愧是上一世,历史记载中的五子良将。

忠义有谋,亦有大丈夫身死报国之志。

面对强敌来袭,尚且不慌不乱,那坚守不出是最正确的手段。

只是孤军无援,能守住二十日已是艰难。

何况是四十日之久。

徐晃啊,千万要等着朕!

“陛下”

张让一张黑脸上满是紧张,手心冒汗,他没看到情报。

但是听到披甲,焉能猜不到,敌军已至。

当下躬身小跑上前,为天子换上甲胄。

只是一双眼眸,不禁潸然落泪。

哎。

陛下亲自亲征,那塞外边关,贫苦之地,哪里会有京城舒服,亦不知要吃多少苦。

“孟德。”

“徐将军智勇双全,善于用兵,山海关地理优势,非那些敌寇所能轻易破之。”

“你且去召集三军汇合,今日朕便御驾亲征,前往山海关诛贼!”

周乾披上天子金龙甲,腰跨天子剑,整个人气势大变。

“陛下圣明!”

曹操躬身一拜,他看完情报,已是心急如焚,听到天子的旨意,顿时大喜。

哪里还会迟疑半分,当即向着殿外跑去。

至于什么失礼,顾不得这些了。

大周天兵早至一日,徐晃以及山海关数十万军民的生机,就大一分。

倘若山海关,以及三郡皆破。

没了边境防线,这些敌国联军势必长驱直入,大周子民可就遭殃了。

无极殿内。

文武百官听到旨意,俱是火急火燎的赶来,现在不是早朝的时间。

天子可是第一次,召见他们在无极殿。

而不是承天殿。

这必定是有天大的事情,要向他们宣布。

严嵩、和珅相视一眼,面色肃穆。

听着身后的一群文官小弟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亦是不管。

他们可是清楚。

八成,那是要开战了。

“臣等,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到天子大步而来,一身甲胄鲜明,神色肃杀,高坐于龙椅之上。

群臣一同拜倒,山呼万岁。

“众位爱卿,平身。”

“朕今日召见尔等于此,乃是收到边关告急,金、元、清、东胡四国贼军,号一百三十万大军,犯我疆境。”

“此诚国家之危难,朕身为天子,岂能安坐于此?”

“必亲征除贼,护我大周!”

“和珅、严嵩听旨!”

周乾眯着眼,声音森寒。

根本不给这些忠烈啰嗦的时间,他是来下旨通知。

而非商议。

若不是需要亲自出面,安排一下他御驾亲征后,大周朝廷的运转。

他都直接前去,召集三军出发了。

“微臣听旨。”

严嵩、和珅上前叩首。

“朕此次御驾亲征,恐非短时间所能班师,你们二人俱是朕之肱骨,同为大周丞相。”

“自即日起,大周朝廷一应政务,由你们二人协同负责处理。”

“并且,朕将会留下三万玄甲军、一万背嵬军,以及十万御林军,驻守京城,暂由潘凤、邢道荣两位将军带领。”

“若有人作乱,你们可先斩后奏。”

“莫要让朕失望。”

周乾眯着眼,直接下了一道旨意。

目前的大周朝廷,和珅、严嵩的忠诚满百,绝对可信。

而且能力、声望也足够应付。

交给他们去办,朝廷的一些基本政务,问题并不大。

武则天的忠诚亦为满百,但大周朝的规矩便是后宫不得干政。

有其坐镇后宫,纵使吕雉的忠诚只有六十点,亦一样无忧。

何况,还有刀斧手在后宫竹林,每日磨斧霍霍,等待立功的机会。

“臣等遵旨!”

严嵩、和珅身子一震,叩首领命。

天子这是把朝廷的担子,全压在了他们二人的身上。

能有当今天子,这般的信赖,作为臣子此生足以自傲了。

而且处理政务对他们而言,专业对口,只是担心陛下御驾亲征。

怕是会有危险。

可是看着天子的样子,去意已决,他们岂敢再此劝谏。

只求先帝保佑,千万不要出什么岔子。

“李严、萧何。”

“此次三军的粮草征集、调度,朕便交由你们全权负责。”

“即刻去办吧。”

周乾微微点头,一双眸子看向此二人。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李严的办事能力,极是不错,但是功利心稍重,不过忠诚满百,问题不大。

再加上一个最擅此道的萧何帮忙。

粮草无忧矣。

“遵旨。”

李严、萧何相视一眼,一同出列上前,领旨谢恩。

原本粮草官的差事,最是难当。

不过,对于现在的大周朝而言,并不是太过于困难。

西凉董卓当初献上的数十万石粮草,至今仍屯于国库,虽是消耗不少,但仍有二十多万石。

外加今年大周丰收,只是大周百姓们上交国税的粮草。

都至少三十万石。

何况,现在国库内有的是银子,若是不够,大可掏银子购置。

“诸位爱卿,朕不惜此身御驾亲征,这朝中大小政务,望你们能携手并肩,齐心协力,以让朕后顾无忧。”

周乾背手起身,目光深邃,环视下方群臣。

这些奸臣,多数都是忠诚尚未满百,若是平日他在宫内,以他的仁德厚恩,完全压得住他们。

让其心服口服。

但是他一旦离开皇宫,唯有靠和珅、严嵩去压制、平衡。

不过现在的大周朝兵强马壮,颇有开疆拓土、开创盛事之能。

再加上东厂、西厂俱在。

这些人除非是不想活了,才敢趁此作乱。

“陛下天威亲临,诸外蛮夷,必胆寒魂丧,俯首称臣!”

“臣等只恨年迈体衰,不能与陛下前往讨贼,唯有尽心尽力,为陛下打理朝纲,以候陛下凯旋。”

“陛下啊,万望保重龙体!”

“臣等在此恭贺陛下,早日班师回朝,大胜而归!”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

满殿大臣齐齐拜倒,掩面而泣,一时声若雷鸣。

不论是真心、假意。

但是身为臣子的姿态,毫无问题。

天子御驾亲征,这在大周朝的历史上,可是唯有大周圣皇帝一人。

这才奠定了大周数百年基业,稳固至今。

他们全是聪明人。

若是此战,陛下大胜而归,荡平敌军。

大周必定强势而起,以剑锋之利,一举位列八国之首。

水涨船高,他们亦有莫大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