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赵括的志向(1/1)

“末将潘凤、邢道荣,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潘、邢二人,形影不离。

而且体型,俱是虎背熊腰,甲胄鲜明。

出行,左右必有御林军亲卫,为其扛着两柄宣花大斧。

只观其样子、神态,便是大周朝的无双悍将。

威风,何止八面。

“陛下,两位将军也是要来求见陛下,说是有要事请奏。”

张让低眉顺目,谄笑上前。

“哦?”

“平身吧。”

“两位将军,愈发的威武不凡了,不错不错,看来,朕的御林军伙食提高不少啊。”

“你们所为何事?”

“可是赵括来消息了?”

周乾嘴角上扬,上下打量着两人。

还别说就这样子拉出去,真能震慑一番宵小之辈。

潘无双、邢无敌的气势。

一般人学不来。

“谢陛下称赞,自从陛下天恩降旨,提升三军伙食、军饷,儿郎们无不感恩戴德。”

“此次,末将正是为了赵括一事。”

“末将刚收到赵括传来的消息,此次元军亦要侵犯我大周疆土。”

潘凤面色刚毅,声音带着肃杀之气。

邢道荣也是一样,恨不得上阵,生撕了敌军。

他们现在的日子何等舒服、安逸。

每日与御林军的兄弟们,饮酒作乐,抽空还能去明春楼,潇洒一次,享受着太平日子。

从根本之上,他们与大周生死相依,岂能容得敌军作乱?

“陛下,那个赵括投奔元朝之后,起初并不受元国皇帝成吉思汗的信任。”

“只是爱惜其才华,兵马谋略,亦不曾与其为难。”

“而末将一直遵照陛下的旨意,始终与赵括交好,并传了一次情报。”

“让他相信,末将与邢将军在大周不受重用,有心投奔元朝。”

“陛下,此次赵括传来的消息,皆在此密信之上,末将不敢做主,但请陛下吩咐。”

潘凤小心翼翼,伸手在将军甲胄当中,取出一封皱巴巴的书信。

交由张让,呈了上去。

周乾眯着眼,接过密信。

顿时,一股香甜的糕点气息,从密信之上传来。

估计是藏于一个糕点之中。

倒是谨慎的很。

内容不多,主要是赵括凭借出色的长相、口才,以及对兵法的知识。

外加潘凤、邢道荣送去的大周国部分兵马情报,这才让成吉思汗,有些信任。

将其任命为伐周大军,右路先锋。

而察合台,则为三军主帅。

这一点,周乾并不意外。

赵括可不是他派去的,而是正儿八经受到了他的欺压,主动叛逃。

天王老子去查,那也是这个原因。

而赵括传来此信的目的,唯有一个。

想要潘凤、邢道荣作为内应,或是给他一个情报,助他立下一个大功。

以后在元国混出头,担任大将军,也好举荐他们两个。

以后一同在元国,享受功名富贵。

“好。”

“太好了。”

“赵括能有此志向,不愧是我大周男儿,看在昔日的情分上,朕必须帮他一次。”

“快,常福,去把司马懿传回来了,估计还没出皇宫。”

周乾喜上眉梢,拍案叫好。

赵括想当元国的大将军,这何尝不是他所想,这可真是志同道合。

不帮,说不过去。

区区一个右路先锋,手下最多几千、上万兵马。

相比大将军,可是差得远了。

潘凤、邢道荣不擅用脑,相视一眼,有些不知所云。

但是看着陛下高兴,想来肯定是好事。

李严也不知道赵括是什么情况,只知其背叛了大周,至今海捕文书,尚未撤销。

不过从刚才的谈话当中,倒是猜出了一二。

陛下留着他在此,而不防他。

这也是信任啊。

司马懿先前受了双重刺激,在天子的点头下,已是默默退下。

他一直在想关于天命的事情。

以及天子的那一番话。

地痞当中,有帝王之才

若是其他人,跟他这么说,那他根本不会放在眼里。

但天子所言,从未有假。

可问题是天子究竟是从何处,看出这些东西?

闻所未闻啊。

太可怕了!

司马懿一直在皱眉沉思,只是尚未走出皇宫,再次被常福给拦了下来。

现在他是对天子,愈发的敬畏。

听到传唤,直接跟着常福,一路撒丫子跑了回去。

周乾眯着眼,正在谋划该如何配合赵括,既能让其立下足够的军功,得到成吉思汗的信任,最好混上元国大将军的位置。

同时,他又不吃亏的法子。

虽说心中已有一番计较,但是身边有司马老狐在,不用白不用。

“陛下,有何吩咐。”

司马懿看了一眼潘凤、邢道荣,上前行礼参拜。

“不必多礼。”

“老师乃是兵家大才,素来运筹帷幄,算无遗策。”

“你且先看此密信。”

周乾嘴角上扬,快步从高处下来,将信交给了司马懿。

“陛下说笑了。”

“在陛下面前,微臣只是萤火之光,焉能比日月之光辉。”

司马懿一脸惶恐,不过还是乖乖去看密信。

他岂能看不出,天子这是向他在问计。

正是他表现的时候。

赵括

元国亦要出兵?

司马懿双眸微眯,面色肃然,复看了一眼雨化田、李严二人。

“无妨。”

“能在此殿者,俱为朕之亲信。”

“不瞒老师,朕要帮赵括立下大功,助其上位,你可有何妙计?”

周乾摆了摆手,一双眸子,直视着司马懿。

“回陛下,灭元难,助其则易。”

“凡大功者,无非率军而胜,所向睥睨,微臣愚钝,只有三计。”

“其一,陛下可派遣一军,但遇赵括兵马,则需佯装不敌、败退,此为战功,而若是其他敌将兵马,则需战必胜,以展现赵括的能力。”

“其二,陛下只需让潘凤将军回上一封密信,告知其必定暗中配合,伺机而动,以助赵括再得三军主帅察合台的信任。”

“其三,则是潘凤将军,暗中配合赵括的兵马,奇袭陛下”

“陛下,微臣死罪。”

司马懿扑通拜倒,以头杵地。

献计归献计,但是言及天子的话

认罪,亦是规矩。

李严、雨化田乃至整座殿内之人,听到第三时,俱是面色一变。

这是要让陛下涉险啊。

好胆!

不过看着陛下神色平静,并未表态,他们也不敢开口。

“老师大可直言,朕一并恕你无罪。”

周乾微微一笑,示意司马懿不用紧张。

“谢陛下。”

“微臣斗胆请陛下中计受袭,大败而归,若能不小心传言出去,龙体受了重创,只恐”

“若能如此,在元国其他敌将屡次受挫铩羽,唯独赵括用兵如神,百战百胜,甚至伤了陛下。”

“那元国主帅察合台,虽会疑惑,但势必不会视其才而不用。”

“多半升其为帐下大将,甚至听其献计,委以重用。”

“届时,陛下只需略施小计,当可全歼之。”

司马懿目光深邃,声音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