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你我君臣,岂能相负?(1/1)

演武场内。

曹操、司马懿、安禄山三人趴在地上。

随着人潮,一同山呼万岁。

现在全场人都跪了。

他们要是还杵着,估计下一刻这些魏武卒的刀子,就该架在他们脖子上了。

太强了!

天子藏得是真的深。

这才三万魏武卒,谁知道天子暗地里还有多少精兵、武卒。

此番是在展示大周天子的力量吗?

以此,震慑他们?

三人各怀心思,只是谁也没有把握搞清楚,天子究竟在想什么。

听着天子的一声平身。

司马懿、曹操相视一眼,同时起身,向着天子的方向而去。

安禄山面色阴沉。

他刚才也下意识看了一眼曹操。

结果,看了一个寂寞。

这两人,分明是忽略他了。

该死!

之前还追着找他要马、买马,现在翻脸无情,此仇本将军记下了!

不过,现在必须跟上两人,面见天子。

“陛下,末将来迟,请陛下恕罪。”

“微臣司马懿,叩见陛下。”

“陛下万岁。”

三人一同再拜。

“原来是老师,孟德和禄山啊。”

“不迟。”

“你们来的正好,免礼,一并赐酒。”

周乾微微一笑,看着三人端起酒碗,拜谢后一饮而尽。

“如何?”

“朕这魏武营的将士们,可配算是大周精兵?”

“”

这问题。

用得着想吗?

曹操一脸钦佩,率先开口。

“陛下,末将以为普天之下能找出与魏武营并列者,近乎于无,天下精锐,莫过于此。”

“陛下圣明,文治武功。”

“陛下,这岂止是精兵,当属精兵中的精兵,禄山万分佩服。”

司马懿、安禄山不甘落后。

不就是说两句实话,拍个马屁。

问题不大。

他们更关心的是,天子接下来想要干什么。

如果,只要想听他们称赞魏武营,那反而是最好了。

“老师。”

“孟德。”

“禄山”

周乾面无表情,坐在龙椅上,依次点了三人之名。

“陛下?”

三人闻言,虎躯一震。

来了来了。

就知道,天子不是为了听他们拍马屁。

可千万别是要命的事情。

“此次召见你们来此,一是心血来潮,想与爱卿们共赏魏武卒英姿,一览这大周冬日之景。”

“二是,朕于前日承天殿内,写下了三道圣旨,你们三人,每人一旨。”

“常福。”

周乾眯着眼,声音平淡。

常福早就准备好了,从天子銮驾内,抱出三卷圣旨。

“可要记清楚了,不要发错。”

“陛下放心。”

常福脑门冒汗,刚记住的顺序,差点忘了。

不过,幸好他机智。

是按照三人所站顺序,依次而取。

这要是让他发错了。

那乐子就大了。

司马懿身子僵硬,一听到圣旨,他现在就发憷,上次那一道圣旨。

他是第一时间,在府上找地方藏了起来。

万幸一直没被发现。

刚住回夫人房间,他可不想再睡书房了。

曹操尚且淡定。

圣旨嘛。

除了上次天子用十坛西域美酒,要了他的部将典韦,让他一阵肉疼外。

貌似,对他挺好。

而且他早已想通了,以天子的圣明、谨慎,对他自己的处境,大周的局势。

看得极为透彻。

基本上,不会再用他们这些拥兵一方的大将。

甚至会想办法夺兵权。

这一点他无法避免,更不愿意去多想。

因为他不知道,真有那一天的话。

是失望吗?

他会怎么去选择。

一切都听奉孝的吗?

安禄山嘴唇发白,他一样对天子的圣旨,颇为忌惮。

当然,不是因为夫人。

而是这些日子,天子的圣旨哪一道不让人骇然,近乎匪夷所思。

不过,发现常福没有要宣旨的意思。

三人跪地而立,双手高举。

在常福手上,接过属于自己的圣旨。

正欲打开。

“且慢。”

“孟德先看。”

“老师,禄山,你们稍后。”

周乾喝了一口茶。

一双眸子,直视着曹操。

他的一剂猛药,这才刚刚开始。

而老曹,则是切入口。

曹老板,你可千万不要让朕失望啊。

“是,陛下。”

曹操莫名有点慌了。

陛下,这是在搞什么把戏?

三道圣旨,一起下。

偏偏,他要单独先看。

只怕不是什么好事吧。

怀着一颗忐忑之心,曹操跪在地上,打开了圣旨。

司马懿、安禄山就跪在他旁边。

有心想偷看一眼。

奈何,场内所有人,几万双眼睛都在盯着他们。

这要是被发现了,只怕很严重。

“啪嗒。”

圣旨,从曹操的手上掉落。

摔在地上,四周落针可闻。

司马懿、安禄山大惊失色。

这可是大不敬啊。

难道真猜对了,圣旨里头全是要命的事情?

寂静三秒后。

曹操低着头,一双大手尚在颤抖,似是忘了刚才的举动,乃是大罪。

只是捡起圣旨,擦了擦眼睛。

一张脸几乎趴在了圣旨上。

他要看清楚。

一个字一个字的看清楚。

刚才,他怀疑自己眼睛瞎了。

司马懿、安禄山更紧张了,下意识拉开了一点与曹操的距离。

生怕,待会要溅一身血。

“陛下”

曹操看清楚了。

再抬头时,虎目蓄满了热泪,声音都在颤抖。

可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三位爱卿尚且不知道吧,奸贼吴三桂,投靠清兵鞑子,意图谋反,已经伏诛了。”

“那山海关三十万兵马并无大罪,朕一概下旨赦免。”

“只是如今山海关内,并无统兵大将为朕镇守山海关,以防清兵鞑子东下,害我大周子民,踏我大周之土。”

“此任,不可不重。”

“雨化田、和珅、典韦他们俱不能胜此大任。”

“孟德,圣旨你已过目,可愿接旨?”

周乾轻声道。

“”

“陛下当真愿意信操?”

曹操的脸上,说不出是何等表情。

惊喜、疑惑、复杂、惶恐。

一应俱全。

试探吗?

他完全想不明白,陛下的心意。

若是奉孝在就好了。

“大周危急,区区一群清兵鞑子,蛮夷小国,气焰嚣张,已有吞天之心。”

“他日若让清兵鞑子破关,害了山海关下四郡九十一县,数百万大周百姓”

“朕心何忍,百姓何辜?”

周乾大步上前,一把托住曹操的双臂,一双眼眸也已泛泪。

“孟德,你我君臣推心置腹,岂能相负?”

“陛下!”

“操操领旨,谢恩!”

曹操直接泪崩了。

看着近在眼前的天子。

他能感受到,来自天子的信任。

这不是寻常一句话,所能代表。

而是,付诸实际的信任。

圣旨上,天子加封他麾下部将,徐晃为镇远将军,加封千户侯,镇守山海关,若战机成熟,可自行率兵主动出击,予以清兵鞑子迎头重击,必定论功行赏。

另外,还册封曹仁为镇南将军,加封千户侯,前往

曹操眼尾余光,掠过面色发白的安禄山。

心中,说不出的高兴。

他必生之愿。

从不是当一个乱臣贼子。

他曾经也是少年。

也有一颗为大周开疆拓土,效死之心。

奈何大周国势堪忧。

正如奉孝所言,撑不了多久。

天下必乱。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

天子非但有大魄力,敢在这个时候信任他,重用他,而且行事果决,手下精兵无数,更腹有治国为民之圣君韬略。

他是真高兴啊。

其他心思,曹操是不愿去想了,除非有朝一日,天子先负他,有负大周。

那时,再做计较。

至少有一点,他完全站在天子一边。

同仇敌忾!

清兵鞑子也敢犯大周国土?

吴三桂能不在乎。

他曹操,第一个不答应。

成了

第一剂猛药,果然有效。

周乾笑了。

看着曹操头上的忠诚度,从七十直接飙升到了九十点。

一股难言的安逸,涌入四肢百骸。

脚步,都有些晃了。

曹操看得真切,只道是陛下为国为民,压力太大。

心中,更是欣慰至极。

大周至少有希望了。

可惜,他永远也不知道。

大周天子,自带识人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