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术转门(1/1)

如此,三人在宋国的行事便可以随意些,然而,还没开始高兴,便出现变故。

不知什么时候兴起一个新的教派,名叫“术转门”,“术转门”虽说成立时间不长,但扩展迅速,短短几个月就小有名气,忽悠了不少人入教。

术转门建于魏国,据教徒所说是由魏国一位隐士高人所建,传说这位高人活了几百年有余,是一位半仙,他夜观天象,魏国龙气昌盛,预言天下不久便要归为一统。还有人说在魏国王宫上方曾经见到真龙,传言一传十,十传百,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真的信以为真。

术转门宣扬活着就要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时间,而那些弱小、无能之辈,活着没有任何意义,浪费粮食,浪费资源,没了这帮人,可以省下多少有用之物给更有能力的人,而魏国不过是用了比较直接的方式肃清这些无用之人,能人定然可以在这乱世中存活下来。魏国其实是在为天下着想,是正义之师。

善存得知世上竟然还有这样的歪理邪说,自是对其嗤之以鼻,可惜,架不住部分百信封其为真理。就比如刚不久,善存就与一位术转门狂热信徒辩论起来。其实,善存口才并非极差,加上一路走来的锻炼,如此场面自是不在话下,奈何,这位术转门的信徒一句话都听不进去,不管善存用上什么办法也撼动不了术转门在其心中的地位,很难想象这般狂热的信徒信奉的只不过是个刚出现不久的新教派。

“岂有此理!那个人根本就讲不通!”善存回了落榻之处后,回想那场“辩论”,气得差点撸起袖子上门找人。

“你都知道讲不通了,还浪费口舌?”菩提悠闲地喝了口茶,漫不经心地道。

善存一噎,还是无法释怀“怎么会有人信这种东西?佛教那么多年沉淀,传承下来的精华,哪个不比术转门更有说服力?”

“能在短时间有如此成就,没有人在背后推动,你信吗?”菩提耸肩。什么教派在成立之初,如果没有一国之力在背后推动都不太可能达到术转门现在的高度。

闻言,善存心中的怒火一顿,细细回味后,瞪大双眼,扶住菩提的肩膀有些不确定地问“你的意思是说,有人在背后推动?那······最有可能的人就是······”

“李归离。”

二人异口同声。

“李归离不像是会用这种法子的人,而且有心人一想就能想到他了。”小木皱眉。

“但是,只要能阻碍我们,百姓相信,就足够了。”菩提道,明目张胆的计策,也就李归离那样的人会用吧。

话落,三人陷入沉默,李归离当初说过暂时放他们一回,果然没有托大啊!

有魏国在背后支撑术转门,对于他们来说确实不利“那怎么办?我们哪能掰得过魏国?”善存有些泄气。

“不要把所有百姓都想的太简单,我们照常就好,总会有部分人能分得清孰对孰错的,况且,他那套说辞终归是漏洞太多,没有像佛教有无数先人的经验,我们并非处于劣势。”佛教能存活多年,自是有它的一套生存之道。

经菩提分析后,善存总算是有些安心下来。

三人继续赶路,一路上,见到的术转门信徒也日渐增多,但有菩提在前赶路,累得善存连辩论的心思都生不起来,短短几日,就进了仁城。

看到仁城的城门,善存如释重负,甚至眼含热泪,连日以来不分昼夜的赶路,哪是善存这小身板能吃得消的?现在,终于到了目的地,今晚应该可以好好休息了。

三人进城后,先找了个客栈落脚,随后,善存就躺在床上,半分都不想动,菩提也大发慈悲,放了人去休息。

次日,善存神采奕奕,如获新生,完全看不出之前累如死狗的模样,迫不及待地拉上小木和菩提上街“晃悠”。

仁城一直以出了那位“聂怀”大学者闻名于世,城中书斋遍地开花,显得仁城书卷气息格外浓厚,各大书斋人满为患。

“仁城的书生真多。”菩提感叹。战乱的时代,民众大多没钱毒树,文盲占了大多数,书斋人能多起来属实罕见,真不愧是大学者的故乡。

行至中午,三人随意找了个茶棚坐下歇息,远远看到道路上的行人一个个靠向路边,给一个造型浮夸的轿子让路。轿子上层层叠叠的纱幔遮掩住其中的景象,轿子旁,好几个穿着奇特的人伴随在侧,怎么看怎么怪异。

“这是什么仪式吗?”善存小声问道。

“应该是吧,轿子上有两个小孩,有哭声,啧啧,怕是祭品吧!”菩提摇头,虽然两个小孩极力掩饰哭声,但偶尔的抽气声依然遮不住。

善存心里咯噔一声,干笑道“不会有人把活人当祭品吧!”那是人干的事吗?仁城怎么说也是聂怀的故乡啊!

“跟上去看看就知道了。”小木起身。

于是,三人偷偷摸摸跟在队伍后面,小孩的抽泣就是善存都能隐约听见。

队伍走出城,上了山,大概走了一炷香的路程,队伍终于停在了一个祭坛面前。

有人掀开层层纱幔,两个孩子终于显露了面貌,笑脸已经哭得皱在一起,身上穿的衣服一样怪异,被人“请”下轿子后,把小孩赶上祭坛,原本站在轿子两侧的人开始动作,他们姿势诡异,眼神虔诚,平白让人渗得慌,反正,在躲起来的三人眼中就是如此。

------题外话------

我cp展子回来了,真的爬坡太反人类了,我一进展子就想回酒店了,我还踩了七厘米的高跟爬坡字,走了四公里,虽然我早就知道有四公里,我也带了换的鞋子,但是,我还是草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