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火锅店(1/1)

第423章

这一幕,可是让其他年轻人羡慕坏了。

章文刚一开始就说过自己要拜师江远,他们一直觉得是章文刚在吹牛。

可现在看来,江远对章文刚还真的有些特殊照顾了。

张古华白了这些年轻人一眼,“有什么好羡慕的?”

“江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三百天见不到面。”

“你们要是受得了,也去找江远说说,万一他愿意收你们为徒呢?”

这群人赶紧摇头,开什么玩笑,一年到头不见人,这样的师父要来有何用?

王家。

江远带着章文刚到的时候,王大佑正在接待客人。

见江远来了,正在和王大佑交谈的中年人起身,“那王老,我下次再来拜访。”

说完,中男人对江远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然后就走了。

江远随意地坐下,好奇道

“刚才那人谁啊?”

王大佑笑了笑,“一个老朋友的儿子,最近得了一件东西,找我鉴定来了。”

江远点点头,“王婓恢复得怎么样了?我让她带回来的药换过没有?”

王大佑点点头,“恢复得很快,伤口已经结痂了。”

“就是不知道会不会留疤。”

江远摇摇头,“不会的。”

江远这时候回头看向章文刚,“王老这里有很多珍惜古币,你要是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王大佑也点点头,“收藏室就在旁边,你自己去看好了。”

章文刚面色大喜,连忙道谢,然后小跑着进了旁边的房间。

王大佑这才沉声道

“姜铭这次吃了大亏,肯定不会就这么算了。”

“与其被动,倒不如主动。”

江远点点头,“我也是这个意思。”

“江家村他是不敢去了,最有可能,是要来万宝楼捣乱。”

“万宝楼安保力量很强,我也不担心。”

“所以,短时间内,姜铭应该是搞不出什么事情。”

还有一句话江远没说,他已经给人在京城的朱大山打过电话。

朱大山也已经派了几个人去江都。

以他们的实力,用不了几天,就能够查到姜铭的很多事情,那时候就是江远动手的时候。

“我去看看王婓。”

王大佑点点头,指了指楼上的一个卧室,“这丫头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却只能躺着养伤。”

江远干笑两声,没有接话。

上了楼,江远敲敲门,小声笑道

“方便进来吗?”

正在看书的王婓,听到江远声音的瞬间就把书扔在了床头柜上,然后躺了下来,装作虚弱道

“进来吧。”

江远推门进来,见王婓一脸虚弱的表情,也不戳穿,笑道

“感觉怎么样了?”

“难受,”王婓噘着嘴,眉头也皱了起来,“浑身像散了架似的。”

“身上这些伤口也火辣辣的疼,江远,我还没换药呢~”

江远“刚才王老说你已经换过药了啊?”

王婓“···”

“我不管,我就是没有换药,你再给我换一次。”

江远有些尴尬,只好点点头,拿过床头柜上的灵药,放在掌心揉碎。

··

··

给王婓的伤口抹上药之后,江远便打算离开了。

王婓却是从床上跳了下来,“你要去哪里?”

“我要去江都一趟。”

“我也去!”

江远皱眉看着王婓,“你去干嘛?”

“玩儿啊,”王婓没好气道

“我总不能一直在家里躺着吧?”

“可是你的伤?”

王婓原地跳了两下,“你看,我已经好了。”

江远无语了,刚才不是还装虚弱吗?

“那行吧,”江远点点头,“你把睡裙换了吧,我下楼等你。”

王婓点点头,一边朝着衣柜走去,一边问道

“你去江都干嘛?”

江远想也不想,随口道

“去看看小军和诗琪。”

“不去了!”

“??”

江远满脸疑惑,“什么不去了?”

王婓美眸一瞪,“我说我不去了,你自己去江都吧。”

江都;“哦~”

“什么毛病,一会儿吵着要去,一会儿又不去了,”江远摇头吐槽了两句,却见王婓拿起枕头砸了过来。

江远轻轻抓住枕头,扔回了床上,然后尴尬地笑两声,转身跑出了房间。

往江都的班车上。

江远望着窗外的田野,目光扫过刚上车的两个人。

他们背着个背篓,背篓散发着臭味,里面还有鸡鸭的叫声。

不少人都皱起了眉头,却没有开口说什么。

毕竟,这样的情况太常见了。

很快,江远在江都汽车站下了车,想了想,打车来到了美食街。

听说,刘诗琪开的火锅店,就在这里。

火锅店不叫‘嗨底捞’,而是取了个略带深意的名字——望江楼。

江远走进店里,发现生意很是火爆。

现在正好是饭店,店里的几十张桌子全部坐满,专门隔离出来的休息室里还有不少人在等待着。

火锅独有的香味涌入鼻腔,顿时让江远也觉得有些饿了。

在休息室等了大概十分钟,服务员就告诉江远有位置了,然后带着江远来到靠墙的地方。

江远和刘诗琪说过,火锅店除了味道,要想突出自己的优势,就必须得在服务上下功夫。

服务员请江远坐下,又把干净的桌面擦了一遍,微笑着给江远倒茶,耐心地询问江远要什么锅底。

江远看都没看菜单,直接道

“鸳鸯锅,上你们这里的招牌菜,一人的分量就行。”

服务员点点头,笑着让江远稍等,然后就快步转身离开。

江远环视一圈,并没有在店里发现刘小军和刘诗琪的身影。

等服务员端着锅底过来,江远才开口问道

“你们老板呢?”

服务员笑着回答道

“老板听说水产市场有一批刚从海边运来的虾,忙急忙慌地赶过去采购了。”

“不出意外的话,过一会儿就该回来了,到时候先生应该也会获赠一份鲜虾哟。”

江远点点头,耐心地等待了起来。

不得不说,这些食材没有一样不新鲜的。

味道也很赞,让江远都有些停不下来。

一人份不够,江远就又叫了个大刀腰片、鲜毛肚、黄辣丁、鲜牛肉。

等江远肚皮吃得都鼓了起来,也不见刘诗琪和刘小军回来。

忽然,火锅店门口传来的东西掉落的声音。

江远和店里所有人一样,扭头朝门口看去。

便见一个女人叉腰站在门口。

这女人五十来岁,嘴唇白且薄,偏偏颧骨很凸出,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个不好相处的。

此时她叉腰站着,两脚张开,加上肥胖的身材,倒是真像鲁迅先生在《故乡》中写的,那位像圆规的豆腐西施杨二嫂了。

这女人不是别人,正是这火锅店原来的主人,因为生意惨淡,开业半年一直亏损,迫不得已才把店面卖给了刘诗琪。

当时她还开心得很,觉得总算有人接了这亏本的买卖。

可没想到,刘诗琪开业不到一个礼拜,眼看着客人就多了起来。

要是从前有这么好的声音,她说什么也不会把店卖掉。

这不,见火锅店赚钱了,她心里不乐意了,非要找刘思琪把店买回来。

找了刘诗琪好几次,都被拒绝了。

这女人一发狠,这会儿居然带着人来砸招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