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机会(1/1)

村长再次被请出来了。

这次是作为文茂义和江宜寿两方人马的评委,请出来的。

村长心累。

他当村长这么多年了,从来没这么心累过。

村长看着气势汹汹的两方人马,无力地说道:“在咱们边疆,可没有讲道理的地方,都是谁的拳头大,谁就是对的。”

“要不这样,你们也别在这大眼瞪小眼了,直接打一场吧。”

“谁输了就给赢的一方道歉赔礼。”

“怎么样?”

江宜寿恶狠狠的看了文茂义一眼,对村长说:“行!”

文茂义就比较斯文了:“都听村长的。”

“行,那你们准备准备,你们过几天军营里不就放假了吗,等放了假,早上大树底下见。”

“今天就先散了,这先回家,该准备的准备,该找大夫的找大夫。”

说完,村长又看着文茂义补充了一句:“对了,先把人放下来。”

文茂义转身对晚柠说:“柠儿,先把人放了吧,明天爹肯定把他们打趴下,让他们给你道歉。”

“好。”现在事情已经上升到两方家长打架了,村长开口要求先放人,得给村长点面子。

本来她将人吊到树上,就是为了吓唬人,并不是要人命的。

这挂了一个下午了,也够了。

相信有了这次的教训,以后,村里不会再有不开眼的敢随便惹自己了。

“放人。”晚柠对自己的几个步弟们说。

小弟们得了命令,立即走过去解开藤蔓的结,然后就听见“咚咚”的落地声——这是原本吊在树上的摔在地上的声音。

“哎哟哎哟,小兔崽子......”已经骂了一个下午了,也想不出什么新鲜的词来骂了。

江宜寿等人赶紧跑过去给自家人解身上的藤蔓。

“行了,都散了吧都散了。”晚柠站起来冲来看热闹的人挥手赶人。

围观群众:......我们知道!我们不需要你这个小魔头提醒!

这话只敢在心里说说,万万不敢当着晚柠的面说出来。

如今,晚柠成功的让村里的人对她产生了阴影,大家在心里一致给她起了一个外号:小魔头。

就连文茂义都一脸复杂的看着自家闺女,这性子是越来越野了啊!

不行,今晚就得给闺女上思想课,否则以后若是惹出更大的乱子,他这个做老爹的兜不住咋办!

现在也只是勉强的兜着而已。

说完话,晚柠丝毫不在意别人怎么看,她站起来拎起板凳就回家了。

今晚之后,晚柠小魔头的恶名,传遍了戊城的每一个角落。

……

衡水河北岸,雨季快要结束了,最近几天的雨水已经渐渐小了,地面上的积水也在渐渐排到附近的沟渠、河道里。

时疫已经持续几天了,患上时疫的人数已经高达数千人了,这个传播速度,有些太快了。

并且,军营里已经出现死人了。

为了防止时疫传染,这些患时疫死去的人,要统一将尸体火化。

白义县城里,早在百姓中出现感染时疫的第二天,县令就收到一封神秘来信。

信中说,有人要借雨季让大家染上时疫,让他务必派人守好白义县的每一口吃水井。

至于已经出现问题的那口井,最好是封上,不要再食用。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白义县县令当机立断吩咐手下的捕快去通知县里的里长、村长,让他们派人守好吃水井。

事关生死,没有人敢懈怠,当天百义县里各个水井边就出现了守井人。

还别说,还真有两个地方抓住两个贼人,拎着已经死掉的、发臭发烂的动物死尸,想要往水井里扔!

白义县县令有些后怕,幸亏他听信了那封信,否则,这时疫传开,死伤太多,他头上的乌纱帽恐怕不保。

因此,白义县只在最开始出现时疫的地方有人染上时疫,又因为隔离得当,用药及时,再加上百姓们配合,时疫并没有扩散出去。

目前还没出现死人的情况。

那两个企图向水井里投动物死尸的人,白义县县令也提审了几次,软硬兼施过、也用过刑,就是问不出有价值的线索,一口咬定是有人给他们银子,让他们这么干的。

要说最大的线索,就是这两个人都不是本地人,是从别的地方流浪过来的乞丐。

有不少人都见过他们在县城乞讨。

白义县县令又将之前收到的那封信拿出来看,想看看能不能从信封上再找找,看能不能找到是谁给他寄的信。

可惜信封信纸包括所用的墨,都是平平无奇的,看不出什么。

能当上官的,那就没有几个是笨的,白义县县令已经猜到,县城里感染时疫的那批人,应该也是吃了被投放动物死尸的水。

不过,从那两个乞丐口中得知,让他们干这事的人,只让他们投一口井,所以他们也不知道那口井里的死尸是谁投的。

人手有限,白义县县令没办法派捕快去将县城里的乞丐都抓来问话。

再说了,抓来了肯定也问不出什么,就暂时先放着,等忙过这一阵,再说。

白义县县令还有一个大胆的猜测,就是军营里的时疫,会不会也是人为投放动物死尸感染的?

但是军营里守卫森严,平常人根本无法进出——一想到这个,白义县县令又有些不敢肯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了。

这事,他也不知道要不要给那两位世子讲一下,给他们提个醒。

县令把自己的师爷叫来,两人嘀嘀咕咕的商量了一个时辰,才决定走一趟军营,将这事跟两位世子讲一声。

就纯粹的跟讲故事一样讲一声,至于他们会不会自查,那就跟他们无关了。

......

晾城,皇宫。

白义县县令加急的奏折已经送到了皇上面前。

此时,皇上正召集内阁大臣,太医院院首,将这封奏折给他们看,让户部去筹集药材,让太医院也选出几个人,随行送药去白义县帮忙。

白义县那边是两军交战之地,将士太多,若是这些人没死在战场上,反而死在时疫中,那对大晾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和损失。

又讨论了几句,皇上就那大家散了,赶紧去忙起来,务必要在三天后,押送一批药材运往白义县。

随着几位大臣出宫,白义县出现时疫的消息,也在晾城扩散开来。

谭贵妃的儿子,也就是二皇子云浩楚,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

一个拉拢朝臣、建立功勋、给皇上留下一个好印象的大好时机呀!

如今皇帝还没有立太子,想要在皇帝心中留下好印象、在朝臣心中留下好印象,就有立于以后争取太子之位。

若是皇上一直没有立太子,那等皇上驾鹤西去之后,一个有功勋在身的皇子,也更受百官的拥戴。

想到这,二皇子立即去找他的舅舅南阳候商量这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