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流言起于民之口(1/1)

鞑子的内奸们,查了几个月,终于查出所谓的“让人一突然消失”的办法。

就是大变活人的戏法。

通过一番交流,又付出了百两银子,他们终于从杂耍班子学会了如何大变活人。

说白了,这其实就是一种障眼法,根本做不到让人突然消失,只是转移了而已。

内奸跟几个混血鞑子商量了许久,终于得出一个结论,也许在姚观村消失的那些鞑子,也是通过这样的障眼法迷惑住了草原上的勇士们的双眼。

毕竟,他们在不知道大变活人技巧之前,也是被迷惑住了,只觉得神奇无比。

想通这一层后,混血鞑子就准备回草原,将他们调查的结果,以及这个戏法带回草原。

......

晚柠带着小弟们还在村口训练的时候,就有两个小孩一边跑一边冲她们喊:“晚柠,晚柠......”

晚柠顺着声音的来源转头去看,就看到两个眼熟的小孩在喊她。

眼熟,知道是村里的孩子,但不知道名字。

等她们跑得近了,晚柠才问:“有什么事吗?”

两个小孩子跑得气喘吁吁的,一时之间想说话也说不了。

见他们很着急,晚柠走过去给他们拍背给他们顺气:“不着急,等气顺了再说。”

喘息了一会,两个小孩终于可以说话了:“有好多人去你家闹事了。”

“什么?”

“闹事?”直到这时,晚柠的小弟们才停止训练,转头看向两个来报信的小孩,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样和口气。

晚柠的反应则很快:“走。”

她已经猜到了,很有可能是今天被打的那几个男娃家的大人,去她家闹了。

只是,她猜到她们会闹,猜到他们可能会去她的小弟们家里闹,毕竟动手打人的是她的小弟们,而不是她。

但她没猜到这些人竟然跑去她家闹了。

“谢谢你们,这里是十个铜板,你们拿去分了,买饴糖吃吧!”晚柠从袖袋里掏出十个铜板,递给其中一个孩子。

两个小孩听了双眼放光,连忙接过:“谢谢!”

“走!”晚柠招呼自己的小弟们,往家中赶去。

此时,晚柠家,火夫长的妻子江王氏正带着一帮人堵在晚柠家的门口,用农村妇人特有的唱调哀嚎:“大家都来瞧瞧,这文家也太不把人放在眼里了。”

“今天他们家那个丫头片子,带着几个跟班,跑到武堂里去打人!”

“不得了哦!把我儿子的腿都给打折了!”

“要只是我儿子一个人腿断了,我也就不来跟他们家算账了,咱家那是什么人家?”

“那是驻军里的火夫长啊!那一个月的军饷,去看一个断腿,那是绰绰有余啊!”

“再说了,孩子他爹在军营里,每年打仗见的断腿断手的人多了去了,根本不把这点伤放在心上。”

“可是哦,造孽哦,被打折腿的,不止我那小儿子一个人哦。”

这声调抑扬顿挫的,比那说书的还要婉转好听。

“来来,印家的、叶家的,还有你们,”江王氏将站在人群中一直抹着眼泪的四位妇人拉出来:“来来,跟大家伙说说,你们儿子是怎么被打折了腿的。”

他们这些人来这里,可能是商量好的,也可能是长期配合有了默契,这个时候被拉出来的四个妇人,只抹眼泪,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一副想说话,又因为太过悲痛而说不出来的样子。

这个样子,看得周围看热闹的村民连连心疼,人群悄悄议论起来:

“这是有什么仇什么怨?就将人的腿给打折了?”

“能有什么仇?都是一个村里的,平时也没什么交集!晚柠这个女娃子也忒狠了点。”

“就是!就算平时有些小纠纷,把人打一顿就算了,哪有把人腿给打折了的?”

“是啊,这村里平时有个吵闹的多的去了,谁家吵架不撂一两句狠话?但谁真干过那狠事?若都是这样小心眼,这村里早就过不下去了。”

“别说村里了,那是到哪都过不下去。”

“就是,这小丫头也太狠了。”

“去年那事过后,我还以为这丫头聪明、果敢,还想着等再过两年,将她说给我那娘家侄子呢,现在看......算了吧。”

“唉,我听说不是这么回事,是那个江柏海那小子,要没名没分的睡她,才被打折了腿的。”

“啊?有这回事?”这一下子就将周围讲八卦的人全都吸引过去了。

“怎么回事?快说说。”

“具体的我也不清楚,我就听我家那娃子说,今天晚柠带着她的小弟们去武堂,说我跟武堂里的男娃们约架,就在村里那棵大树下,光明正大的打一场。”

“哟,跟男娃子约架,胆子不小啊。”孩子们约架这事,村里时常发生,不仅跟自己村子里的人约架,还会跟其他村子里的孩子约架。

这都是稀松平常的事,跟家常便饭一样。

这些大人们,小时候可能都干过这事,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的。

但大家基本上都是男娃子跟男娃子约,女娃子跟女娃子约,没有发生过女娃子跟男娃子约架的。

当即就有人对约架这事起了兴致,还让这人具体讲讲。

其他人不干了,“一边去,现在我们要听江柏海那混小子倒底是怎么说的。”

“对,晚柠那丫头,毛都没长齐呢,江柏海那娃子还没成亲呢吧?竟然就要睡人家,也不是个好的。”

“都还没成亲呢,他知道怎么睡吗?”

“这说不定是跟别人睡过,知道那滋味,所以才惦记上了人家小丫头的。”

“嘿嘿,有这个可能。”

“晚柠那丫头,虽然现在还小,但那脸型,一看就是个美人胚子。”

流言是怎么来的?

就是这样来的,你一句我一句的,连原话都没传对,就敢四处嚷嚷了。

又有一个“知情人”凑了过来:“我怎么听说是江柏海说要睡了魏知雅那个丫头的?”

“哟,江柏海的眼光够高的啊,魏家个丫头长得也俊,前儿我娘家侄儿还找了媒婆上门提亲呢。”

“我还看见环山村蒋家也去提亲呢,给他们家的三胞胎提的,还说是他们家三个儿子,随那丫头挑,看中哪个是哪个!”

“有这事?”

“这也忒不讲究了,咋还让人家闺女自己挑呢?”

“莫不是那三个小子都看中她了?”

“那谁知道呢......不过还真没准......”

围观群众的瓜是越吃越乱,越吃越远,流言也传的越来越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