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吓唬你的(1/1)

任何人都没有义务去帮助另一个人!

就算是朋友、是亲人,也不可能无条件、义无反顾的去帮助另一个人,除非是有利益。

父母生养子女,是基因里繁衍后代,是天性,是为了传承,同时也是为了老有所养。

有了这些先天条件在,父母爱才显得自然。

朋友之间就更复杂了。

倒是商人之间的关系,只看利益,非常的简单易理解。

——以上,就是晚柠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定义。

她自己既这样认为,那她现在就不可能毫无准备的去找那个卖牛肉的大叔,要求他帮自己。

什么悲天悯人、可怜弱小,维护正义,这些都是空话,晚柠从来不信。

她只信事在人为。

所以,在去找卖牛肉大叔之前,得先知道他的名字、了解他的情况、了解他背后的人是谁。

去哪里了解这些信息呢?

晚柠站在城门口不远处徘徊。

草率了,她不应该直接就往这里跑的,至少应该在武堂里跟武先生们打听一下的,他们肯定知道的。

现在怎么办呢?

城门口有两个兵丁一左一右的守着门。

晚柠看着他们,想着,不知道能不能通过他们打听呢?

有钱能使鬼推磨,晚柠从身上摸出二两碎银子,准备用这些银子贿赂一下,看能不能买到消息。

成不成的,先试试。

反正她一个孩子,不丢面子。

晚柠拿着碎银子走到一个面相看着比较和善的兵丁面前,扬起手中的银子:“叔叔,我能问你点事吗?”

这个兵丁见晚柠如此上道,笑着将银子收下:“说吧,你想知道什么事?”

晚柠:“我有点事想求那个卖牛肉的大叔,你能不能跟我讲讲他叫什么,他背后的人是谁?”

“他呀!”兵丁说:“他叫姜大牧,你想求他什么?”

兵丁就算是拿了银子,也不是什么事都会讲的。

兵丁除了守城门,还有一个隐藏任务,就是辨别奸细。

怎么辨别呢,当然是从别人的问话、言谈举指来判断。

这边疆的城门,可比晾城的城门,要难守得多了。

晚柠直言不讳:“我家是刚流放到姚观村的,我在武堂里把军营里火夫长的儿子给打了!”

“他打不过我,他说他要告诉他爹,让他爹在军营里弄死我爹!”

晚柠说着,脸上带着气:“叔叔你说,这人可气不?”

“他一个十几岁的男娃,揍不过我一个七岁的女娃,就要让他爹弄死我爹!”

“我本来不信的,他爹是啥,不就是一个厨子吗?就算是一帮厨子的头头,那也还是个厨子,还能弄死我爹?”

“后来我的先生就告诉我,说军营里的关系盘根错节,他想弄死一个兵丁不容易,但想弄死一个刚来的流放犯还是非常容易的!”

说到这里,晚柠的眼里就有了泪水,带着哭腔说:“叔叔我害怕呀,我爹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他要是死了,我们家不就破了嘛!”

“我就想求个人,让人帮帮忙,别让他把我爹弄死,大不了我让他儿子打回来,我不还手......”

说到这,晚柠呜呜咽咽的哭了起来。

这情绪外露,是晚柠设计好的,非常符合一个七岁小姑娘的人设。

说的话虽然经过她擅自加工了,但中心思想没变。

听了这话的兵丁,心底的火气蹭蹭往上涨!

这谁家的娃这么嚣张,比小世子还嚣张!

儿子打不过,就找老子?让老子弄得人家家破人亡?

戊城还有这么横的人?

这么横的人,咋没给扔外道村去?

竟然还在军营里混到火夫长的位置?

不仅他气,站在城门另一边的兵丁也听到了晚柠的话,心中也憋着气。

幸亏这个时间没什么行人路过,否则这事被别人听了去,他们戊边军的名声可就完了啊!

这个兵丁压着心中的火气,对晚柠说:“小丫头,你别哭了。”

晚柠渐渐的停止哭泣,抽抽噎噎的问:“那叔叔你说,姜大叔他能帮我吗?”

兵丁目光看向远方,随后又低头笑着说:“小丫头,你那个先生肯定是看你是流放犯,所以吓唬你的,咱们军营里的规矩啊,严着呢。”

“不是他一个火夫长想插手就能插手的。”

“你啊,就放心回去上课吧。”

晚柠摆出一副不相信的神情:“我不信!”

说到这,晚柠已经确定无法从眼前这个兵丁这里打听出消息了。

于是她二话不说,直接跃过这个兵丁,进城。

“唉唉......你这孩子......”兵丁在后面喊了两句,晚柠没听,直接往前走。

晚柠看看路两边,现在这个时间点,路上也没什么行人......她要去哪里问呢?

晚柠有些头疼。

她有些后悔,她应该在猜出卖牛肉大叔有背景时,就应该打听一下的。

现在临时打听,着急忙慌的不说,还不知道去哪里打听。

看来以后,得多了解一下戊城的人啊。

去路边的店铺去打听吗?

会有人相信她说的话吗?

还是跟刚刚那个兵丁一样,把她当孩子哄?

现在,她已经问出了卖牛大叔的名字......要不,她直接找过去吧?

嗯,就这样。

晚柠直接向卖肉的街道走去。

这个时间,有的肉铺子关门了,有的还开着。

幸好卖牛肉的店还开着。

走到店铺前,晚柠软糯糯地问:“姜大叔,你有什么心愿吗?”

“我帮你去完成啊。”

牛贩子姜大牧愣了一下,有些怀疑自己听错了:“小丫头你说什么?”

晚柠水汪汪的大眼睛里先流了一行泪,她拿袖子擦了才说:“姜大叔,我有件事想求你,但是我爹曾经跟我说,求人办事得拿人情、拿银子。”

“可是这两样我都没有。”

“可是我又想求姜大叔帮我救救我爹。”

“所以我就想先帮姜大叔完成你的心愿,然后再求大叔帮我救我爹。”

姜大牧愣了一下,他还是第一次见有人这么求他办事的,还挺新鲜。

眼前这个小女孩,他还记得,在他这里买过牛肉、牛骨,还给他讲了一段故事听。

后来他也找人打听了,知道了这个小女孩一家的事。

当时,他还跟人家唏嘘,这谁摊上文茂义那样的事,不得郁闷死?

唏嘘归唏嘘,他也没准备帮什么。

这戊城,每年都要死上很多人,哪个家庭没点让人可怜的事?

看得多了,也就麻木了。

只是没想到,这才过去多久?就被人求上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