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16章 赚钱了(1/1)

送林氏离开后,木氏赶紧的把晴娘抱起来,转移回屋内。

又把大门关上,这才从腰间,小心的掏出点东西来给晴娘看。

那不是别的东西,正是这次赶集,上镇里绣坊卖绣品的钱。

钱不多,就几串零碎的铜钱和一些发光发亮的金属物体。

看着那几串小铜钱,晴娘的眼睛刷的一下,就亮了。

她到这个世界,还没见过钱是什么样子呢。

这就是铜板?

拿起一串铜钱,晴娘稀罕的打量了一下,忽然觉得颇为熟悉。

原来,大周国的铜钱跟华夏古国的制式铜板很像,都是黄铜为料,外圆内方,是圆形方孔形的铜钱。

而且,那铜钱面上的字体也很像华夏文字。晴娘还读得懂,什么“大周通宝”,“顺德元年”都很清楚。

一时间,晴娘脑子里就觉得怪怪的,不知道这个大周国开国皇帝,是不是也是从那个时空穿来的?

还是,这个时空本来就是那个空间的衍生物?

放下铜钱,又看了看那些晶亮的东西,晴娘却不知道这是什么了。

这些晶亮的金属物体,只有指甲般大小。方方正正的,拿起来还有点沉沉的压手。

“娘,这些也是钱吗?”晴娘拿起一块金属物,疑惑的问木氏。

“是啊,这是一钱银子。”木氏沾起一块四方体,笑着解释道。

银子,这居然就是银子?

银子不该是元宝形状的吗?怎么这么是四方形的?而且,还这么小?

瞬间,晴娘就觉得自己以前的认知被颠覆了。

记得,她在前世的时候,见到的金子、银子,可都是很漂亮的元宝形状,最小的也有酒杯般大小呢。

没想到,这里的银子居然是四方形的。

拿着那些银子,晴娘不自觉的就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sè。

“看傻了吧,没想到能卖这么多钱吧?”

木氏不知道晴娘没见过这样的银子,只当是卖绣品卖出这么多钱,晴娘在吃惊呢。

说着,木氏也取过一块银子,在手里摩挲着,找着感觉。

自从李大郎走后,她做零活赚的钱很少,每次也都是几个铜板,几个铜板的挣。

就算这样,每攒到几十个铜板的时候,还都被林氏给qiáng行收走了。她就很少再见到银子,更别提是摸一下了。

晴娘还真有本事,绣得好,人家绣房老板肯出高价来买!

“这么多绣帕,就换来这么点钱!”见到银子只有这么一小点,晴娘撅着嘴巴唉声叹气。

她还以为,十几块绣帕,加上她做工jīng良,总能换来一堆铜钱呢。谁想到,才指甲块大小的几块银子。

“吓,这些钱还少嘞?”木氏捂嘴一笑,忙给晴娘讲起一些钱币换算和购买力的事情。

大周国的钱币制度,一两银子分为十钱银子,一钱银子就可以根据当时的物价水平,换来一百到两百个铜钱。

别看那几个指甲大的银子小,几个也比不上一个铜钱的大小。

可是却能换来好几百个铜钱,买来好多的东西呢!

“银子这么值钱啊!”

知道银子值钱,晴娘忙又把它们攒在手心里,财迷的笑了起来。

晴娘也才知道,木氏这次进镇子里赶集,收获可不少呢。

除了开始的那几块绣帕,晴娘手生,绣得一般般外,绣房给的价钱不算高。其他的几块质量好的绣帕,都卖出了高价。

这不,十几块绣帕,总共卖出了四钱多银子呢。

而且,绣房的陈老板还说了,只要都是这种好质量的帕子,有多少,他们家就收多少!

不过,这些银子,来之不易。

节省惯了的木氏,是一个子也舍不得多花,就只是按照晴娘要求,买了不少细布和各sè绣线,就匆匆返回来了。

“娘,赚来的钱,就是花的啊,不然,咱们还赚它干什么啊。”见木氏这么节俭,晴娘忙开导她。

赚钱是不容易,可是赚钱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生活用的。

要是赚来的钱都存着不花,那就失去赚钱的意义了。

况且,这都快下霜了,要是还不赶紧给弟妹他们做棉衣、棉被。这个冬季可怎么过啊?

“好,好,娘知道了。下次赶集,娘一定把棉花、面料给买回来。”听了晴娘的话,木氏不禁眼圈发红,忙应道。

晴娘真懂事,长大了啊。比她这个娘更会替家里着想了。

不过说虽说,晴娘她们还是及时把散碎银子和铜板给藏了起来。

因为,林氏刚才走的时候还说,不准她们有私房钱呢。

这要是被林氏发现她们有点钱了,就是有李大郎的“神魂”护着,凭林氏那个贪财样子,也会想方设法的,狠命夺了去。

“木氏,你个懒蹄子,去了镇上这么久了,还不赶紧做饭去!”

这边,晴娘他们刚把私房钱藏好,那边林氏又吼上了。

“知道了娘,俺这就来——”木氏虽然心思活络点了,但还是很惧怕林氏,也不敢违逆她,听林氏吼她,就赶紧的忙着去做饭了。

木氏忙去了,晴娘这边没事,就拿起木氏买回来的绣布,绣线仔细看了看。

这回有了钱,木氏买回来的绣布和绣线明显都是好质量的,颜sè也分了好几种。

有月白sè的,有黄sè的,有青sè的,耦合sè的。

绣线除了颜sè多样外,而且线还很细。甚至还买到了专门绣锦缎的绣线。

见到这些跟前世相差无几的绣线,晴娘高兴极了。

开始木氏用的绣线,都是粗布搓成的线,虽然结实耐用,却是典型的粗毛大线式的北绣。绣出的东西虽sè彩鲜艳,却少了刺绣该有的一份jīng致和意境。

总是,让晴娘觉得少了点什么。

现在好了,有这些jīng致的绣线绣布,就可以绣出更好南绣绣品了。

那这个价钱,肯定会比那些粗线绣的北绣,要好得多哦。

兴之所至,晴娘当时就找出一根碳条,在一块细布上画出一副,鹤居邻水图。

就是一只红顶的仙鹤,在蜿蜒流水的小河中,弯颈啄食小鱼的一副图画。远处,还会有个小亭子、小渔船什么的风景。

这样的图样,画面简单,线条流畅,水墨意境深远,绣线用量少,却很出活,

绣好了很容易出彩。

是现代刺绣人最喜欢绣样,也是卖得最好的那种。

晴娘就想,在大周国,是不是也会有人喜欢?

很快,太阳升到头顶。

三房的李家贵,开始隔着窗户嚷嚷着喊饿了。

李能也扛着农具,抽着烟袋锅子,慢慢踱回来了。

林氏就忙着叫木氏开饭。

于是,木氏一阵忙碌,摆饭桌,端饭碗,上菜,伺候林氏李能他们吃饭。忙得晕头转向。

回过头来,又发现狗子和小丫还没回家,又忙着跑出去,喊俩贪玩的小包子回来吃饭。

随后,抹得像是泥猴子似的俩小包子,也欢天喜地的蹿了回来,要吃饭。

却因为手太脏,被木氏一把抓住,拉去洗手。

正忙乱着,就听得大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拍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