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勾栏听曲(1/1)

晚晚裁缝铺。

西晚绞尽脑汁给店铺取了这么个名字,不觉得哪里好,反正小丫头为此兴奋许久。

铺子的生意日渐好转,诗词引流起到了一定作用,当然也多亏了刘独秀和宁小雨暗中操作。

算命道长在裁缝铺前面不远处摆起了新摊位,刚到铺子不久的西晚发现后闷闷不乐,她觉得算命道长是过来要钱的。

西晚板着脸,走到算命摊,一脸严肃的说道:“喂,你算得可不准,不要钱的,还有啊,我一文钱都没有。”

老道士尽量展现出和蔼可亲的一面,笑容可掬的说道:

“贫道观你与道门有缘,小女娃有没有兴趣随贫道前往道洲,追寻长生……”

西晚摇摇头,嫌弃道:“没兴趣!”

老道长:“……”

“做个凡人会有生老病死,不过百年寿命,何其无趣?”

“我家少爷说了,开开心心最重要,生命的价值在于宽度而不是长度,活的太久也很累的。”西晚一本正经的反驳道。

“你家少爷姓啥名啥?”老道长忽然想起了刚才遇到的那个少年。

西晚骄傲的说道:“我家少爷是林墨!”

说完。

老道长内心深处猛的一怔。

原来是他!

小丫头想了想又接着说道:“少爷说了,他是什么儒圣转世,道祖转世,佛主转世。”

这是故意说给老道长听得,谁让他显摆道洲道门的。

不过!

老道长当真了。

老道长的内心已经翻江倒海,各洲势力都在暗暗较劲,秘密的观察林墨的一举一动。

几月前,离阳城惊现儒圣之象,妖洲却说儒圣之象暗藏妖皇之象,而不久后离阳再现佛主之象,这一切都指向一个叫林墨的少年。

此时,一个天生亲道的小丫头也和林墨有关……

老道长很想呐喊,你们几洲不要得意忘形,道祖之象也和那个少年有关。

老道长像个傻子一样,陷入了沉思。

见状。

“唉,可怜呐!”

西晚摇摇头,铁定了老道长脑子不正常后,转身离去。

……

接连几日,京都城安安静静。

这天,刘独秀找到了林墨,眉眼尽显得意神色。

“呦,重获自由了?”

刘独秀哈哈大笑,“祖父去趟书山,回来后我就自由了。祖父还说,朋友有难自当两肋插刀,但也提醒我们遇事三思而后行。”

林墨微微点了点头,不知道书山打的什么主意。

刘独秀心情大好,约林墨勾栏听曲,林墨摇摇头说道:“多准备准备吧,我想去趟圆觉寺,希望能寻求佛家的相助,金蝉和尚给了我一枚佛珠,应是留了后手。”

对于林墨的事,刘独秀知道的最多,听闻后,正色道:“金蝉和尚不简单,不过短时间内他一定会相助与你。”

“这么肯定?”

“祖父说金蝉和尚脱离了大空寺,以大乘佛法另成一脉,还得到不少大佛的支持。据我所知,大乘佛法是大哥传授于他,所以金蝉和尚于公于私都会对大哥鼎力相助。”

林墨漏出爽朗的微笑,“如此甚好,不过金蝉和尚想要更多的大乘佛经,必须要走一趟大夏京都。”

刘独秀点头,沉默片刻。

圆觉寺。

大夏国以儒为尊,容纳百川,佛家自然建立一座佛堂。

林墨二人刚刚赶至圆觉寺,就见到了等候多时的圆觉寺方丈,是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和尚,长长的眉毛盖过眼角。

林墨上前,作揖道:“小生林墨,见过方丈。”

“刘独秀,见过方丈。”

“阿弥陀佛,两位施主不必多礼,老衲法难已知晓两位施主的来意,进来说吧。”

林墨和刘独秀面面相觑,老和尚不会是千里眼顺风耳吧。

进入寺庙,法难和尚出声解释道:“金蝉大师于梦中见过老衲,告知了林施主的事,老衲有感施主今日前来,便于庙前相迎。”

“金蝉大师可好?”林墨问道。

“施主不必担忧,金蝉大师脱离大空寺,于佛洲传扬佛经。”

既然如此。

林墨不再客套,直言道:“我想知道金蝉大师在我身上留下的什么后手,能否护我周全?”

说完,林墨将佛珠递给了法难和尚。

法难看了一眼佛珠,“这枚佛珠乃大佛坐化留下的一颗舍利子,六境以内可护施主周全。”

林墨笑着收起了佛珠,心中又多了一分把握。

林墨又出言问道:“金蝉大师送我佛珠时,留下一个缩小版的金蝉大师光影,不知有何目的?”

法难面无表情的说道:“金蝉大师舍己为人,留下一丝神魂目的是怕返回大空寺遇难,留下的一丝转生的希望,有待将来转生后继续弘扬佛法。”

林墨半信半疑的点点头。

林墨和法难简单聊了一会佛法,法难和尚说要抄录一些佛经送给他,随即吩咐了下去。

林墨笑笑,这应该是金蝉和尚的意思吧,让他早些接触佛经,以便染上佛性,说到底,金蝉和尚还是有私心的,想要他遁入佛门。

不久后,来了一个红衣小和尚。

林墨见到小和尚后开心的说道:“红叶小和尚,我们又见面了。”

红叶小和尚穿着红色袈裟,奶声奶气的念了一句佛号。

“林施主别来无恙,这是给你的佛经。”红叶小和尚递给林墨几篇抄录的佛经。

刘独秀一怔,这小和尚生的太漂亮了吧,要不是穿着小袈裟还以为是个女娃娃呢。

法难见林墨与小和尚相识,出声道:“红叶与佛有缘,老衲代为收下,待将来送往佛洲,跟随大佛身边修行。”

“多谢方丈抬爱,小僧一定苦修佛法,正道成佛。”

红叶小和尚冲着林墨点点头,转身离去。

事了。

林墨和刘独秀返回朱雀街,而后去了梧桐街听曲。

唐诗楼。

这是唐娘子家的产业,有望成为京都第四楼。

林墨和刘独秀随意进了一间雅间,屁股还没焐热就见唐小七叉着腰冲了进来。

“林墨,你还有心情过来听曲。”

林墨一愣,不解道:“难道我要躲在家里哭吗?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刘独秀一个劲的点头附和。

刚好进来姑娘听见了,眼睛一亮,挨着林墨坐下,嗲声嗲气的说道:“公子说的真好,奴家要陪公子喝一杯。”

林墨搂着姑娘的小蛮腰,一饮而尽,气呼呼的唐小七指着林墨离开了,估计是去唐娘子那里告状去了。

一杯酒下肚。

妙龄姑娘惊讶道:“奴家失礼了,见过刘公子。”

接着。

妙龄姑娘想起了什么,眼睛一亮,看着林墨问道:“你是林墨先生,啊,奴家遇见了林墨先生。”

林墨进入唐诗楼的消息,传的很快,不久后,林墨所在的雅间便挤满了姑娘,这也让其他客人心生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