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章 超声心动图(1/1)

所谓的破坏其实很简单。

在医生们操作的时候,对于这一类东西有一个土话叫做“打爆了”

所谓的“打爆了”其实指的就是用球囊撑爆这个已经作废了的生物瓣膜的瓣环。

不过,虽然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真的到了这一步的时候,每一个人都还是有些提心吊胆的。

毕竟任何操作,激进虽然代表着患者可能更大的获益。

但是也同样代表着更大的风险。

尤其是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这种新技术来说,更是如此。

更何况,这还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中,更为高难的“瓣中瓣”手术。

这位患者在当年进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的时候,选择的就是号主动脉瓣生物瓣膜。

号主动脉瓣生物瓣膜的意思是,这个生物瓣膜的瓣口的形状是一个圆形。

而这个圆形的直径,是毫米。

毫米的生物瓣膜,已经是很小型号的生物瓣膜了。

并且这位老爷子的生物瓣膜里已经有了很多增厚的钙化组织。

这种情况下,如果单纯地把生物瓣膜内部进行扩张的话,扩张完毕之后的空间,哪怕是最小型号的介入瓣膜,也没办法在里面完全打开。

要是换作别人可能就真的,勉勉强强地将这个瓣膜放进去就算成功了。

毕竟对于一名医生来说,手术能顺利下台,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但是,总有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人。

比如说高原。

再仔细地测量了患者的增强t结果之后,高原发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就算勉强把最小号的介入生物瓣膜放了进去,瓣膜也很难正常的工作。

也就是说,这种医疗行为对于患者来讲,不一定是有益的。

甚至可能是有害的。

而这个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是一个纯粹自费的手术项目。

因为它微创、昂贵等因素,并没有办法报销。

而这个手术,的费用要在万到万左右。

这不是一个小数字。

或者说,这个手术很可能会掏空某位患者手里的所有存款。

虽然说医疗行业和超市买东西不一样,不能说花了钱一定能百分之百看到效果。

但是这种明显知道可能看不到效果,甚至会起到有害效果的情况下,还要去做这些事情,那可就很麻烦了。

更何况,这位患者磕磕绊绊地最终来到了帝都,也正是因为,他这种情况,很多地方都束手无策。

抱着最后一丝的希望,他才来到了帝都。

这种情况下,即便这位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已经有了心理预期,但是也总不能死马当活马医吧。

医生,是要讲究医德的。

研究完了患者的增强t,高原也逐渐知道了为什么在自己挑选患者的时候,有一些科室里的老专家,还在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

在这种眼神下,原本还有几位其他医生想要选择这位患者做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

但是最后却都打了退堂鼓。

原来,那些专家们早就知道了这一点。

不过,高原可不是一个服输的人。

如果服输,他也不会在省赛的时候,就选择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了。

并且,高原的心里还一直系着一根弦。

既然比赛主办方把这位患者提供给了大家进行选择。

那么就一定有适合这位患者的手术方式。

这就像是考试的时候,不会给学生们出一道无解的题一样。

经过一系列的研究之后,高原还是发现了一条出路。

那就是将瓣环打爆。

只不过这个选择,对于一位青年心外科医师来说,多多少少有些难。

但是,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高原真的这么选择了。

经过仔细的测量之后,高原最终选择了号球囊进行扩张。

号球囊是什么概念

球囊的直径是毫米。

虽然看起来这个球囊的直径要略微小于患者体内那个已经报废了的瓣膜。

但是实际上,就如同刚才所说的,因为瓣膜里面那些已经钙化增厚的生物结构,它的内部空间直径远远不到毫米。

号球囊对于这个生物瓣膜来说,还是已经够大的了。

而号球囊,如果能够完全展开,刚好可以和最小号的介入瓣膜相匹配。

这就是高原要做的选择。

等到手术开始的时候,即便手术台上的助手们都是和高原配合过许久的搭档们,但是所有人的脸上都还是挂上了一丝紧张的神色。

不过作为术者的高原,面色虽然严肃,但是神情却是丝毫的不慌。

今天手术当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在他的脑海里早就已经有了预案。

股动脉穿刺,建立入路,一系列操作一气呵成。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些只是开胃小菜而已,等到球囊扩张的时候,才是整个手术的重中之重。

现在,高原这个释放球囊的操作,正一遍遍地在屋子里所有专家的眼前不断的回放着。

在沉默了半天之后,终于有一个人开口了

“我先说一下我个人的意见。”

这个人的岁数看起来五十出头,面前的名牌上也挂着一长串的称号。

不难看出,这也是一位在心外科久负盛名的专家。

他看着屏幕上的画面点评道

“你们住没注意到,在到这一步的时候,他直接就选择了号的球囊。”

“而且他的动过没有任何的犹豫。”

这位专家频频点头,似乎对于高原的操作很是满意

“可以看出来,他在之前就已经决定好了要用号的球囊进行扩张。”

“可是,他为什么要用号的球囊呢?”

这位专家的话勾起了其他人心里的好奇心。

这位专家反复看着屏幕上高原进行球囊扩张时的动作,满意地点了点头

“如果我的推断没有错的话。”

“号球囊是能匹配最小号的介入人工瓣膜。”

“他从一开始就已经制定好了整个计划。”

这位专家的话也让在座的其他人频频点头。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整个手术过程可能也就短短的几十分钟。

这和开胸手术动辄几个小时相比,那几乎可以用光速来形容了。

但是,时间段并不代表着难度低。

正如之前提到的那样。

这类手术的术前准备,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或者说,在手术台上看到患者的手术是如此的顺利,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手术医生做足了术前的工作。

在介入瓣膜手术上更是如此。

因为手术中看不到患者心脏内的具体情况。

所以,在手术前,术者需要对着患者的增强t,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好手术步骤的每一个细节。

并且在此基础上,对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进行最全面的预案。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得就是如此。

如同这位专家点评的那样。视频中高原的操作很是干净利落,一看就是在脑海中演练了不知道多少遍的样子。

屏幕上的反复播放着高原在进行球囊扩张的画面。

虽然这一幕在座的各位专家们已经反复看了几十遍。

但是他们此时此刻,依然在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上的画面。

因为即便在座的都是心外科有头有脸的人物,但是屏幕上现在播放的内容无论看了多少遍,也依旧震撼人心。

在放射线的透视下,患者主动脉瓣原本已经报废的瓣膜位置,能看到一个黑色的圆环。

那就是原来主动脉瓣瓣环的位置。

一根导丝正沿着患者的主动脉一直到了原本的生物瓣膜这里,穿过了生物瓣膜,一直到达了左心室。

然后一个像是瘪了的气球一样的东西,沿着导丝一点点地攀升到了生物瓣膜的正中间。

这个瘪了的气球开始一点点膨胀。

这个瘪了的气球在屏幕上,呈现了一个“”字型。

这是球囊逐渐被充水的表现。

不过很快,这个球囊的“”字型就变成了“”字型。

之所以变成了“”字型,是因为这个球囊有一部分地方被限制住了。

这被限制住的地方,就是原本患者的主动脉瓣生物瓣膜的金属瓣环。

患者那些瓣膜内已经报废的生物组织,在球囊的作用下被推到了瓣膜边缘金属瓣环的位置。

但是因为这些组织的厚度,使得球囊在这里被硬生生地卡出了一个凹陷。

不过凹陷归凹陷。

在多数情况下,到了这种程度,手术医生就会觉得扩张已经足够了,就会停下来扩张的动作。

但是高原不行。

因为球囊如果不打开,那么接下来所有的操作都将变得毫无意义。

可以看到高原手上的注射器还在用力地向球囊内注射着无菌水。

球囊也在努力地进一步张开。

不过由于原本这些金属环还有堆积组织的束缚,球囊张开的动作有些吃力。

仿佛用了很大的力量,却连一个很小的缝隙都没有撑开。

不过高原并没有放弃,屏幕上的他已经按部就班地推动着注射器,丝毫不慌。

终于,屏幕上的金属圆环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高原如同愚公移山一般的坚持下,这个小小的球囊,终于撼动了这个金属环。

金属环肉眼可见地发生着一些些的变化。

这些变化就好像是一坨钢丝,正在被人不断地伸展拉长。

终于,它的延伸到了极限。

屏幕上的球囊忽然一阵颤抖。

虽然画面中没有声音,但是所有人的耳朵都好像听到了“砰”的一声。

屏幕上,一直呈现“”字型的球囊,在这一刻,终于变成了“”字型。

那个金属圆环,被打开了。

这个步骤描述起来很漫长,可是在大家看来,也只有短短的十几秒时间而已。

扩张到位,球囊迅速地收起,撤离。

接着,开始快速地输送瓣膜到了指定的位置。

然后介入人工瓣膜定位释放,一气呵成。

这个时候再看着屏幕上的画面,虽然口罩遮挡了手术室里所有人的面容,但是他们眼睛里的兴奋神色,却是藏不住的。

瓣膜置入成功了。

但是现在,瓣膜植入成功并不算完,还需要进一步评价这个瓣膜的效果。

在这个时刻,食道超声就派上了用场。

食道超声的全名叫做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心血管超声新技术。

具体操作是把超声探头按胃镜消毒法常规消毒,探头前端前曲约°涂以润滑剂。

然后将探头经口腔向咽部快速插入进至食管,通过探头手把上的按钮可以自动从-°进行连续扫查。

传统的心脏超声,实在患者的胸壁进行扫描,利用肋骨之间的缝隙来查看心脏的情况。而食道超声,则是通过食道,在心脏的后方直接查看心脏。

因为它采用特殊的探查位置和优质的图像显示,开辟了心脏大血管影像学检查的新视窗,扩展了经超声心动图的范围。

尤其适用于人工瓣功能障碍,左右心耳的病变,瓣膜赘生物,夹层主动脉瘤,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及卵圆孔位置定位,冠状动脉,术中监测、补充术前的诊断,评价手术的即刻效果等。

这也是在这个时机最适合用来评价患者手术之后状态的检查。

早已经准备就绪的超声科大夫操纵着手里的探头,开始不断观察着患者心脏的情况。

屏幕上,患者心脏的画面也不断地出现在了手术中众人的眼前。

大家能够看到,患者的心脏正在有力地跳动着。

超声大夫小心地操纵着手里的探头,很快,患者的主动脉瓣就显示在了大家的眼前。

仔细地调整着探头,患者的主动脉瓣慢慢地被调整到了屏幕的正中央。

即便已经看过很多次这样的画面,但是在座的评委中,还是有人禁不住屏住了呼吸。

只见屏幕上的超声大夫按下了彩色的按钮,一个小方格出现在了屏幕当中。

小方格里,象征着血流方向的红色和蓝色,正在雀跃流淌。

超声大夫熟练地操作着机器。

彩色的小方格一点点的到了主动脉瓣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