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章 手术失败?!(6k,为星宇可还行加更2/10)(1/1)

郑毅不断喃喃自语着。

《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和《升主动脉手术学》、《主动脉弓手术学》在郑毅的脑海中不断翻阅。

一个个思路逐渐出现在了郑毅的脑海里。

老爷子手术最大的风险是因为深低温停循环。

深低温停循环的原因。是因为在开胸手术中,往降主动脉放支架的时候,全身的循环必须停止。

要不然切开降主动脉的瞬间,会嗷嗷地喷血。

那个场面就跟一个红色的大喷泉一样。

“如果不放支架呢……”郑毅继续喃喃自语

“不对,不行。”郑毅又自己摇了摇头

“支架是必须得放的,要不这位老爷子的真腔没办法撑开。”

“不过……”

郑毅眼睛微微一亮

“谁说支架一定要开胸才能放进去的?”

郑毅猛地一拍脑门。

对啊,还有介入的办法啊。

如果把降主动脉的支架,用介入的方式进行放置,不就可以避免深低温停循环了吗?

“不对……”刚想到这里,郑毅自己又摇了摇头。

降主动脉通过介入方式进行支架放置,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换句话说,如果真的这么简单,早就有别人这么做过了。

那么象鼻手术的意义又何在。

“难点在哪里呢?”郑毅冥思苦想。

没过多久,一道光芒划过了郑毅的脑海。

“对了,是锚定区的问题。”郑毅觉得自己已经知道了答案。

支架放到血管里后,是需要固定的。

而支架压缩之后,在释放的时候就像弹簧一样张开。

所以,支架是靠张力来和血管紧密贴合,来固定位置的。

其中最主要的固定的点,也就是俗称的锚定区。

因为支架的中段是要覆盖在病变部分的。

而病变的主动脉是不能作为锚定区的。

所以,对于大多数支架来说,锚定区都是在支架的两端。

也就是俗称的近端锚定区和远端锚定区。

随着各种介入器械和技术理念的飞速发展,现在远端锚定区已经很少提及了。

随着支架被做成了“锥形”,支架的近端相对比较粗大。

远端相对比较细小。

所以主动脉支架最主要的锚定区,就变成了近端锚定区。

对于胸主动脉支架。

近端锚定区的概念,是指主动脉夹层原发破口、溃疡及假性动脉瘤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距离。

如果想要将支架固定妥当,即便是最新型的支架,对于锚定区的范围也是有要求的。

这个要求就是,至少要15毫米。

也就是15公分。

作为锚定区的这一段主动脉,是不能有病变的。

这样主动脉支架才能够卡住位置,不会轻易跑偏。

可是。

这位老爷子的主动脉整个都是夹层。

如果进行介入放支架,这已经不是锚定区不够的问题了。

而是压根就没有锚定区。

这时候应该怎么办?

郑毅一会儿点点头,一会儿又摇摇头。

这个想法已经被自己否定,但是这却又给自己提供了一个方向。

但是如何从这个方向真正的开出一条通往罗马的大道来,还需要一些时间。

“喂喂喂,你怎么了。”看见郑毅在这怔怔地自言自语,好像是魔怔了一样,刘宏赶紧伸出手在郑毅的眼前晃了晃

“小郑,你没事吧。”

“刘哥,没事。”郑毅回过神来,摇了摇头。

“在愁一会儿这位患者的事?”刘宏一眼就看穿了郑毅的想法。

“嗯。”郑毅点了点头“有点发愁该怎么办。”

“哎呀,别上火啊。”刘宏拍了拍郑毅的肩膀

“你听没听说过一句话啊?”

“什么话?”郑毅抬头“车到山前必有路吗?”

“当然不是。”刘宏做出了一副老生常谈的表情,一脸深沉地说道

“原本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所以,郑毅啊,你……”

刘宏正说着话呢。

突然,他就看到,郑毅的眼睛里闪过了一道光。

在刘宏惊讶的眼神里,郑毅猛地坐直了身子,一把抓住了刘宏的衣服

“谢谢刘哥。”

郑毅的眼睛里有一些激动“我好像有些想法了。”

看了看自己抓着刘宏衣服的手,郑毅也意识到自己过于激动了,讪讪地对刘宏说了声抱歉,立刻坐回了自己的办公桌上。

这一次,郑毅没有再说话,而是拿出了一张纸开始在写写画画。

很快,一个手工绘制的主动脉示意图已经跃然于纸上。

看着这个主动脉的示意图,郑毅又拿起了笔开始在上面一层又一层地画着。

看到郑毅沉浸在了自己的思路里,一时半会儿估计没工夫打理自己,刘宏略微无奈摊了下手,自己轻手轻脚地从郑毅的诊室走了出去。

临出去的时候,刘宏又往诊室里瞅了一眼。

瞧见郑毅还在聚精会神地思考,刘宏贴心地伸手帮郑毅关上了诊室的门。

“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对啊,我刚刚怎么没有想到呢?”郑毅不停念叨着刘宏刚刚说的话,只觉得一条有一条的线索仿若奔跑的电影胶片一样,在脑子里不断闪过。

老爷子的整个主动脉全都是夹层,主动脉弓也不例外。

现在老爷子不能用介入方式放支架的原因,就在于没有锚定区。

因为这位老爷子需要开胸至少做升主动脉置换。

那么可不可以在开胸的同时,用一些特殊的方式,将锚定区重建出来。

也就是俗称的锚定区拓展。

传统的锚定区拓展包括把三根头臂血管位置进行移动,让出一定的空间来提供锚定区。

“不行。”郑毅摇了摇头,先否决了这个想法。

即便移动了头臂血管,老爷子主动脉的夹层还是存在,也依然没有锚定区。

这并不是头臂血管位置的问题。

“等一下。”郑毅又想到了一件事情。

象鼻手术的患者,也是存在主动脉弓夹层的。

那么象鼻手术的支架又是怎么固定的?

“那个支架,是通过缝在人工血管远端进行固定的。”郑毅继续自语。

“再等一下。”郑毅好像突然明白,突破口到底在哪里了。

“对啊。”郑毅一拍脑门“可以用人工血管当做锚定区啊!”

郑毅飞快地提起笔,再次在纸上画了起来。

一个手术方式在郑毅的脑海里不断地构思、预演。

逐渐形成了一个手术方案的轮廓。

首先,是人工血管的选择。

可以选择四分支人工血管。

四分支血管,就是之前象鼻手术用的人工血管。

这个血管上有三个小分支,可以用来做头臂血管吻合。

至于第四个分支,指的就是人工血管的主干。

如果单纯做升主动脉置换,只需要把三个小分支连接的那一部分给剪掉,变成一个直筒状的血管就行了。

这样无论自己做什么操作,都可以游刃有余。

然后是手术步骤。

先开胸,建立体外循环,这都不用说的了。

开胸之后,找到主动脉弓的位置。再顺着主动脉弓,找到其上的三根头臂血管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确认这三根血管无误,将这三根头臂血管周围的软组织都尽可能游离出来,让它们能够显示清晰,方便进一步操作。

然后探查患者的升主动脉,根据患者的升主动脉情况,用四分支人工血管进行升主动脉置换。

并且根据患者主动脉瓣的情况,决定是不是同时处理主动脉瓣。

到这里就是普通的升主动脉置换手术,再加上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的步骤。

这一段步骤自己是无法更改的。

接下来。

郑毅的脑海中不断回想着手术的过程和方式,手上的笔也压根就没有停下来过。

如果按照孙氏手术的步骤,那这时候就到了进入到深低温停循环放支架的步骤了。

放完支架之后,再降人工血管远端和支架近端进行缝合。

缝合之后,将人工血管上对应头臂血管的三个分支,和头臂血管连接。

这样就完成了孙氏手术。

那么,如果要把人工血管当做锚定区的话。

直接将人工血管远端吻合在降主动脉起始部,然后将人工血管的三个分支和头臂血管进行连接后,再进行介入放置架呢?

可不可行?

思忖再三,郑毅还是摇了摇头。

这样不行。

因为只要涉及到吻合降主动脉,进行降主动脉切开的操作,就需要深低温停循环。

自己要介入放支架的原因,就是因为82岁的老人耐受不了停循环的打击。

况且,自己这么做了的话,这手术做的和做一个普通的孙氏手术有什么区别?

“主动脉弓是动不得的。”郑毅看着纸上的图片,喃喃自语

“既然主动脉弓不能动……”

“那么如果换一个思路呢。”

那么头臂血管能不能动?

如果在升主动脉根部缝合完毕后,把四分支人工血管远端吻合口位于无名动脉开口附近位置,做一个升主动脉置换的样子。

然后,自己在利用这根四分支人工血管,直接用那三个分支血管连接到头臂血管上呢?

相当于变相地将头臂血管的起始部从主动脉弓转移到了升主动脉上。

这样就铺成了一条路。

然后把支架顺进去,跨过主动脉弓,让支架的近端到达升主动脉远端。

这样,就可以放支架了。

利用四分支人工血管的远端作为锚定区,用第一个支架固定住,整个支架跨过主动脉弓来到降主动脉就可以了。

“这样看起来可行。”郑毅嘟囔了一声,可是还是感觉哪里不太对劲。

“不对,还不行。”

忽然,郑毅又想到了一个问题。

主动脉支架,好像最长的,也只有20公分左右。

按照这个长度,即便选用最长的支架,从升主动脉远端开始放,支架跨过了主动脉弓,到达了降主动脉起始部可能也就到头了。

支架的固有长度,使得它根本就没有办法达到老爷子真腔狭窄的那个位置。

“怎么办好呢,好不容易想到了一个方法……”刚刚想到的方法又被自己给否决了,郑毅有些苦恼地把玩着手里的圆珠笔。

痛苦地揉着脑袋,郑毅在苦苦地思索之下,不由得有一点烦躁。

可怜的圆珠笔在郑毅的手里,被他不断地扭开,拆卸,最后又被重新组合上。

在这支圆珠笔不知道被拆卸了多少遍之后,郑毅手上的动作突然一停,眼睛直勾勾地盯上了手里的圆珠笔。

“圆珠笔的两部分是这么扭上的。”郑毅轻轻地把手里的圆珠笔扭开,然后看了看,又重新扭了回去。

“圆珠笔扭上的时候,上下两半截笔身,会有一部分重叠的地方,那就是螺纹的所在。”郑毅轻轻自语,好像想到了什么。

“对了。”郑毅眼睛一亮

“重叠啊!”

“我真是傻了。”

“刚刚怎么没想到啊!”

看着手里的圆珠笔,郑毅只觉得脑海里豁然开朗。

谁说做手术只能放一个主动脉支架的?

在第一个支架放完了之后。

自己可以利用第一个支架的远端当做锚定区,在第一个支架的后面,再续一个支架啊。

那样不就够长了吗?

就算第二个不够,不是还可以放第三个,第四个吗?

不过也不能太多,以能够撑开老爷子主动脉真腔的最少支架长度,是最好的。

因为降主动脉上还有很多肉眼不可见的细小动脉分支。

这些分支多数是给脊髓供血的。

如果自己把过多的脊髓动脉也给封闭了,那患者可是会发生截瘫的。

不过,这个节骨眼了,先救命要紧。

郑毅的眼睛里闪过了一抹精光。

“那就先试试再说。”郑毅轻声低喃,意识瞬间再次进入到了图书馆中。

感受到了郑毅此刻的心情,《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和《升主动脉手术学》、《主动脉弓手术学》在郑毅的面前一字排开。

看了看自己的医道积分,郑毅知道,如果进行手术练习,相当于在三本书籍的辅助下进行。

这样,每进行1次手术模拟,都会消耗掉3点医道积分。

但是,这又有什么?

来吧!

现在郑毅手里的医道积分,还是消耗得起。

郑毅轻声呼唤,一道白光闪过,郑毅消失在了图书馆里。

身着手术衣,郑毅站在床旁,举目四望。

又是同样的手术室,只不过这次的手术室里,设备却有些不同。

除了传统的手术器械之外,手术床旁还有一个移动的放射机器。

那是用来做介入支架用的。

除此之外,这一次的器械台上,除了开胸手术的器械之外,还多出了很多介入手术的东西。

低下头,郑毅看到。

手术床上,患者平卧,看不出半点的生气。

“开始吧。”郑毅低声念叨着,缓缓举起手术刀。

切皮,分离皮下组织,锯断胸骨。

这是所有大开胸手术所必需的开端。

这些操作郑毅已经不知道联系过多少次了,只知道开胸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步骤,都早已被自己烂熟于胸。

很快,一颗跳动的心脏出现在了郑毅的眼前。

下一步,建立外循环。

这一幕,同样郑毅也经过了无数次的淬炼。

插管、排气,体外循环机器自动启动。郑毅的动作依旧熟稔无比。

“嗯,主动脉瓣确实有问题。”轻轻在主动脉根部划开了一个小口,郑毅看着患者主动脉瓣那稀碎胶黏的模样

“主动脉窦部也扩张明显。”

“得做bena手术了。”

嘴上轻声念着,郑毅手上的动作不停。

彻底切开升主动脉,将有问题的主动脉瓣剃掉。

选择合适的置换主动脉瓣生物瓣膜,将生物瓣膜仔细缝在了四分支人工血管的近端,形成了一个带瓣管道。

然后将带瓣管道的近端缝在了主动脉根部后,将冠状动脉移植到人工血管上。

这些bena手术的常规操作,郑毅做得依旧是轻车熟路。

但是很快,郑毅知道,不一样的地方来了。

到了吻合主动脉远端的时候了。

这个和升主动脉置换术远端吻合不一样的地方时,血管中间还飘荡着三根分支。

但是一样的是,缝合方式和升主动脉置换术没有任何的变化。

有那么多台手术的底子,郑毅升主动脉的远端吻合很轻松。

吻合完毕,测试远端没有缝隙残留,血流经过的时候没有漏血出血。

再测试一下主动脉根部,同样缝合得很牢靠。

接下来,挑战的时刻到了。

吻合三根头臂血管。

三根头臂血管的吻合和象鼻手术一模一样,同样没有丝毫的难度。

先进行左锁骨下动脉的转流。

郑毅拿起了阻断钳,用阻断钳部分阻断左锁骨下动脉,过程顺利。

将左锁骨下动脉和四分支人工血管的第一个分支进行端-端吻合。

过程顺利。

开放阻断钳,测试没有漏血,缝合结实稳定。

接下来,郑毅用同样的方式,将左颈总动脉,无名动脉分别和四分支血管的剩下两根小分支进行了端-端吻合。

缝合很顺利,测试也没有漏血。

手术的开胸部分,做到现在,也是正式做完了。

编筐编篓,贵在收口。

郑毅熟练的止血、关胸,缝皮。

一切动作如同行云流水。

“这比我想象的要轻松不少呢。”缝完了最后一针,郑毅的嘴角不自觉地洋溢出了笑容,轻声说道。

“要是一会儿放支架的时候也这么顺利就好了。”郑毅小声念叨着。

如果一会儿自己进行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手术的时候,也能和刚才开胸手术的时候那样顺利。

那么这个手术不需要自己联系上太多台,就可以拿出手了。

那位老爷子,也有很大可能会得救了。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

事实证明,郑毅想得太美好了

郑毅再次拿起手术刀,将手术台上患者左侧大腿根的皮肤划开,小心翼翼地找到股动脉。

就在郑毅准备进行股动脉穿刺置管,刚刚拿起了介入工具的时候。

他的脑子里却响起了一个清脆的声音

【手术失败】。

“手术失败?”郑毅喃喃自语,脸上还写满了不可置信。

自己这才刚分离出来股动脉,正准备开始进行接下来的支架放置。

这,怎么就告诉自己手术失败了。

郑毅仔细回想着之前手术的每一步。

自己的每一步都做到精益求精了啊,也都反复确认没有差错了啊。

为什么还会失败。

而且……

“我连主动脉支架都还没放进去呢,你凭什么判定我手术失败啊喂!”郑毅充满了不甘的声音,在空荡荡的手术室里不断回荡着。

【经再次确认,用户此次手术失败。】

【考虑此次手术所消耗的医道积分。】

【用户仍可以选择继续完成手术。】

【用户可以继续在本次手术中进行主动脉支架置入。并不消耗额外的医道积分。】

【希望用户可以自行发现手术失败缘由。】

“失败缘由。”郑毅怎么想自己都不应该会有失败的理由。

“难道我把支架放进去,我就能知道我手术为什么失败了吗?”郑毅不信邪地自语着。

但还是按照图书馆给出的指示,开始了自己的下一步操作。

左侧桡动脉穿刺,放入导丝,将导丝放在主动脉根部,沿着导丝放入造影导管,然后撤除导丝。

这个过程和胸主动脉支架置入一模一样,过程很顺利,郑毅也很熟悉。

患者左侧的股动脉已经显露,股动脉的血流很慢,郑毅在股动脉穿刺置管,顺着股动脉艰难地把导丝顺了上去。

虽然略有些艰难,但是在郑毅的小心操作下,一切还算顺利,导丝没有沿着一些破口误入到假腔里。

终于,导丝到了位置。

可以准备放支架了。

郑毅深呼了一口气。

交换导丝,上输送器。

输送器带着支架如同爬楼梯一般,缓缓上行,很快支架就到了释放的地方。

这个时候郑毅却发现了一个问题。

自己的这个支架没办法释放。

“我好像知道图书馆判定我手术失败的理由了。”郑毅轻声自语。

。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