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章 渗漏的造影剂(4K,为盟主‘E不中的阿狸’加更6/10)(1/1)

介入导管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开始汇聚到了郑毅的身上。

在这种时刻,主刀大夫就是所有人的主心骨。

“郑总。”杨雯看着郑毅“现在怎么办?”

“动作加快。”郑毅的脑子飞快地转着。

这种情况虽然自己在模拟手术中没有遇到。

但是手术做得多了,对于这种情况,郑毅的心中也早有预案。

只是,谁都希望这种预案永远不要有需要用的时刻罢了。

郑毅的表情逐渐严肃

“麻醉师,把输血改成加压输血。”

“收到。”麻醉师点头。

在他快速而准确的操作下,加压袋挂在了血袋外面。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呈一条暗红色的线,沿着患者的静脉通路快速滴注。

“郑总。”麻醉师抬头

“需不需要适当用些血管活性药物。”

“比如肾上腺素或者去甲肾上腺素,来提升一下患者的血压。”

“不用。”郑毅轻轻地摇头。

他心知肚明。

现在的患者是失血性休克状态。

通俗来讲,就是因为血液丢失得过多,而造成了血压过低的现象。

因为血管里的血已经大量地流失了。

而肾上腺素或者去甲肾上腺素提升血压的原理,主要是收缩血管来提升血压。

对于失血的患者,这么做无异于饮鸩止渴。

既然现在这血管里的血液在流失。

那现在要做的,就是最快速度地将液体补到血管里。

郑毅再次开口,语气很低沉而有力

“再开一条静脉通路吧。”

“低分子右旋糖酐快速静脉滴注。”

“去血库再取点红细胞过来。”

“不用血浆和冷沉淀等补充凝血因子的血液制品吗?”麻醉师问道。

“不用。”郑毅面色越来越严肃。

郑毅心知肚明。

凝血因子这些东西,如果对于创面渗血,或者是破裂不大的出血,可能还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对于主动脉破裂,这可是主动脉上出了一个大口子。

即便凝血功能再强,也是无济于事。

这些凝血因子补了和不补又有什么区别。

“安慧。”杨雯看了安慧一眼“麻醉师现在忙不开,能不能帮忙去输血科再拿2u红细胞过来。”

“好!”这种时刻,安慧也知道一切以患者的生命为重。

应了一声后,安慧脱掉手术衣就朝着导管室外狂奔而去。

“超硬导丝。”郑毅伸手,但是却落了个空。

抬眼望去,配台护士还在翻找着其他手术器械,完全跟不上郑毅的动作。

郑毅这才反应过来。

这台手术前,周蕾已经去手术室准备接下来的开胸探查工作了。

现在台上的护士,并不是和自己配合比较默契的周蕾,只是介入导管室的普通护士而已。

郑毅摇了摇头,自己伸手到器械台上,将超硬导丝拿过来放在了手里。

郑毅拿着导丝,沿着左侧股动脉的鞘管顺入。

导丝在郑毅手里好像长了眼睛一般,被一寸一寸地送入了患者的血管中。

至于这种介入手术中最常提到的超选。

郑毅现在完全不需要。

所谓的超选指的是“超选择”。

顾名思义,选择,在词典里的意思是“挑选”、“选取”。

“超选择”就是选择进行更进一步的选择。

也就是更精细化的选择,更准确地选择。

落实在介入手术中,就是指将导丝从上一级粗大的血管,探入特定下一级血管中。

这种情况就好比爬树。

人从树干开始爬,越爬越高之后,爬到特定的树枝上。

可是这位患者的病变可是在主动脉上。

主动脉就是人体发出的第一根最粗最大的血管。

换句话说,它就是树干。

所以它不存在上一级血管。

导丝也不需要深入下一级血管中。

郑毅要做的,只是最快速度将导丝输送到位就可以。

手上的动作很快,郑毅的动作却很稳。

无数次的手术模拟告诉了郑毅“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

现在患者的病情固然是迫在眉睫。

但是在“快”这个要求的同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要求。

那就是“稳”。

因为如果只为了追求导丝深入的速度,而不顾及其他。

则导丝很有可能会拐弯跑到肾动脉或者其他分支动脉上。

也就是进行了错误的“超选”。

这可是会耽误很多时间的。

并且,如果为单纯为了追求速度,动作难免会过于粗暴。

超硬导丝很有可能会在患者本来就脆弱的主动脉上,再给捅出来一个窟窿。

那时候患者可就真的呜呼哀哉了。

郑毅一边深入着导丝,一边轻轻踩着射线。

屏幕中的导丝在郑毅的眼里,逐渐从股动脉上升到了降主动脉,又从降主动脉到达了主动脉弓,最后又顺利地跨过了主动脉弓到达了升主动脉。

“位置刚刚好。”郑毅轻喃,一直憋着的一口气也终于轻轻呼了出来。

短短的几十秒时间,在郑毅刚才的感觉中,简直比几个小时还要漫长。

又抬头看了一眼监护仪,患者的血压在麻醉师的全力维持下,还坚挺在50/25hg。

这一次,郑毅没有呼唤器械护士,而是直接伸手拿过了输送器。

“杨雯,帮忙踩下线,我要顺支架了。”

“好。”杨雯主动踩下了放射线的脚踏板。

放射线的持续照耀下,郑毅将输送器沿着导丝顺进了患者的股动脉。手一寸一寸地挪,输送器一寸一寸地进入。

很快,输送器的轮廓出现在了屏幕当中。

“杨雯,继续踩。”郑毅一边叮嘱着杨雯,手上的输送器把手不断转动。

屏幕里,输送器上的支架随着郑毅的动作也正在一点一点地上升。

忽然,郑毅的手停了下来。

因为位置到了。

“我要放了。”郑毅双眼微微一眯,手里的把手请按。

支架瞬间释放。

“杨雯。”郑毅轻声呼喊。

不用郑毅多说,杨雯已经操纵着手里的导管,开始了主动脉造影。

放射线的照耀下,造影剂再一次填充了主动脉。

支架的位置很好,没有遮盖到其他的主要血管。

并且恰好地将主动脉破裂的地方封堵。

但是仔细观察下,还可以看到一点点造影剂在缓缓向外飘散。

“郑总。”杨雯看着造影图像“患者。好像还没完全封堵住。”

“确实如此。”郑毅看着屏幕,点了点头,转头又看了一眼监护仪。

在支架释放之后,监护仪上的血压已经回升到了65/40hg。

“见强就行。”郑毅现在很是镇定。

虽然患者现在还是有出血。

但是如果说之前的出血是汪洋大海。

那么现在的出血已经变成了涓涓细流。

现在,自己还有时间。

这时,介入室的门口传来了一声“嘎吱”声。

大门被人打开,只见安慧抱着用身体焐热的血袋冲了进来

“郑总,血来了!”

“给我,快!”麻醉师的眼睛一亮,对着安慧招呼道。

从安慧的手里火速地接过了血袋,麻醉师将血袋连接到了输液器上。

患者的三条静脉通路全开,红细胞和低分子右旋糖酐全速输注。

“安慧,帮我找一个球囊。”郑毅看向了安慧“要40号的。”

“马上。”安慧很熟稔地来到了介入室的一个抽屉里,翻出来了一个包装盒。

将包装盒和里面的密封袋打开,安慧小心翼翼地把里面的无菌球囊倾倒在了器械台上。

“郑总,40号球囊。”

“好。”郑毅再次伸手。

这次机械护士终于准确地把球囊放在了郑毅手里。

将输送器完全撤出来,郑毅将球囊连接在导丝上,沿着导丝缓缓进入患者的血管中。

“郑总。”杨雯看着郑毅,已经明白了他的意图“你这是……”

“支架释放后球囊扩张。”郑毅轻声回答

“简称后扩。”

“和你做冠状动脉支架之后的后扩基本一样。”

在郑毅的分析中。

在支架释放位置良好的前提下,这种情况的出现无非是三种情况。

第一种,就是支架本身质量有问题,支架的覆膜存在渗漏的地方,也就是俗称的膜渗。

这种情况如果是在几十年前出现,那倒是情有可原。

但是,在目前这个质检越来越规范的时代。

这种情况的出现已经堪称是凤毛麟角。

所以这种可能性自动被郑毅所排除。

第二种,就是自己的支架选择的过小了,支架的直径远小于血管壁的直径。

这就会导致支架释放之后,没有办法和血管壁紧密贴合,起不到封堵的作用。

结合患者的增强c结果,根据《心脏主动脉疾病诊断学》和自己学过的知识,郑毅觉得自己所选择的支架大小应该正好。

这种情况也被郑毅自动否决。

那就只剩下了一种可能。

支架没有释放完全。

这种时候,就需要应用球囊。

球囊说白了就是一个很坚韧的气球,只不过打完了气之后,这个气球的是一个类似圆柱形的样子。

现在郑毅要做的,就是把球囊沿着导丝放到主动脉支架里面,逐渐移到主动脉破裂的位置所对应的支架部分。

郑毅选择的是40号球囊。

也就是说,这个圆柱形的横断面直径,就是40。

可这个支架的最长直径是38。

只要这个球囊完全充气,直径会超过主动脉支架的直径。

在这种条件下,只要郑毅将球囊充分充气,利用球囊的张力,可以将支架再次扩张,达到彻底释放。

放射线的照耀下,屏幕中球囊顺着导丝节节攀升,很快便到达了郑毅想要的位置。

“注射器给我。”郑毅轻声说道。

这一次,器械护士已经逐渐跟上了郑毅的节奏,将早已准备好的注射器拍到了郑毅手心。

“杨雯,持续踩线,不要停。”

放射线下,屏幕中的球囊在随着血流的流动轻轻颤动。

接过注射器,郑毅将注射器对劲了球囊的注射孔里。

随着注射器的推注,画面中的球囊迅速张开,很快便填充了支架的整个横径。

支架也在球囊的支撑下再次扩张。

“行了。”手里的注射器收回,将球囊重新吸瘪,以避免膨胀的球囊过长时间的阻塞主动脉的血流。

“再来一次主动脉造影?”杨雯看着郑毅。

“嗯。”郑毅点头“再来。”

杨雯手中的注射器再次推动。

造影剂从注射器中缓缓推出,沿着导管逐渐上行。

最终,从导管的末端汹涌而出,弥漫了患者的升主动脉。

造影剂沿着升主动脉上升,逐渐到了主动脉弓,然后来到了降主动脉。

最终,造影剂到达了原先主动脉破裂的位置。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聚焦到了屏幕上。

。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