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武德充沛(1/1)

福建这个地方实在是太难走了。

百分之九十都是丘陵山区,纵然是修路也是难行。

至于布局天下——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把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形势形象地概括为棋盘型格局,根本就没有收录福建,东南防御皆是在淮河。

并不是说福建好打,它各个隘口也不少,还有各种山,适合各种阻击埋伏,没什呢太大的必要打。

从秦到北宋末期,汉族第三次大规模迁徙,才有了八闽的称呼。

即使本地基本汉化,但是由于复杂的地形,残留了大量上古汉语的词汇,外地人想要听懂了,那也是十分的困难。

走海路进入福建比陆路显然要方便很多。

此地一没什么矿,或者小矿开采困难,二没什么平原。

森林覆盖率极高,空气好,是一个适合养生的地方,属实是绿水青山的标准地带。

但对于目前只想着更好生存的福建人而言,简直是灾难级别的环境。

由于福建山多地贫(福建粮食不自给,需求外省粮食)。

漳州府之间的打斗文化举世着名。

因此要争夺资源,又由于福建本地也多山,互相触碰不多,容易造成小群。

为了争夺更多的生存空间,武风极盛!

甭说畲族之间相互作战,纵然是在大山外面村子的汉族之间也会相互打斗。

然后贺今朝从最富庶的泉州府带人,走了半圈,在海边平原地带百姓生存条件不错。

因为多是有海盗的身份,吃到了红利。

而且贺今朝也不海禁,反倒鼓励海运贸易,但需要上税。

至于最早被造反,且有了锤匪指导的建宁府百姓对于贺今朝的到来极为欢迎。

贺今朝在建宁府走访了之后,对于这些吏员政绩很是满意,而且给他们也放出话来。

待到走访福建结束后,便着手升迁众人,给他们肩膀上压一压担子。

这几年的幸苦总算是没有白费。

当然他也看见了各种各样的贫苦百姓,这是不能避免的。

至于最为难搞的大明士大夫,在贺今朝的治理下也得服服帖帖。

老子管你有没有功名,名气大不大。

敢闹事就宰了,让你们求人得仁,你们喜欢当大明的忠臣,那可太好了!

没有嵴梁,没有硬骨气,锤匪亲自给你接上,送你上路。

如果是士绅的身份更好,锤匪杀起来根本不手软!

贺今朝攻打南方如此缓慢,是因为自己的基本盘产出不够多,但绝不需要腐儒治国。

福建的这些士绅腐儒想要来一场大狱,贺今朝是完全可以成全他们的。

路上也不是没有什么有功名的书生前来闹事,然后就被噶了。

他们真以为“告御状”,就能让贺今朝同情他们,清君侧,然后顺利收回属于自己的庞大良田

贺今朝不仅不会同情他们,反倒会狠狠的踩上一脚,再啐他们一口。

就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分布,这一分田都被他们给占据了九成九,也敢来贺今朝面前哭闹

然后残存的读书人发现,相比于贺今朝,还是锤匪基层吏员更加平易近人一些,不会动不动就砍他们的脑袋。

至于大明收上来一点税就被这群读书人说横征暴敛,现在锤匪与治下百姓对半分,这群读书人敢说什么横征暴敛吗

自是有识趣的读书人主动转换立场,抨击大明贪官污吏,以及皇帝昏庸,转头给贺今朝唱赞歌。

朱家和读书人在大明是特权基层,但在锤匪阵营里都是被打击的对象。

想要特权,跟故去的大明先帝们要特权去吧。

你们不认识去黄泉路的路,锤匪送你们去认路。

建宁府吏员对于贺今朝的应对,忍不住相互叹息。

咱们对这些个前明特权的人士的方式方法,还是太平和了!

要是早点这样干,至于让秦王殿下遇到这种糟心事

大家要引以为戒。

今后升迁之后,还是要好好整治这类人,怎么能让这种小事让秦王殿下分心呢!

而且他们走了之后,也会给下面的人腾出位置来。

谁都想要进步啊!

贺今朝迂回了一圈,熘达到了武风最为强横的漳州府。

从永乐期间,闽地泉、漳两地就及其容易械斗。

但是随着民间海上力量崛起,泉州人逐渐富裕了,看不上因为田地争夺水源就要进行械斗。

当然泉州府的人械斗不是因为水源,多是因为两姓或者什么事相争。

往往纠众械斗,必毙数命。

当其斗时,虽为翁婿、甥舅不相顾。

清中叶前后,南方地区的福建、广东、广西、江西、安徽、浙江等省,普遍发生了大规模的乡族械斗,这是清朝由盛入衰的重要标志之一。

漳州府大批量的械斗也多是从清朝中叶开始的。

如今械斗并不算是很严重,但是时有发生。

甚至泉州、漳州人被郑成功带到了台湾,也大规模的相互械斗。

在贺今朝未曾派人进入广东之前,本地贼寇姜世英在此地纠众数万,攻入广东饶平、大埔地区,一度包围了潮州。

在福建参将施福(施琅族叔)的打击下,一路斩杀这波农民起义军。

姜世英抵挡不过,潮州城内官军对外放炮,遭到内外夹击,遂请求招抚。

巡道叶重华假装接受招抚,把起义军的头头脑脑全都聚集起来,全部当场擒杀。

此番起义被官府泯灭。

这也是郑芝龙一开始的态度,否则也不会直接把贺今朝的使者扔到船上当奴隶去。

郑芝龙除了借助官军的身份打击其他海盗,也要帮助官府平定“山贼”。

双方互利互惠。

姜世英聚集起来的人马,大多都跑回了漳州府。

等待广东被锤匪全占,面对福建官府的调拨,郑芝龙开始装死。

待到福建总兵俞咨皋攻打广东战败后,福建官府开始集体装死。

打又打不过,只要锤匪不来福建作乱就行。

以至于建宁府有人冒出锤匪的名义作乱,官府想要出手剿灭,但是战败了。

然后这波假锤匪就迎来了真锤匪的指导。

什么地主大桶收租变成百姓平桶交租,你们斗争就搞得这么平和

你们也配称锤匪

于是真锤匪来了行事更加激进,天下哪能有什么大地主啊

没收恶贯满盈的大地主官绅土地,顺便把官绅地主给宰了。

田地分租给治下百姓耕种,组织农会,除了种田之外,还要组织种茶。

特别是武夷山还在建宁府内,是个种茶的好地方。

通过水运把茶叶卖出去,挣的可比种地要多。

然后再从广东等地运粮进来发卖,让经济流通起来。

挣钱花钱,使得百姓的日子逐渐变得比在大明治下要好。

锤匪吏员种种手段下来,自是被建宁府百姓拥护起来。

如此锤匪算是嵌入了福建内一颗钉子。

并且被调拨来的锤匪吏员积极向外府交流,让福建省其他百姓看看在锤匪治理下,人该过的生活。

福建行都司的官员见锤匪行事如此狠辣,不仅杀地主。

还杀大明的官,遂集体出逃,跑到郑芝龙治下躲藏。

未曾想郑芝龙突然就该旗易帜,主动投降锤匪,把这帮官员全都给抓来了。

这帮养尊处优的大明旧臣,倒是没有送到太原去接受杨鹤的再教育。

毕竟杨鹤年岁大了,而且他儿子在京城还中风苟延残喘,家族还被张献忠杀了个七七八八。

贺今朝也就不给他身上加担子了。

杀了一批官吏之后,其余直接送往南京战俘营进行管教。

到了漳州府此地之后,贺今朝就宣布禁止械斗。

在福建这个地盘,郑芝龙自是要亲自陪同贺今朝。

万一有不长眼的玩意胆敢袭击贺今朝,外人不知,第一被怀疑的人就得是他。

这种事,洗都洗不清。

所以郑芝龙比其余人还要注重贺今朝的安全问题。

丝毫不见想要邀请贺今朝来福建视察的雄心壮志。

这种事当真是没搞之前觉得没什么,可一旦上手搞了,就晓得需要操心的太多。

而且贺今朝还不是那种待在屋子里等着下属汇报的人,就是要亲自熘达熘达,鞋子都换了好几双。

郑芝龙这些日子连自己长长的胡须都没怎么打理,他发现跟在贺今朝身边实在是有些累的。

这个人他喜欢折腾当官的,对于百姓倒是不怎么折腾,只要按照他的规矩做事就行。

如此行径与他接触的大明官员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大帅,纵然是颁布律法,这些山野刁民,也很难遵从。”

“嗯,那便多走访走访,询问总是发生械斗的具体原因,然后找出解决办法。”

贺今朝并没有觉得自己能够短时间平定这些事。

纵然是新中国成立后,械斗也层出不穷,各地百姓都武德充沛的很。

听到要到下面乡村走访,郑芝龙整个人都麻抓了。

然后苦口婆心劝慰贺今朝这种事就让下面的人去转悠得了,非得亲自去做什么

贺今朝也是一个听劝的人。

然后便收到了许多汇总上来的消息。

主要原因就是随着明末社会极为动荡,闽南地区民间普遍军事化,武德越来越充沛,使得宗族之间的械斗愈演愈烈。

同族聚集而居,习武凌弱,大姓欺凌小姓,小姓不甘,又复纠集多人,复仇报怨睚眦之仇。

动辄列械互斗,辗转报复,数世不休,性命伤残,死而无悔。

因此,越是动乱暴力频发,缺乏约束。

地方居民越需要以宗族大家庭为单位联合自保,以暴抗暴,争夺资源,家庭中的“武力值”非常重要。

这就是大明官府政权的缺失,以至于民间势力抬头,动辄死斗。

而且大明官府也多是收了银子不作为,或者待到两方结束后,“警察们”才堪堪赶到现场,主打的就是一个不在场的证明。

争斗的原由也是各式各样,千奇百怪。

贺今朝看着眉头紧皱。

乡村集市。

百姓缴纳的摊规秤、搬运费、摊位费等的收入,常为各当地巨乡大姓流氓地霸所占。

彼此间分配不均时,常起争闹,争闹得不到解决,就鼓动群众械斗以泄愤。

百姓被这些恶霸鼓动,贺今朝拿着毛笔化了一道,这些人得宰一批。

大明收不上税来,都被这群人给收了,百姓并没有少交钱。

还有某些村子产出的编筐等产品,另一个村子也产出,双方想要自己独占市场,这些小商人会互相争斗。

这个问题在贺今朝看来,就有些麻烦,需要官府来调控。

然后在厦门城、漳浦、云霄等地,两个村子为争夺海运起卸权利而争衅。

大家都是壮小伙子,使不完的力气可以挣钱,凭什么要另外的村子染指自己的利益

货物被他们卸了,自己岂不是赚不到钱,全家老小就得饿肚子,吃不到肉之类的。

福建本地水系多,需要渡船的问题。

故而各渡口都设置渡船,供行旅过渡,渡船或为—乡所共有,或为一姓所独占,或为连乡所共同经营。

如他乡另辟渡口,兜揽客货,就能引起械斗。

沙田问题。

海滩绵互数里或十数里,附近乡民往往种植盐草于海滩上,获利甚厚。

经过三数年后,成为子田,报官完税,划归私有。

巨乡大姓,恃强凌弱,姿意侵占,讼不得直,发生械斗。

往往由于一二乡肇事,终至祸延全里,沿海地区的械斗,多半由此而起。

贺今朝眉头一直没有放松下来,看样子需要杀的人很多呢。

百姓们的械斗多是因为大姓或者豪强因为自己要吃肉,所以才会选择扩大事态。

死的人多了,有些利益自然就可以让出来,而且他们付出的成本也极少。

徐以显也在一旁看着调查报告,有了杨文岳的广东调查报告开头,吏员们自是会好好学习这种公文。

然后他撇了一眼贺今朝,发现自家主公皱着眉头,心里突突了一下,看样子要大开杀戒了。

“主公,喝口茶润润火气。”徐以显指着一旁的茶杯笑道:“杀人能解决很多的问题,但还是要同百姓讲道理,以免愚民被豪强哄骗。”

“讲道理”贺今朝抬起头捏着自己的额头道:“这帮人还没有见识过我锤子的威力,怕是不肯坐下来安心听闻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