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庭议(第一更)(1/1)

面对崇祯的询问,已经担任首辅的温体仁并没有第一时间回答。<>

周延儒被迫辞职的票拟就是出自温体仁之手,他本想辞职前摆温体仁一道。<>

奈何被他举荐的何如宠觉得斗不过温体仁,不敢来,内阁首辅的位置自然是落入了温体仁的手中。<>

自从温体仁崇祯三年入阁,京师坊间流传起一句童谣:<>

虫(崇)皇帝、瘟(温)阁老。<>

今年温体仁当了首辅后,童谣又变成崇祯皇帝遭瘟(温)了。<>

“温首辅,你觉得呢”<>

见皇帝先来问他,温体仁便拱手道:<>

“陛下,臣是凭借文章才能而被提报,对此类兵事一无所知,还请陛下亲自裁决。”<>

“温卿真是朴忠!”<>

崇祯对温体仁的回答很满意,人无完人,总有自己不擅长的地方。<>

关键是要认清楚自己的价值,千万不要不懂装懂,以免造成大错。<>

要是他这个当朝首辅因为不懂,而随意做决断,那整个大明也就该全乱了。<>

可崇祯到现在还有些不清楚,如今面对后金以及农民起义的袭扰,他毫无办法。<>

底下的首辅对于兵事一无所知,那还怎么给他出主意<>

大家对外集体摆烂,对内依旧党争就行了。<>

温体仁把周延儒搞下台后,又把目标对准了与他不和吏部尚书李长庚,想要换上自己的心腹,以此控制人事任命的权力。<>

兵部尚书熊明遇自是知晓这种事得落在他身上,便第一个出列:<>

“陛下,依臣之见,有靖辽伯守卫蓟镇,女真鞑子不敢轻易略边,唯一需要主意的便是他们像是从宣府一路劫掠前往大同。<>

我们需要守卫大同县,勿要使得代王一脉落入鞑子手中,还是要调陕西的曹变蛟去支援一二。<>

我军只要守住大同重要县城,那皇太极劫掠不够,定会前往山西劫掠,届时便是后金鞑子与锤匪之间相互厮杀了!”<>

崇祯闻言忍不住挑眉,前些日子才准备让曹变蛟南下去剿灭流寇。<>

谁承想女真鞑子竟然也来叩边,看样子是想要抢掠夏粮,那可都是朕的赋税!<>

朱由检对熊明遇说两虎相争的戏码很是感兴趣,抱有极大的期望。<>

如果流寇与女真鞑子当真能相互厮杀一场,无论谁胜谁败,大明都是坐山观虎斗,从而取得一定的好处。<>

可是崇祯却是忘了,连参战资格都没有的人,是不配上桌分配最后获得利益的。<>

更不用说什么坐山观虎斗之类的自我欺骗的思维了。<>

而且两方本就是拿着大明的利益,作为自己得利后的蛋糕,一口吞下,渣子都不会给大明留下。<>

“准了。”崇祯一转脸上的阴霾之色:<>

“务必要时刻坚守大同,每日都要送来宣大的战事。”<>

“是。”<>

熊明遇应了一声,至于因为遭受后金军兵乱受苦的百姓,此时在这个“平台”内确实没有人提及过一次。<>

崇祯心情变得大好之后:“流寇在中原,在我大明腹心地区搞得一团糟,地方当局无法招架,此事理应如何处理”<>

李长庚急忙出列表现自己:<>

“陛下,此乃流寇无定,各镇、抚,事权不一,互相观望,宜以重臣开督府,统摄诸道兵讨贼。”<>

湖广巡抚、四川巡抚各自调楚兵,土司兵以及石柱兵前去增援河南巡抚。<>

几个巡抚凑在一起,当然是各自为战了。<>

因为远在千里之外的战事,是由北京兵部来遥控指挥,几个巡抚用加急文书请示兵部,然后才能调兵遣将。<>

就这么一来一回的请示作战,纵然官军有战机,等接到兵部批复的时候,那也来不及了。<>

流寇,流寇,早就撒开脚丫子逃跑,如何能原地等你官军等到请示作战呢<>

这种落后的法子,显然是不能适应日息万变的形势,以及日益扩大的战线。<>

纵然是兵部熊明遇也有些遭不住这种事,因为底下的巡抚完全可以把责任全都推到兵部来。<>

谁让你回复慢了,导致战机稍纵即逝。<>

所以必须得有一个朝廷授权的总督亲临现场代表兵部,指挥各路大军协调行动。<>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野果阅读,安装最新版。】<>

崇祯也对各省的巡抚总兵事权不一,互相观望以邻为壑等行径十分不满,都想要摘桃子捡战功。<>

如此一来他也赞同李长庚所言的在各省抚镇之上设置总督,统一指挥,协力征讨。<>

崇祯放弃先前不同意设置总督的主张,松了口赞同廷臣设置五省总督的提议。<>

他先前觉得洪承畴的三边总督就已经权力很大了,再设立五省,将来万一还要往上涨,七省八省。<>

大明总归才两京十三省呐!<>

那可不敢想啊!<>

“那你们议一议,谁才是最佳人选”<>

听到崇祯的询问,李长庚想都没想:<>

“陛下,三边总督洪承畴最佳。”<>

以资历和事功而论,遍数天下,唯有洪承畴当为首选。<>

众人纷纷附和李长庚的话,洪承畴平定陕西贼寇,若不是去年一场洪水报销了十万官军,导致洪承畴实力大减。<>

想必锤匪贺今朝他也撑不到今年,就该被洪承畴押到京师千刀万剐来了。<>

纵然抓不住贺今朝导致他出逃,那以洪承畴的手段,接连平定秦晋之地,整个大明,还有比他能更拿得出手来的人吗<>

崇祯踌躇再三,洪承畴他身负陕西三边重任,不可轻易离开。<>

再加上让洪承畴身负六省,光是陕西一省就顶上三省的规模了。<>

那大明过半的统治权都落入了洪承畴手里,实在是不能让崇祯睡得安稳。<>

他虽然对后金以及流寇深恶痛绝,但对自己的皇权捏的死死,决不允许出现一个重臣。<>

否则一旦行曹操篡逆之事,他如何能反抗<>

唯独首辅温体仁见众人都推举洪承畴,但陛下依旧不应声。<>

善于揣摩上意的他自是知道什么情况。<>

相比于周延儒喜欢在旁人面前装逼得瑟,以至于给人留下话柄,温体仁更擅长背地里谋划,从不在旁人眼前说什么。<>

于是他站出来:“陛下,臣以为洪承畴不妥。”<>

“哦”崇祯看向温体仁。<>

“洪承畴他肩负陕西重任,对外要防林丹汗,对内还要防备占据山西的锤匪贺今朝。<>

一旦洪承畴离开陕西,那两虎相争的戏码怕是不会出现。<>

贺今朝极大可能会避开后金的攻势,跑到陕西,臣以为洪承畴不合适!”<>

崇祯眼睛一亮:“温卿有何人选可以出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