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血友病(1/1)

<>

中文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两个人下了车朝前走去,远远的看见前面路口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哎,阳子,我都闻到肉香味了!”

曾大丫拎着小包看向了陈阳,笑了笑说。

“你是“汪汪”的鼻子?我怎么没闻见。”

陈阳顽皮的一笑。

曾大丫听出了他话外之音,抬脚就朝陈阳踢了过去。可由于他穿的是紧身裙,腿没抬起来还差点摔倒。

一条街,几乎涵盖了各种南北风味小吃,烤串、肉夹馍、鸡柳、烤鱼、烩面、炒粉等等,大约得有四五十个品种。

两个人要了满满一桌,吃的满嘴流油,热火朝天。

然而,最后结账时,陈阳却发现有人替他俩结完账了。一家结完了那还有可能,可一连十多家都替他俩结完了账,这就有点蹊跷了。

“你小子可以啊,走到哪里都有朋友,吃饭还有人替你结账。”

曾大丫扬起俊俏的脸庞吹捧着他。

“这谁结的账?”

陈阳犀利的目光环顾了一圈,满脸疑惑的嘀咕了一句,蓦然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干瘦的人影难道是时老头?

今天天气格外的凉爽,两个人走出小吃街,来到车旁看见不远处围了一圈的人,吵吵嚷嚷的。

“好像是有人受伤了,你上车等着,我去看看。”陈阳说着就快步朝人群走去。

挤进人群,陈阳看见三个人两男一女围在一个摔倒在地的老者身旁,其中一个黄头发男子好像是欧洲人,正拿着听诊器在她胸口听来听去。

“李董,李董,你醒醒……”

年轻貌美女子,满脸焦急地叫着昏迷不醒的老者。

陈阳看见昏迷老者没有冒然走过去,而是迅速打开了透视异能,扫视了一遍老者的身体微微一愕。

他发现老者有两处出血,一是颅内出血压迫神经,导致了其昏迷;二是双膝出血,奇怪的是老者是向内出血。

如果说是颅内出血,这个可以理解,摔倒、高血压、脑血管畸形都可以引起颅内出血。向内出血?这就有点奇怪了,难道是“血友病?”

血友病是血友病一组因遗传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属于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它是由于人体凝血因子异常使因子缺乏,导致机体凝血机制异常,从而引起出血的疾病。临床表现多为自发或外伤后出血不止、形成血肿及关节出血、内出血。

想到这里,陈阳走了过去说“大家让让,我看看。”

黄头发外国男子回过头上下打量着陈阳,用汉语说道“你是做什么的?不要打扰我治病。”

陈阳抓起老者的手腕就为他把脉,说道“我也是一个医生?”

外国男子收起听诊器,疑惑的说“你也是医生?我是米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博士——威尔逊,是李董的私人医生。你哪个医学院校毕业的?”

陈阳一脸淡定的道“我没上过医学院,只是一个中医,开了一家诊所。”

围观的众人听到陈阳这话,纷纷指责他。

“你小子行吗?年经轻轻的,别逞能了。”

“就是,人家这可是名校医科大学的。”

“快点起来,别耽误了事。”

威尔逊得知陈阳是一个中医,不屑的说道“你中医不行,别耽误事了,120救护车马上就要来了。”

病人还在出血不止,尤其是颅内,出血面积越来越大了,如果再不控制住,就会危及生命。

此时,他也顾不上周围的指责和鄙视,从裤兜里摸出一盒银针。

威尔逊见状,立刻惊讶的道“天呐,你这是做什么?你想扎谁?”

陈阳看他大惊小怪,说道“我在给患者扎针,以此来控制住病人出血状况。这是中医治疗,你一个外国人不懂。”

“中医?”

年轻貌美的女子小声嘀咕了一句,神色凝重的看向陈阳说道“你好,我们是新加坡人,来这里考察投资环境的。李董得的是遗传病——血友病,你,你扎几针就能扎好?”

陈阳盯着她血红的嘴唇,道“血友病,没有根除的,我给病人扎针只是暂时控制病人出血。如果再不加以控制,病人等不到救护车,就有可能……”

“不,不,这绝对不可以!”威尔逊摇着头,觉得眼前这小子做事太荒唐,伸手就去抢夺陈阳手中的银针,可落空了。他忍不住吼道“你开玩笑!不,不,你这是要杀人!”

草!马勒戈壁的,你这个外国佬懂个毛啊!针灸是几千年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瑰宝,不知救活了多少人,怎么可能是杀人。

陈阳瞪了威尔逊一眼,不再理会他,转身就为病人行针。

“不,你这个屠夫,我要告你!”

威尔逊见陈阳一意孤行,挥手就要去打他时,被同行来的年轻貌美女子拦住了,道“威尔逊先生不要冲动,龙国的针灸学,我经常听李董讲过。而且,李董祖上也是龙国人,也曾接受过针灸,我们且相信他这一次。”

“欧阳秘书,你,你……你不可理喻!我不同意!”

威尔逊虽然不同意,但也没再阻止。因为他看到这小子已经开始针灸了。

几分钟后,陈阳使用了鬼门十三针肿的第七针,通过透视异能,他发现病人体内出血已经止住了。

“好了……”陈阳行完了针,话还没说完就听见急救车来了,就提醒道“不要急于拔针!”

“先生,你,你跟我们去医院吧……”

欧阳静静上下打量着陈阳,看他刚才扎针时有条不紊,淡定自若的样子,直觉告诉他这小子似乎不简单。

“好吧。”

陈阳点了点头。

这时,120急救车已经来到了现场,医护人员下了车小心翼翼地把老者抬上了车。

欧阳静静问了医护人员,得知地址后转身看向陈阳道“去省附一医院。”

陈阳听到后点了点头,表示马上赶过去。

半个多小时后,陈阳载着曾大丫一起来到了附一医院。

“陈医生好!”

“陈医生,您来了。”

“陈老师……”

陈阳走在去急诊室的路上,有很多认识他的医生上前给他打着招呼。

。v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