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现场诊断(1/1)

其实,在临来的路上,陈阳已经预测到了这帮科班出身的中医们,狗眼看人低。看到台下的人起哄,他冷冷的一笑,面色冷峻的盯着他们。

看来,小爷我不给你们露一手,你们是不服啊!那好,现在小爷就让你们心服口服!想到这里,陈阳正要开口,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站了起来,说道:“大家静一静,静一静……大家的虚心求教,陈医生是看在眼里的,可是呢今天是陈医生的第一堂课,我们要耐心的听他讲完。虽然大家觉得看似是理论,但是大家仔细琢磨一下,这些话里都蕴含着中医的望、闻、问、切的理论。所以,我请大家……”

“就是,请各位听陈老师讲完。”

“各位,不要觉得仗着自身的头衔就否定这个,那个的……”

这时,五六个中医站了起来,替陈阳说话。

看到这一幕,陈阳心里很是感激,这六个人有四个是附一医院的中医,其中头发花白的老者是段祥和,附一医院中医科室的主治医生。

其余的两个,也是附一医院的,眼熟面花,陈阳也见过几次。另外两个就不认识了,可能是别的医院来的。很明显,这些人都是富有仗义感的。

众人虽然静了下来,不在起哄,但是脸上及语言上却是表现着极度不服气!言语中家待着冷嘲热讽。

于是,陈阳开口说道:“段老和其他四位的好意,我陈阳心领了,既然大家想和我切磋一下,那我就奉陪就是了。”

“好!”第一个起哄的中年医生见陈阳上了套,心里暗暗一喜冲着门口的一个实习医生道:“小刘,你去门诊部,找一个患者过来,就说来这里治疗免费。”

实习医生站了起来点头,转身就快步的走了出去。

“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子,还来给老子授课,也太自不量力了!”

“毛都没长齐的小子,把自个看的也太高了吧。郝奇骏可是国家中医医院博士生,医学论文在国际上频频获奖,在在中医界可享有很高的地位。”

“哼!一会就让他把脸夹到裤裆里……”

众人纷纷的交头接耳,小声的议论着,都翘首以待等着看这个陈老师的笑话。

不多时,小刘领进来一位病人。他让病人坐下后,就开始介绍起病人的症状。

这是一个女病人30岁了,在县里的医院被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已经病了六日了,初起头痛如裂,身微痛,高烧恶寒,食欲不振。

她当地县医院诊断后,医生给与患者大剂的辛凉甘寒之品,还用犀角、羚角、牛黄、至宝丹、紫雪丹、安宫牛黄丸等品。

可病痛始终不减,反而迅速发展,转成了重症!

说到这里,小刘看了一眼中年医生,又说道:“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陈阳见大家沉默了下来,看向中年男子开口问道:“郝医生,你先挑战的,你先来诊治吧。”

中年男子郝医生接过了话,道:“好!”

话毕,他来到妇女面前拿起病例看到:现在病人持续高烧,神情非常疲倦,眼睛也很疲累和干涩。脑袋剧痛无比,身上微微有些疼痛。

头有微汗,但是身上却没有汗水。时时呕吐,下利灰白稀水。腹部不痛,小便短黄。心中烦闷,口苦,口渴但不想喝水。

看完病例,郝奇骏看向病人说:“舌舌头伸出来我看一下。”

女病人皱着眉头,神色疲倦地吐出了舌头。

此时,陈阳也伸头看过去,女病人舌苔薄白,中心黄腻,边质红。

然后,郝奇骏又给患者诊断脉象,稍顷之后,说道:“患者脉象两寸浮数,右关沉数短涩,左关弦数,两尺沉数。”

郝奇骏这话一出,也惹来其他中医的关注。他们也不禁多看了郝医生几眼,这个医生诊脉非常细致啊,双手寸关尺一共六部,都非常仔细地诊断到了。

大家也都讨论了起来,分分表示了赞同。

诊断完后,郝奇骏说道:“此时,应当急需温太阴,清厥阴,和阳明。要同时运用,温、清、和三法。以开冰伏,清深陷病邪,和解表里!自然,此病可愈。”

“好,不愧是名校出身啊!”

“可不是,病理很快就找到了,开方子也就简单了……”

众人都纷纷表达了赞同之意。

郝奇骏听到大家对他的认可,脸上流露出了笑容道:方用二香、左金合苦辛为治。香薷为清热解毒、利水和胃之药。左金善降肝经逆热治气,佐以法半夏、生姜、竹茹,有升有降。”

“要使清阳得升而浊热得降,肝木条达,脾胃自安。伏龙肝能镇胃温脾。荷叶佐黄连可以清暑消热。郁金和佩兰芳香化浊且能宣痹开窍。”

“钩藤、蒺藜善于祛风而不燥,并且也有舒肝之效。因此本方,将以苦、辛、温三法为用,是三焦并治之法!”

最后,郝奇骏说道:“此方浓煎,取80毫升,每次服10毫升,一个小时一服。”

然后,他又自信的说道:“此病多着七日就可治愈,少着三四日便可可治愈。”

这时,陈阳笑了笑开口道:“郝医生,你的方子不可取,虽然你的方子疗效也不错,但是太慢了,自愈还可以再提前。”

众人听到陈阳的话,满脸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