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朝议(上)(1/1)

(感谢大爱彡哥的支持!!继续求收藏,求推荐!)

大隋朝建立之初,国都定为长安,不久之后杨坚巡视洛阳,又把洛阳定为了陪都。杨广即位以来,为了彰显大隋王朝独尊天下的地位,同时也为了‘西控突厥、东抚齐鲁、北定辽东、南接淮扬’,于是准备重建洛阳城,然后从长安迁都洛阳。

大业五年,杨广征召六十多万民夫,绕着洛阳旧城周边数百里挖掘堑壕,构建城池的防线。坚固的防御搭建完毕,马上又大规模征召民夫,由司徒杨素、纳言杨达以及将作大匠宇文恺三人一起主持建城,最多之时,每月征召的民夫多达二百万人!有如此庞大的人力支持,再加上杨素三人为了讨好杨广,不计死伤的加速赶工,仅仅花了十个月时间,新的洛阳城就拔地而起。

城池建好后,又开始大修宫殿。为了顺利向洛阳城运输粮草和大量木料石料,杨广不但在洛阳城周边修建了庞大的几座粮仓,而且还重新开凿运河,开通了通济渠和广济渠,从而得以用大运河南接余杭、北通涿郡。

宫殿群在一年后也宣告完工,最大的宫殿群名为显仁宫,方圆达到了惊人的二百九十九里,也是杨广的驻跸之所。西苑,亦称作会通苑的皇家园林,方圆也有足足二百里!其余的宫殿群也都巧夺天工,美轮美奂,其中亭台楼阁、奇花异草和珍禽异兽等等不计其数,甚至还有方圆十几里的大湖泊!

大业七年,杨广正式迁都洛阳,同时迁来的还有数以十万计的豪族富商,洛阳成为了天下最富庶的地方。然而在洛阳城繁华富庶的背后,却堆积着一百多万民夫的皑皑尸骨!周边各地大量出现十室九空的景象。

九月初二辰时,被杨广命名为紫微宫的皇宫内,早朝正在德阳殿中如期举行。

龙椅之上,高踞着一个身穿红黑色相间的龙袍,头戴冕旒的壮年男子,他长着一副圆脸,身形略微发胖,三缕长须修剪得极其整洁,相貌看起来不算很英俊,不过却透着一股久居上位者的威严之气。此时他右手正轻叩龙椅,半闭着眼睛听大殿中一名大臣奏事,双目偶尔开阖间,眼神中充满了藐视一切的气势!

此人正是业已即位十年,四十五岁的当今天子杨广。

即位之初,杨广勤于政事,时常批阅奏折通宵不眠,天亮之时还能精神抖擞的举行早朝。然而如今的杨广,辍朝三五日乃是常见之事,以至于大臣们有紧急要事的时候,不得不在庞大的宫殿群里四处寻找他的踪迹。

“去岁八月,阿史那咄吉率军七万寇马邑……今岁四月,圣上征伐高句丽之时,又再次寇马邑、雁门,烧杀抢掠无数……臣以为,突厥人乃是养不熟的白眼狼,绝不可对其软弱!不过若是仓促出兵的话,眼下国库也难以周转,请圣上明鉴!”

大殿内说话这人须发皆白,身穿紫红色官袍,头戴黑色方冠,正是重臣之一的纳言苏威。

苏威乃是京兆武功人,字无畏,其脾性和表字如出一辙,时常顶撞杨广。如今年已七十有二,却依旧声如洪钟,全身上下整洁无比,就连胡须都梳得一丝不苟。大业五年就成为纳言参与政事,数年前虽因徇私而获罪免职,不久又再次复起。今年四月随驾征伐高句丽时,被封为右御卫大将军,班师后又被分为房国公,财帛之物赏赐无算。

今日苏威所奏之事,和突厥可汗阿史那咄吉有关。

文帝在位时,为了拉拢突厥人,将宗室女义成公主下嫁给亲近隋朝的启民可汗。突厥人有父死子纳其妻的恶劣传统,因此启民可汗死后,义成公主又被迫嫁给了他的儿子,也就是继任的始毕可汗阿史那咄吉。

阿史那咄吉和其父不同,素来野心勃勃,一心想着挥军南下,攻占中原花花地界自己做皇帝,不过前些年大隋朝军力强盛,阿史那咄吉只得按捺住自己的野心。然而随着三征高句丽的失败,大隋朝军力几乎被耗之一空,各地叛乱又此起彼伏,阿史那咄吉一下子不老实起来,隔三差五就要率军在北地抢掠一番。

昨日黄昏,阿史那咄吉的一封手书被送到了杨广手中,信中言词猖獗无比,声称要再迎娶一名大隋公主,而且这次要真正的公主,而不是宗室女,除此之外陪嫁之物必须要价值铜钱两千万贯以上。若是不答应的话,他就会率领十五万控弦之士南下,亲自来抢云云。

杨广看完信暴怒,当场就要传召左卫大将军、骁果军统领宇文述商议出兵之事。幸亏有萧皇后婉言劝谏,杨广杖毙了宫中一百多名突厥奴隶,勉强止住了怒火。今日早朝开启后,马上就把阿史那咄吉的信展示给臣子们看。

杨广微微颌首,苏威躬身一礼,回到左侧第二的位置上挺腰站着。

杨广朗声问道:“诸位臣工,对苏大人之言有何看法?”

一人出班奏道:“启禀圣上,数年来,圣上对阿史那咄吉处处优待,其人却不知报效圣恩,数次起兵入寇,实乃狼子野心之徒!这次更是变本加厉,竟然胆敢胁迫圣上,是可忍孰不可忍!不过大军刚刚从高句丽班师,即便用最快的速度征集,也需要三四个月之久。而且正如苏大人适才所言,如今秋粮尚未解到,国库空虚,也着实没有出兵之力。因此臣以为,不妨下旨严厉申斥,同时令马邑、雁门、太原等地严加防范。若是阿史那咄吉一意孤行的话,来年开春再起大军前往征伐便是。”

此人位置处于左侧第三,面貌清矍儒雅,一派正人君子风范,就连声音都很是清越,正是内史侍郎虞世基。

虞世基乃是会稽余姚人,字懋世,如今五十二岁。虞世基写得一手好书法,兼之相貌出众,因此被同样喜爱书法的杨广所喜爱。他和苏威结成一党,自然要对苏威所奏一力声援了。

杨广依旧只是点了点头,待得虞世基归位后,看了看左侧第五人,“裴侍郎,你说说。”

这裴侍郎正是裴矩,字弘大,乃是河东闻喜(山西闻喜)人。如今还不到五十岁,也生得一副好皮相,看上去风度翩翩,一派文人雅士风范。此人数年前经略西域时手段狠辣,勒索无度,当地小国无不闻名丧胆。裴矩也是才华横溢之人,回归中原后所著的《西域图记》详解西域各地风俗人情,为前往西域之人必读之物。他如今官居黄门侍郎,时常陪伴圣驾身边,杨广不经朝会就下达的圣旨,大都是此人所书。

听得杨广问话,他快步出班奏道:“启禀圣上,阿史那咄吉素怀异心,此次下书强娶公主,只怕是想要为大举入寇寻找借口罢了!不过圣上无需为此跳梁小丑而感到不快,而今北地天气已经寒冷,阿史那咄吉不可能此时挥军南下,无非是虚言恫吓罢了。故而臣以为,下旨申斥是必定要的,同时再向太原郡增援一万兵马,这样既不会耗费巨大,又能给阿史那咄吉一个明确的态度。我煌煌大隋朝,绝不接受突厥人的讹诈!”

“裴侍郎此乃老成谋国之言,臣附议!”

“臣亦附议!”

“臣附议……”

裴矩话音刚落,就响起一片附和声。就连素日和他不对付的苏威和虞世基也都点头附和,不管双方往日有何嫌隙,此时劝阻圣上出兵对大家都有好处——依照圣上的脾性,若是出兵必定要御驾亲征,谁都不愿随驾去冰天雪地打转,还有可能出现性命危险不是?

杨广依旧没有说什么,令裴矩归位,然后看向左侧第四人。

这人须发花白,双眼炯炯有神,略显狭长的脸上一脸正气,正是御史大夫裴蕴。

裴蕴喜欢见风使舵,最是擅长猜测杨广心意,屡屡言出必中,颇得杨广欢心。年前奉旨查办杨玄感谋逆案之时,因得到杨广暗示,裴蕴不经审理,就把牵扯进来的六万人不论男女老少全数斩首!这六万人中有不少世家门阀子弟,其亲族在朝中为官者就此事对裴蕴颇多攻击,却都被杨广压制下来。

“圣上,臣对诸位大人之言并无异议,只是从何处向太原调兵,还须多加斟酌才是。”

杨广默然不语,裴蕴躬身退回。

见圣上依然没有开口说话的意思,众臣都把目光投到了左侧第一人身上。

此人须发发黄,身长九尺,刀削般棱角分明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双眼略显碧绿,眼神威严无比。他正是当朝第一重臣,左卫大将军、许国公、骁果军统领宇文述。

宇文述字伯通,乃是鲜卑人,祖籍代郡武威(内蒙武川),北周时就是上柱国,封为国公,大隋建国后又被文皇帝重用,平定陈国的统帅。文皇帝废太子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的过程中,宇文述出力最多,因此杨广即位后就让他和苏威一起参与朝廷大事,对他的话几乎是言听计从。此人好大喜功、睚眦必报,为了争权夺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杨广数次出巡、三征高句丽、修建新洛阳城……这些把大隋朝国力耗费一空的事件中,无不有宇文述的影子。

见周围同僚都看着自己,杨广也静待回话,宇文述轻咳一声,一拂袍袖,慢条斯理地踏步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