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河蟹(求月票)(1/1)

郑谦深刻的知道我国在这样的时间段崛起的速度有多快。

也因为经济发展过快,这导致其他一些方面被轻易的摔在了大后方,比如人文素质的提高和对事物的辨别能力等等,这些要都要靠时间的积累,靠一代代人的努力才能最终成长到我们满意的地步。

而这样的时代,能把爱国的种子种下,并开始发芽,本身就已经是一件伟大的事情了。

正如《那年那兔那些事》里讲述的那样,每一只兔子都一个大国梦,种花家的崛起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

但当下对于自我怀疑的人却不在少数,在这种情况下,《那年那兔那些事》这样提高少年人自信心的国产动画,显然是值得郑谦花费力气去推动的。

“这很好嘛,等会儿我让那边单位把《那兔》在微博上转发一下,也算是正名了。”

郑谦笑着说。

齐仲才却不以为然:“这部动画这两天如此火爆,番薯网只要不是傻子,都能明白这部作品带来的意义和价值,因为《那兔》,这两天番薯网的流量涌入之多,已经成为了国内视频网站访问数量上的榜首,可以预料的到,番薯网的新注册用户会有多少,我想不通他们有什么理由愿意把《那兔》给删了。”

郑谦摇头道:“你不会懂的。”

齐仲才愣然。

郑谦没打算跟齐仲才继续这样掰扯下去,吩咐齐仲才做好公司的正常事务后,便挂断了电话。

……

短短两天时间,《那兔》的影响力就开始飞速的扩散了,哪怕是郑谦也没想到,这个时代对于这样的国产动画是如此的渴求,许多人对《那兔》更是推崇备至,即便郑谦不说,他们也愿意在各个渠道发声力挺《那年那兔那些事》。

毕竟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中国广大青年,而这些青年又都是未来的中流砥柱,不可能不对他们做出正确的引导,一味的放任不管,在将来或许会酿成弥天大祸。

但最终我们还是选择静观其变,看各路的牛鬼蛇神静静的表演。

中国是个大市场,只要市场的大方向不变,一切都让他自然的演变下去吧!

当然,在合适的时候,也会适当的纠正。

与此同时。

网络上,许多官方媒体在看完了《那年那兔》之后,都学会了举一反三,不仅在微博上转载了《那年那兔那些事》这种爱国科普动画,还一并对《那年那兔那些事》发表社会评论。

这瞬间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网友们再一次的持着各种观点,开始在各大论坛、门户网站对这种现象发表观点。

随着各大视频网站不断的盗用《那年那兔那些事》,舆论的风暴开始席卷,不再只是单一的在番薯网吵闹的轰轰烈烈。

著名生物学家,年纪三十五随便已经是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的任意,在观看完动画后,亲自下场,在博客上贴上了对于《那年那兔那些事》的一丝看法:

“说实话,看到两弹一星那几集时,我已经哭到身体发抖。

这个动画真厉害啊,几乎每一集都让人止不住流泪。

尤其是老照片出来的时候,这让我想到了很多人很多事。

我爷爷是知识分子,当年放弃了税务局的工作,重新回大学学习机械工程,出来之后一直在机械厂工作,小时候我们家书柜上摆着好多看不懂的俄文专业书。

后来的那几年,爷爷下乡了好些年。再后来,退休之后,机械厂效益不好了,连退休金都发不出,他当年那些还留在税务局的同事有的都已经是厅级,再不济也比他好多了,问他后悔么,他说不后悔。

我外公是退伍老军医,解放战争扛过枪,抗美援朝跨过江,在我出生前就去世了。他平日最大的爱好就是在厨房捣鼓几个菜,可是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也弄不出什么好东西。

我妈常说,要是现在,他每天去菜场买买菜,做做饭,该有多开心。

可惜,他看不到这一天了……”

军艺院校硕士生导师楼泽也在第一时间观看了动画,并亲自下场,与那些在网络上叫嚣的人对峙。

“动画好不好看,喜不喜欢是个人的偏好,但是一上来就喷的人,你们是领了美分吗?

说《那年那兔》拍马屁的人,我笑了,哪个国家没点主旋律的东西?

美国的阿甘连奥斯卡都拿了。

你要是不喜欢,不看就是,何必喷的那么难听?

我就看不惯自以为受了点西方民主文化的公知,大放厥词的瞎逼逼。

动画好不好,内容好不好,上来就各种侮辱性词语,客观理性要求别人,自己可以随心所欲的说。

无能的什么都不能做的人,说要自由尊重?

呵呵,谁要白养你啊?

还有说强大不好的,自由民主胜过一切……阁下脑袋被驴踢过?

那犹太人干啥建国?

自己不争取,等别人来救你吗?

世界资源就那么多,你以为别人有那么好心关心你过的好不好吗?

所有的问题是需要我们每个人去付出才能有机会去解决。

但仅仅只是有机会。

可是什么都不做,只会喷和骂,有什么意义?”

这一段与喷子们对骂,其产生的焦点效果绝对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这可是真正的精英阶层,不是那些所谓的伪精英可以比拟的。

就连这样的精英阶层都对这部国产动画如此推崇备至,一下子就吸引了各个圈层的注意。

任意和楼泽都是绝对的社会顶层精英,并且其背后都有庞大的背景,这样大肆评论一部动画,让相关部门颇为头疼。

有人开始对两人进行劝说,让他们删掉自己的博文。

任意倒是听话,被警告后,直接就关掉了自己的博客。

这楼泽却没那么轻易的被劝说,再加上出言不逊,没有一个身为硕士生导师的风貌,这就导致楼泽瞬间被许多喷子推到了风口浪尖。

“《那年那兔那些事》是郑谦亲自编剧的,而楼泽就是郑谦的研究生导师,他们是一丘之貉!”

“谦粉路过,我经过你们啊,不准骂我们谦哥!”

“我们谦粉的大刀早已经饥渴难耐了!!要不是馨姐劝说我们理智,你们这帮黑子,骂得过我们?”

“靠,仗着人多是吧?我们有几百个QQ粉丝群,还有过百万用户的粉丝论坛,掐架?来来来,比划比划!”

“楼泽的言论仅代表自己,不要上升到郑谦。”

“该说不说的,《那年那兔那些事》就是好看,我都看哭了好几次了,那些还在黑的人,你们有没有心?”

“馨姐说了,集合!都去楼泽老师博客支援!!”

“谦粉集合!!”

随着楼泽被各路网友狂喷,再加上郑谦也被拎出来骂,这导致原本还关注到这件事的任馨,瞬间就聚焦了精神,年轻人火气大啊,看到那些恶言丑语,任馨气的差点没背过气去,而且楼泽还是郑谦的导师,她可是这道楼泽的背景有多深厚,于是一声令下,数百个QQ群的管理以及郑谦粉丝后援会的数万在线用户,迅速的就涌向了楼泽的博客,开始跟那些喷子在线对骂。

原本双方还能就事论事,好好说理。

可随着人群的加入越来越多,各种污言秽语就喷涌而出。

最重要的是,楼泽的博客页面也是因为庞大流量瞬间涌入,直接就被卡的不要不要的。

一度陷入宕机模式。

郑谦还没有抵达青藏,就听说了这件事。

一下子就让郑谦紧张得不行。

我靠。

这楼老师是怎么回事啊?

亲自下场,没必要吧?

《那年那兔那些事》已经开始真正的在全国流行了,甚至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你如果出了什么事情,我的底牌不是就少了一张了……

郑谦在车厢外的走廊转来转去,积极的想办法。

因为楼泽老师的手机根本打不通,一直都是占线状态,虽然发送了短信,但并没有得到回音。

很显然,楼泽已经被各路大神的电话狂轰乱炸了,这样背景的人,主动冒头被炮轰,风险太大了。

等了半个小时,依然打不通老师的电话后,郑谦看了下手机网络信号,因为即将抵达青藏,这边的基础建设委实太差,信号更是弱的令人发指,无奈之下,郑谦便编辑了一段文字给任馨,让任馨登陆自己的新海博客账号,发表一篇微博。

很快,谦粉们包括诸多正在关注这场网络骂战的网友们,就看到了郑谦的新海微博刚刚更新出炉的一篇文字信息:

“互相谩骂完全是浪费生命,希望大家能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我们有共同关心的问题,有时只是立场不同。

麻痹或警醒他人都只是主观判断,甚至发表观点也不过是一种情绪宣泄。

归根结底,都源于普通人对待外界宏观环境的无力感。

生活,才是你需要直面的问题。

收起那些不甘或狂热。

希望每个人都能尽量靠近自己想要的。”

另一边,同样在关注这场骂战的齐仲才,正在网络冲浪,热血沸腾,正准备摩肩擦掌,亲自下场对喷。

谁知道手机却突然收到番薯网的老总发来的短信。

“齐总,对不起,实在没能保住,我们番薯网已经决定把《那年那兔那些事》直接下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