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回首(1/1)

泰山,云颠之上。

正值冬季,万物凋零,寒风肃杀。

天空云雾涌动,山顶四处凝结着一层淡淡的白霜,晶莹剔透,在阳光的照射之下,闪烁着粼粼波光,煞是动人。

极目远眺,只见山顶上,有着一处小亭,就是简单的几个木头搭建,但也能够遮风挡雨,倒也算尽了它的用处。

微风轻轻吹动,亭中正端坐着两个人影,此刻被微风轻拂,带起一觉阵阵飘动,配合着周边缭绕的云雾,加上亭中石桌上煮茶正冒起的烟气,真宛若神仙中人,好不潇洒!

亭内坐着两人,其中一人身着紫金色帝袍,帝袍上面刻画着种种神秘图案,若是定眼望去,只觉得极为深奥,仿佛蕴藏着某种道痕。配合着那神秘人不怒自威的气质,虽然脸色平静,无半点颜色,却也感觉无限威严。另一人身着一身黑色武士服,袍服却无半点装饰,全身素黑,但远远看去,这平常之人身着平常之服,却也有一种让人钦服之感!

帝袍男子端起一个白色瓷杯,上面雕琢着种种花纹,好不清雅淡丽。轻轻的抿了一口清茶,双眼微闭,似是在细细的体会着茶的醇香。不久,这男子的双眼睁开,闪烁着一丝精芒,却转瞬即逝,嘴唇微动,说道。

“孟德,你我相识,也有七年之久了吧!只是回首往昔,却觉得恰若昨日,往昔种种,还浮现于脑海之内。只是时光犹如滔滔江水,一泻东流,难以返还!”

听着眼前这帝袍男子的话,这名叫孟德之人,也就是御国如今的骠骑大将军,掌握着无数人生死的曹操,同样抿了一口茶,双目微闭,脸上浮现出回忆之色。

过了一会儿,才回过神来,有些感慨地说:“是啊,陛下!当初您与臣的相识,还是在洛阳朝堂之内,曾亲眼看着您,一步步地取代了大汉,成为了这个天下的新一个主人!”

听着曹操的话,帝袍男子,也就是大御帝国的主人钟御,转过头来,看着那初升的朝阳,神思悠远。

时间仿佛回到了七年前,那时的他,刚刚获得奇遇不过三四年,一切的一切,对于他来说都充满着激情。

那时候,他雄心壮志,试图着征服一切。

那时候,他野心勃勃,想要着长生不死。

那时候,他亲自率领着10万大军,不可一世的踏进了洛阳城,亲手终结了这传承了四百年的大汉江山。之后,雄心勃勃的南征北战,仿佛一切在他的眼里,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也是在那一刻,他的心,彻底的变了。

“是啊!犹记得,那时候爱卿你还是一个小小的骑都尉,在那满堂诸公之中,只能站在后排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但你眼中散发着那股锐气,却盖过了所有人的风采!”

曹操闻言,有些感慨。

那时候,他不过二十六七的年纪,正是血气方刚,英姿勃发之时。而他在这个年纪所做的事,也无一不是让诸人瞩目。

犹记得,在威严的官署之内,两旁分列整齐的站着威风鼎鼎的衙役,他们手持着曹操亲自设置的五色棒,目光充满着冷冽的看着他们中间依旧满脸张狂的男子。

而跪在堂下,正在接受审判之人,却是当朝权倾朝野的宦官之叔。

在那个谈宦色变,人人都畏惧着那些脸上无须之人的时候,这个正当青春年少,脑海中还充满着幻想的青年,却是勇敢的站了出来,对这个犯律之人进行了应有的审判。

更记得,当初天下大乱,头戴黄巾的蚁贼处蜂拥,将整个大汉搅成了一锅粥。也就是在这个时刻,这个青年挺身而出,率领着麾下的精兵强将,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最难以忘记的,还是当初这个青年,率领着麾下万骑精兵,在点将台之上,从眼前之人手上郑重的接过了兵符。随后一往无前地跨过了长城,出了边塞,效仿着古时的卫霍,追亡逐北,为着汉家男儿,又一次立下了赫赫军威。

“陛下可能还不知道,其实臣第一次见您的时候,心里还有着效仿荆轲之事,为我大汉除一强敌!只是……”

说到这里,曹操却是没有说下去了,拿起手中的茶杯,一饮而尽。

“呵呵!是啊,恐怕在你们的心中,只要除了我,那么大汉就随时都可以复辟,天下,也就可以再度恢复安宁了吧!”淡淡的说出了这句话,钟御脸上有些微笑。

“陛下所言甚是,臣当初就是这个想法,如今细细想来,却发觉甚为可笑,如今都觉得有些惭愧!不过也幸好,臣没有付诸于行动,才能够跟随着陛下,见到如此风景!”曹操洒然笑了几声,心里确实庆幸,自己没有做出傻事。不然他现在的下场恐怕跟那个江东猛虎,当初自己极为敬佩与欣赏的孙坚,一般无二吧!

又哪能够像如今这样,跟随着陛下征战诸天,见识着一个又一个世界的风采,领略着一个又一个那存在于传说之中的人物,足以快慰平生。

之后,两人又相互品茗,聊着一些往事,带起一阵唏嘘。

一个上午的功夫,就这样过去了。

钟御起身,来到亭边扶檐处,负手而立,静观云起云落。曹操也随着起身,侍立左右。

“爱卿,听说,你们一直在背后议论,说一国之君不可无嗣,一国之主不可无后,对于我的私人之事,甚为关心!”

就在平静之间,蓦然响起了这一声音,惊得身后正在欣赏美景的曹操,霎时间就没了心情,浑身冷汗直下,惊恐难抑。

身为臣子,私自议论君长本就不该,更何况还被自己的君长给发现,并且当面提出,如何不让人感到畏惧与羞愧。

“陛下,确有此事,臣等也只如此有违人臣之道,更知陛下天命长远,亘古永存,但臣等终究是凡人,自幼便接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训,有此担忧,亦是常理!”曹操心思急转,心里涌过万千念头,但终究还是如实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