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韩国的未来(1/1)

战争的伤害终究太大了,哪怕如今停息,躲在山中的乡民渐渐出来,生产慢慢开始恢复,可终究见效不怎么大!

据这些官吏统计,这十一个县中,每一个县现在的人口,经过他们努力搜集,重新编辑录册,却大多不过三四千人一个县。

并且,这些郡县当中,多是一些老弱妇孺,青壮寥寥无几。

更为严重的,那就是韩国还要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这诸多郡县,包括这三川郡刚刚收复的,以及韩国本土。都有许多的郡县陷入了饥荒,百姓家无余粮,地方饿殍遍地。

这无数的百姓都张着一张口,嗷嗷待哺的等待着韩国政府的救济。如果不去管他们,任由他们自生自灭,那么韩国可就真真的名存实亡了。

就算这些老百姓都是一些老弱,但起码也是一些人口,是属于被剥削的一层,被统治的一层。如果连他们都没有了,那么韩国连统治的基础都没有,国不将国,彻底的变成了一片死地。

收复的十一个郡县,共计有4万口人,而韩国原本的十余个郡县,经过秦国的一方肆虐,以及韩国的一阵剥削,人口保留也不怎么多,平均一个县城也不过三五千人。

随着地方官员的又一次派出,统治基础再一次搭建起来,人口统计又一次恢复,共得出韩国本土除去都城之外,十三个郡县只有8万口人。

而韩国的都城,由于收留了一些难民,加上原本的人口基础在那里,尽管因为战乱和饥荒,又饿死了一批。

因此终究还是保持着25万人的水平,尽管不如之前的三十余万,但在这个世上,勉强还能说是一方雄城,对得起他韩国身为一个王国的身份了。

如今韩国全国统计一番,竟然只剩下37万的人口,而且还是扩张了近一倍土地,收复了许多失地的情况下。

可是得到的人口,却只有战前的1/3,而且青壮男丁几乎凋零殆尽。在战乱平息,全国各地无论是新收复的地方,还是原本的地方,都恢复稳定之后。

韩王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威,维持自己统治,重新进行一批新兵招练后,竟然只得到了2万多的兵马,还多是一些十四五岁小孩和五六十岁的老头。

这些新兵,以之前战争结束后,韩国还剩下的1000多精锐老兵,重新搭建组合了一番军队。得到了一支25000人左右,还勉强看得过去的普通兵马。

这就是如今韩国的统治基础了,25000人,要镇守韩国二十余城,并且还要抵御来自于四面八方的敌人威迫,显然是不足的。

这么一点人,也就够维持治安与统治了。

不过,韩国也并非就此陷入绝境,他还有着出路。

秦国现在的三川郡,还剩下十二座郡县,都是龟缩在关内,并没有遭到战火的波及,保持着完整的生产和经济体系。

并且最为重要的,是因为三川郡因为属于周朝故都,以及韩国故土,受到秦国强征兵马的范围并不大,只有一点点罢了。

因此整个三川郡关内,十三个郡县中,除了三个周朝故土军训被强征许多青壮。其他剩下的十个郡县,剩下的青壮不少,并且人口也较多。

整个三川郡关内,据探子探查的情报传回来后,经过各方的分析,预计还有30万到40万左右的人口。

而且青壮数量不少,如果算上那些十四岁到五六十岁的强征范围,应该能够征到他10万人左右的兵马。

而如今的联军已经击退了秦国,接下来,只要御国在往着中部战场,派出他五六万人,就能够接着召集赵魏以及楚国的大军。

到时候,又将是五六十万的大军。

而秦国,却是派不出同等数量的军队了。

以秦国如今的状态,在己方战场崩局之后,后方已经隐隐不稳,四方的蛮夷蠢蠢欲动,国内的六国遗民也是有了别样心思。

地方的镇压,又牵扯秦国一部分的兵力,如今真正能够派上战场,与联军正面对抗的,恐怕连30万都不够。

所以秦国如今的局面,御国与其他两国做出了一番讨论,最后认定,秦国应该不敢正面决战,反而会放弃三川郡,全面龟缩入函谷关,维持着关中与巴蜀的基本地盘,不敢在东视。

而放弃的三川郡,距离韩国最近。并且在战争的初期,韩国的出力也不小,这场联盟都是以韩国作为起始点而发起的。

所以将三川郡剩下的地方作为补偿,全部给韩国应该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响。

更何况,如今的韩国,一副随时要亡国的样子,实在是引起了其他各国的警惕。

以如今天下的形势,无论是秦国,还是联军,甚至是躲在后方的齐国,都不会允许一个战国七雄,与他们并称了上百年的韩国给灭亡。

这是局势如此,韩国灭了,那么接下来他们的灭亡,就有了一个开头与预兆,他们对于这种结果极为恐惧。

他们害怕自己也变成下一个韩国,所以他们坚决打击任何敢灭亡任何一个战国七雄的国家,为了此,可以放下一切成见,联合起来。

这无关情感,无关仇恨,只关乎存亡生死。

所以,其实以如今的形势,就算御国不提出来扶持韩国,其他各国也会提出,他们不像韩国灭亡。

而韩国得到了三川郡,再加上周围的一些边角料,也将成为一个拥有城池近五十座,土地上千里的大国。

并且韩国的人口,也将恢复到七十多万,接近80万的样子,兵马也可以重新恢复到15万左右的样子,其中有3万左右,是一些青壮组成的精锐。

虽然其中大多都是一些老弱,战斗力并不怎么强的样子,但用来防守,并且吓唬吓唬别人,倒也不错。

毕竟精兵3万,和大军15万,听起来就是不同,谁更吓人一点?不用说都明白。

所以,如今的局面,勉强着按照这种脆弱的平衡维持了下去,相互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