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第一战末(1/1)

两军很快交战,毕竟两方相隔的距离并不远,在平原之上,一望无际,没有丝毫的遮掩之下,双方摆开阵势,不用多久就能够接触到一起。

不过在开战之前,首先轮番上演的就是双方各自的战争器械,不管是投石车、弩阵、弩炮,又或者是超常规的公输家族特殊机关兽,破土七郎之类的。

都在战场上不断地倾泻着他们独有的魅力,带起一阵阵鲜红,迷走了无数人的性命。

在这个惨绝人寰的厮杀中,无数人失去了性命,原本为人所珍惜的生命,如同草芥一般,一茬一茬的割去。

战争并没有持续多久,大概也就是三天左右,这场战役进入了尾声。

毕竟只是双方的试探,投入的兵力并没有太多,战争的规模也不算太大,这么快结束也是理所应当的。

说到底,这次战役最大的作用,就是试探双方各自的实力,并且通过战斗来宣示各自武力的强盛,以此来威慑敌人。

战争结束后,除了留下一片尸体之外,也带走了无数的庆幸与希望。

战争是如此的惨烈,双方的士兵在各自长官的威逼之下,根本没有丝毫退路,真的不得不拼尽全力,用自己的生命去搏一线生机。

在这种逼迫之下,伤亡自然惨重无比,其中秦军好一些,他们的战争器械远远比对面的联军好许多,并且作战经验也丰富一些,伤亡只有7万人。

至于联军,那就惨许多了。

这一次联军出战的,全部都是御国的兵马。御国过的兵马组成,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御国来到这个世界后,新近征召训练的一支大军,足有10万人。他们南征北战,灭了东胡,箕子朝鲜和匈奴,并且参与了攻破燕国之战。

这样一支军队,其精锐程度自然不用多说,骁勇善战都难以形容,可谓当世第一等的精锐,除了大多都没有内力之外。

另一部分就是从匈奴那边抽调来的炮灰了,虽然匈奴地居北方,生活在茫茫草原之内,从小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并且还要忍受其他部落的征伐,从小就在杀人与被杀中长大,自然有着一股狼性,凶狠无比。

但他们毕竟是被抓来的,士气更为低迷,战斗意志也不如在草原上那么强大,但也算一股精锐了。

这一次出战,钟御并没有指派匈奴上去当炮灰,而是选择一半御国士兵,一半匈奴士兵,两者配合,用于国士兵来督促,并且牵引匈奴士兵的战斗意志。

现在正是御国缺兵少将的时候,战争发展到这种程度,已经大大的出乎了御国原本的规划,向着不可预测的方向走去。

对于将来会发生什么,谁都不知道,好在御国已经达成了自己的目的,严重的消耗了战国七雄的实力。除了偏安一隅,地处山东的齐国之外,其他的六国,损失的实力不可谓不大。

据他所知的消息,经由各地的暗卫传达过来,与手下大臣稍加统合之后,他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

那就是整个中原,长江以北,所有的人口加起来,少了他1/3以上,并且损失的多为青壮年,中原的实力可以说削弱了整整一半,再不复之前的盛况。

这一点,可以从过往的道路之上,十几数十里看不到一个人烟,有的只有残破的村庄镇甸,以及四处觅食的野狗饿狼,就可以看出。

如今战场之上,如果自己只是逼迫匈奴兵上前当炮灰,虽然迫于自己的威势与压力,为了自己的族群考虑,他们不敢拒绝。

但他们的作战效率绝对会极为低下,推迟不行就算了,很有可能会故意的打两下就退下来,根本不会拼死命。

因为他们现在也算是哪种的自己现在的死穴,法不责众嘛,10万人一起退下来,难道御国还真敢全部杀光吗?

钟御还真不敢,先不说这是10万个嗜血的狼族,不可能束手待毙,任由自己杀戮。

就说自己死了这么多士兵之后,战场的形式绝对会幡然大变。

首先自己的兵力会由于秦国差不多,变成只有秦国的一半,实力大损。再说自己的人少了这么多之后,不但自己士兵的士气会大受打击,就说身后的燕国与韩国两国士兵,他们的战斗意志也会大打折扣。

有着这种顾虑,钟御当然不敢肆意妄为,他要合理地考虑,如此才能最大的发挥出匈奴人炮灰的特性,让他们为自己撒尽最后的热血。

所以才会有双方出同等兵力,处于同样的位置,一同上战场,这种方案出来。

首先有着御国的精锐在场,可以郁国精锐作为突破口,对秦国进行猛打猛攻,做出一些战术层次上的突破。

其次,看到自己的宗主国都如此凶猛,本就在血脉内蕴含着嗜血精英的匈奴人,自然也会被激起他们心里的狂暴,跟着一起无所畏惧起来。

有着带头人,加上战场上的形势,匈奴人的战斗力,必然会被激发到最大,他们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单单只是炮灰一样了。

因此,战争结束后,御国撤回了一万左右的御国精锐兵,再加上五千左右的匈奴人残兵,伤亡足足比秦国多了15000人。

这一次的战斗,真的是震撼的秦国,他们万分没想到,对面的御国士兵的战斗意志,竟然如此的悍勇强烈,不畏生死。

在古代,能够承受一成伤亡的,便已经算是正规军了。三成的,就是精锐。五成,那就是沙场雄兵,属于各个将军手底下宝贵的不得了的王牌。至于八成以上,那就是属于可遇而不可求的一种部队了。

不过战国自然不是后世的那种王朝,数百年的战争早就让战国时代所有的平民习惯了杀戮,他们对于伤亡的承受度,远远超过后世每一个王朝。

能够承受三成以上伤亡的,都是属于临时征召而来的乌合之众。五成以上,才算正规军。八成以上的,就是各个国家的精锐王牌了。

但就算是这种精锐王牌,各国也不算太多,向韩赵魏各国,有个三四万人就算不错了。至于秦楚齐几个国家,也就是10万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