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及笄风波(1)(1/1)

偌大一个京城,居然找不出第二个全福的妇人,这一点打死她都不信,姜沉鱼心中不悦,却没有表现出来,只是目不转睛地看着关氏。

“你这么看着我作甚?”

“没什么。”

姜沉鱼似笑非笑,关氏嘴角抽搐了一下,继续说道,“毕竟雁姐儿年长一些,便由雁姐儿先行礼,鱼姐儿稍后一些。”

“可以。”

姜落雁是二姑娘,自然是她先行礼也是无可厚非的,“还有什么,母亲也一并说了吧!”

“还有……行礼的时候要用的金簪,这也是你还没回府的时候就已准备好的,如今要再打造一支怕是也来不及了,不如 用我这支旧的,虽说款式是老旧了一些,不像姑娘家戴的,可是胜在是足金的,倒也勉勉强强过得去。”

关氏说这些话的时候,一点儿都不心虚,自从得知雁姐儿要当皇子妃了,早就不把姜沉鱼放在眼里了,她可是二皇子的丈母娘,以后还会是皇帝的丈母娘。

想到这些,她便愈发的得意,瞧不上姜沉鱼来。

“全凭母亲做主。”

姜沉鱼也不客气,直接就接了过来,反正是白给的,不要白不要,“母亲,女儿有一事想问,请母亲为我答疑解惑!”

“你说。”

“既然是两个女儿一起及笄,这贺礼母亲是收一份还是两份?”

“当然是……”关氏想说一份,可是转念一想要是收两份礼金也是好的,于是便改了口,“当然是两份啦!”

“哦,既然如此,那不如在贺礼上写明,哪些是赠与二姑娘的,哪些又是给我的,毕竟二姑娘是未来的皇子妃,贺礼自然是最好的,万一我这边儿的丫鬟不懂事,错拿了可就不好了。”

姜沉鱼嘴上说着漂亮话,心里却不这么想,她是怕这对母女贪墨了自己的贺礼,好歹也是个侯府,送上门的贺礼自然不会差的,这样就更不能便宜了这些人。

“也是,你怎么能跟皇子妃比呢!”关氏觉得她说得有道理,便欣然允诺了。

“谢母亲!”

“……”

三人又聊了一会儿,还没等关氏下逐客令,姜沉鱼便识趣儿地告辞了。离开了上房,带着秋月便朝着自己的院子走去。

“姑娘!”

“嗯?”

“您就这么忍气吞声了?”秋月心中忿忿不平,“二姑娘排在您前头行礼,这分明就是想让人知道,以她为主,您不过就是捎带手的,这是在羞辱您呀!”

“昂!”

姜沉鱼原本是不甚在意,不过就是个虚礼而已,可是听秋月这么一说,忽然又有点不服气,姜落雁凭什么爬到自己头上去呀!

“你说得对!”

“哈?”

“可不能让他们这么羞辱我!”姜沉鱼眼珠提溜乱转,心思是百转千回,想着该怎么办,之前秦王妃说要帮自己行礼来着,以她的身份,哪里是护国公夫人比得了的。

“那您打算?”

“山人自有妙计。”

当即就让秋月写了一封拜帖送到秦王府上,打算去给秦王妃还礼答谢,没想到才送去没多久,便得到了回信,让她明天就可以去拜访。

姜沉鱼这边刚把拜帖送了出去,姜堰那头便已经知道了,“你确定帖子是送去秦王府的?”

“是。”

“给顾昀的?”

“这倒不是,听秋月说是给秦王妃的。”阿武小心翼翼地说,“是为了上次秦王妃送来的头面,准备还礼答谢。”

“嗯。”

姜堰点点头,可是心里还是存疑,“还有别的事儿吗?”

“侯爷夫人那儿的人来报,说夫人不打算好好的给三姑娘操办及笄之礼,只请了一位全福夫人,还给了一支旧金簪了事,所以属下以为,三姑娘这个时候去拜访秦王妃怕是想请她给自己主持及笄礼。”

“……”

阿武猜测道。

姜堰点点头,表示赞同,秦王妃和顾昀的关系让他有所忌惮,秦王妃一贯是不给姑娘主持及笄礼的,若是真的前来赴宴,那便是变相的承认了姜沉鱼将会是未来的世子妃。

这不是他想看到的。

“去,给华阳夫人送一封帖子。”

“是。”

姜堰提笔写字,飞快地将帖子写好,让阿武送去给华阳夫人,大意是想请华阳夫人来给姜沉鱼主持及笄之礼。

华阳夫人,乃是前朝公主,皇帝的亲妹妹,无论是身份还是名誉都是千金之躯。

可是这次主动请华阳夫人,也就是说明他有意与她和皇后合作,这不是一条最好的路,可却是一条最快的路。

放下手里的笔,姜堰战起身,离开了偏院,直接出了定远侯府,直奔城外的千机山而去,他必须马上立刻见到他。

城外十里,千机山下,有一个茅庐,传来隐隐的琴音,姜堰迈步走上台阶,然后撩起自己的衣袍,恭敬地行礼。

“老师。”

“你终于来了。”茅庐中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姜堰抿了抿唇角,“学生有一事不明,还请先生为我答疑解惑。”

“说。”

“先生曾说立国立业,非得一明君方可出仕,可年岁匆匆已过十五载,先生依旧守在这千机山,请问先生,国之根本到底是在于君还是在于民?”

姜堰掷地有声地发问,茅庐内陷入了沉默,久久没有回答,过了好一会儿,茅庐的门忽然开了,走出一位敦厚长者,一身儒衫手拿折扇,脸色似乎有些苍白,跨出房门朝着姜堰走来。

“依你之见,如何?”

“……”

先生发问,姜堰沉吟了片刻,开口答道,“我以为,国之根本在于民,而万民之首在于君,只有走上正确的道路,方可开创盛世江山,国泰民安。”

“民与君。”

儒衫男子忽然笑了,从低声的笑到放声大笑,最后仰天长啸,“我隐居数十载,避世不出,只为等一明君,却没想到竟是蹉跎了,何人为君与我何干,为民谋福祉才是我辈当做之事。”

“千机先生大智慧。”

“你……叫姜堰?”

“我母亲姓林。”

姜堰并没有正面回答,千机先生听他这么说,忽然眼睛一亮,赶紧将人扶起来,“没想到,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却有如此见谛。”

“先生谬赞。”

姜堰十分谦虚,千机先生便愈发的喜欢他了,觉得此子绝非池中之物,“我的门已经开了,你要我做什么?”

“请先生入仕,他日我若……烦请先生助我一臂之力。”姜堰拱手作揖,千机微愣,赶紧将他扶了起来。

“千机愿意效劳。”

“多谢先生!”

姜堰再三道谢,两人围炉而坐,畅谈古今,竟成了莫逆之交。千机先生乃是当世大儒,具有很高的盛名,他对姜堰赞不绝口,大有收徒的意思,却被姜堰婉言谢绝了。

离开千机山,姜堰并没有回府,因为他在街上遇到了乔装改扮的姜沉鱼。

又偷溜出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