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兽潮爆发(1/1)

但周元可不愿意做缩头乌龟,做缩头乌龟有什么意思?妖兽兽潮意味着机遇,俗话说得好,浑水才能摸鱼,周元何不在此时分一杯羹呢?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周元和王丹都认为如果爆发兽潮,公海以后反而会变得安全,相比于内海的妖兽,那边或许妖兽不那么充盈。

但是如何越过中间的妖兽防线是一个问题,周元从没有想过和这些修士共存亡,几百年的耐心消磨,所有人都会变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周元也不例外。

曾经他跟七大地仙据理力争,带着天下苍生一起走,现如今他不会再有这种想法,十分可笑而幼稚,我们救不了天下苍生,只能救自己,甚至连自己都救不了。

这就是现实,就是修仙界分残酷,灵气就这么多,天地灵物也就这么多,你得到了就以为着我没有,为了解决争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妖兽也是如此,内部数量达到极致 领地数量有限,也必须把内部矛盾转移为外部矛盾,发展一场与人类的战争,来决定最后领地的归属。

如果战争打赢了,或许还能取得更多的领地,为已经紧张的生存空间迎来缓息,如果打输了,就淘汰弱者,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而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修仙界就是一个大染缸,没有人是无辜的,没有人需要为其他人负责,如果存着圣母之心,在乱世之中,死都不知道怎么死。

其实周元认为,兽潮的爆发,人类修士是有责任的,或者说,就是人类修士自己造成的,但人类修士往往认为是妖兽的恐怕繁殖力造成的。

其实不然,人类与妖兽之间缺少缓冲地带是最重要的原因,而缺少缓冲地带的原因是对魔门修士的赶尽杀绝,不允许与人类不同的异端存在,导致了这种悲剧的发生,最终祸及苍生。

此话怎讲?

的的确确,魔门修士已经不把自己看成一个人类,可人类也不需要去彻底和他们决裂,妖兽永远是最强大的一方,无论是拥有海底的资源,还是繁殖力的领先。

可人类修士应该看到这一点,魔门修士从本质上讲是和妖兽对立的,他们猎杀妖兽作为自己的肢体,作为对自己的道的探索,会大大制约妖兽的数量。

而当人类独自面对妖兽时,大部分修士因为实力不足,龟缩在内海,只有相对少数修士愿意出海组团猎妖,长此以往,导致妖兽数量失控。

再者,如果魔门修士的实力大大增强,或者数量大大增加,那些妖兽会首先认为魔门修士才是大敌,而其他人类修士的存在感不会那么高。

而兽潮的爆发点将是魔门修士和妖兽的战斗,人类就不会被大面积波及 而雨灵岛这种统治阶级的岛屿,就不会变得如此被动,最起码战线也不会拉那么长。

周元看着来来往往的修士也乐得清闲,本来他还挺担心微光岛的边防,结果雨灵岛之间在五千海里外的内外海边界上建立了八个中型岛屿,中间更是设立了无数微型岛屿支持。

周元赞叹柳元阳的魄力,内心却还是怀疑,这有用吗?一万年一次的超级兽潮,怕是这种战线会一触就破,如果龟缩在雨灵岛,应该才是生路,周元自己也该早做打算。

在兽潮未完全成型的日子,周元除了和王丹腻歪在一起,平日里就是寻找小型兽潮,给放逐之域提供大量的妖灵力,为了两个小家伙可算是操碎了心。

有趣的是王丹提了一个建议,她认为放逐之域里的居民,应该有一套完整的书籍进行教育,来形成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也许周元无法改变这一代人都想法,但是下一代人呢?里面的时间是加速的,兜兜转转过了三四年,里面也就是一代人的时间过去。

周元完全可以控制这些人的思想,或者进行正确的引导,最后形成完美的信仰导向,这种放逐之域内的信仰,应当不会让周元承受因果。

毕竟他们生活在放逐之域,甚至以后世世代代都是如此,放逐之域会替周元承受这一切,别忘了,放逐之域本身就是周元的本命灵器。

周元当然是很犹豫,当他发现了因果这种东西之后,就不愿意承受了,一个两个还好,无数个信徒的祷告,必定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

王丹却说了一句“你可以让他们信仰来生信仰死后”,这句话给了周元很大的启发,如果让这些人活在当下,那确实会让他们的祷告产生许多需求。

如果是让他们活在未来,或许会避过这种负面的祷告。反而会让他们害怕未来继续遭受苦难,而不停的在此生检讨自己,周元越想越觉得可行。

然而此时周元不知道的是,一个改变历史的事情正在发生。

一个长相阴狠的人来到了中原之巅,他是妖族与魔族混血,为天理所不容,魔族认为他血脉不纯,妖族认为他玷污祖先,应该去死,四处追杀。

人族倒是愿意包容他,最终中原七大宗派之末的遗灵宗收留了他,并且赐名为黄峪涵,生他养他,或许有看重他资质的缘故,但也算是把他当做嫡传底子来培养。

中原七大派的排名是整个中原排的,排名前七的宗派可以分得百分之八十的修炼资源,所以每年的宗派大比极其激烈,除此之外,就是宗派间的战争。

海域修仙界有妖兽作为转移矛盾,清除较为弱的修士,维持修仙界的现状,也能用妖兽来成长,变强,达到一个良性循环。

中原修仙界就很遗憾了,没有无尽的妖兽练手,为了保证竞争力,必须进行宗派间的争斗,才能维持一个修仙界的经久不衰。

遗灵宗排行老七,往往是许多宗派的目标,毕竟柿子要捡软的捏,所以底下的宗派经常与遗灵宗发生摩擦,最后沦为多方作战。

黄峪涵这个人颇为阴险,但不得不佩服他的眼光,虽然遗灵宗养他多年,但是他明白,以遗灵宗的现状,根本维持不下去了,内部是入不敷出,弟子无心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