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 放逐之域(1/1)

就是罡风,一种无限的气,有修士认为是空间乱流,有修士认为是杂乱的法则碎片,总之难以渡过。

周元心中是有希望的,因为他有仙舟,仙舟在近古可以突破罡风的限制来到界外,而现在也可以,这或许是大世界的捕鱼之人所害怕的事情,周元终于理清的逻辑。

他发现捕鱼之人不自信了,大世界的外面肯定发生了了不得的大事,不然以命运之网的力量,控制整个世界只是一念之间,而捕鱼之人居然害怕他们出去。

周元用力的甩了甩头,并把这些想法都告诉王丹,王丹也设身处地的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刚开始她是不相信的。

他认为那么多古籍文献都可以证明,可周元说,如果这些古籍文献也是大世界捕鱼之人想让我们看到的呢?历史的真相往往不是真相,展示的只是历史形象。

我们看到的,是别人想让我们看到的,任何事物都应该从两面辩证的角度看,这是周元在地球上学到的思维。

为了试验自己想法的准确性,周元准备进行更大的操作,为这小世界注入最后一波力量,那就是装人进去。

这个小世界除了王丹和周元,还未有任何其他人进去过,所以缺少人类的烟火气,但周元又不能残忍的将随便一个人类装入小世界。

这是不地道的,小世界聪明某种意义上讲,是个大一点的牢笼,周元不希望出现一个好人也会坐牢的情况,那真是天道不公了。

所以周元决定将凡俗和修士的罪人,流放于此,让他们在这个世界定居,当做一种惩罚吧,再说,这个小世界也不差呀。

周元问王丹,该怎么给这样的小世界起一个名字呢?王丹张口就道:“放逐之域,在放逐中沉没,在放逐中永生。”

“不错,不错!”周元对这个名字非常满意,放逐之域,仔细揣摩了几下,还真有一番韵味。周元决定装人进去,完全是带着一步登天的想法,靠这个世界自己演化,太过缓慢,到完全产生本土的类或者高级灵长类动物,不知要多少年,所以周元要加速这个进程。

周元觉得,还有一些事情必须要干。

第一,灵气问题,放逐之域的灵气不能自己产生,至少周元还没有见过放逐之域自己产生灵脉,所以当凡人进去还好,修士进去就是会打破放逐之域的灵气平衡。

修士一味的索取是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负担,而外面的大世界最神奇的就是灵脉,没有任何形体,却能产生灵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在灵脉的灵气熏陶之下,周围还能产生灵矿,称之为伴生灵矿,这种灵矿能产出平时修士们所用的灵石。

虽然周元如同不相信永动机的存在一样,不相信灵脉可以无限制的产生灵气还不枯竭,但周元找不到然后证据来证明灵脉的破绽。

好在现在的修仙界已经有了一种叫移灵吮气草的出现,周元觉得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行了,也不愿去细想那么深了。

这还只是第一个问题,就很难解决,在有足够的灵气才能养足够多的修士,周元可不想来的只是凡人,可在灵脉足够多之前,也只能如此了。

另一个问题很现实,关于灵药的问题,周元非常纠结,是不是对进入的修士开放,这或许也不知道纠结,如果周元想把这个放逐之域打造的近乎完美,那就要大气一点。

这有和大世界无限接近,才能让自己成为捕鱼之人,才能感受到放逐之域的魅力,一切都刚刚起步,一切都值得期待。

接下来的周元就很忙碌了,并且和王丹也正式分开,兵分两路,一路选择是王丹去收集灵脉,一路是周元,带着放逐之域去收集凡人。

然后修士都是从凡人开始,周元因为灵脉的限制开始歪打正着,如果一个小世界是自己演化出修士,那才是值得庆贺的事情。

事实上,世界上万物皆是如此,你给他一个起点,就应该放手,渐渐的,量变引起质变,最后产生奇妙的反应。

如果你过度的去保护他,反而欲速则不达,比如教育孩子,如果你天天捧着他,所有人都在夸奖他,到六十岁走在大街上,别人瞪他一眼就得猝死。

相反,一个孩子如果天天大嘴巴抽他,做错了就指出来不偏袒,到到二十岁就是活金刚,什么都不怕。

放逐之域就是这个情况,如果你一开始就注入修士,那么这些修士就会无度的挥霍和破坏放逐之域,而如果注入的是凡人,凡人只会利用里面的环境满足基础的生存。

周元从传送阵来到了神州大陆,时隔一千余年,周元再次踏上了南林的土地上,相同的是,周元还是从俗世界开始走起。

他第一来到的王国是福明国,像这样的王国数不胜数,周元一进入该国就显示出行云布雨之能,凡人高呼真仙降临,该国的国王当然不能错过结交的机会。

亲自来到周元的住所来请周元当国师,甚至把周元封为一字并肩王,周元也乐得如此。

“敢问上仙来到我等凡俗有何使命不成?”福明国国外王寺淙非常惶恐,随后试探的问道,他荒乱无度,整日莺歌燕舞不理朝政,如今来了上仙,莫不是惩罚他的?

周元看出了他的惶恐,道:“不要惊慌,在下前来确实有任务,那就是捉拿恶人。”

听到此话,福明国国王王寺淙吓得腿一软,道:“上仙饶命,上仙饶命,小民不上朝只是腿部不适,走路颇为怪异,怕臣子看到有失威严,万万不是昏庸无道啊。”

周元这才明白过来,感情这小子担心自己的宝座,遂直接道:“将你们福明国所有烦人的卷宗都呈上来,本尊要亲自审问。”

虽然不明白周元为什么要这么做,但福明国国王王寺淙哪管那么多?只要目标不是自己,他就是把全天下的凡人都给周元审问审问又如何?

周元看他如此上道也不为难他,道:“你走吧,我不接受你的任何爵位,希望你好自为之,把本尊的话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