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没有阻止(1/1)

苏采苓等的就是这一刻,压着喜悦,她小心又谨慎的问道:“明日可以吗?我想明日去找郑三公子。”

虽然陈钰并未苛待过她,但与之相处,总让她感到忐忑不安。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她今日在散播弘农杨氏的事时,也打听到郑参昨日也去了大理寺。

郑参为何没有救她?

苏采苓想不明白,且迫切的想要知道答案。

陈钰不知她心里的想法,但还是爽快的答应道:“可以。”

苏采苓心落到实处,喜悦也紧跟着涌上来,“多谢郡主!”

陈钰轻笑两声,“这是你应得的,不用谢我。去吧,去好好准备准备。”

“是。”苏采苓揖手一礼,又深吸一口气后,才转身走了。

陈钰看着她远去的背影,怜悯的摇了摇头,郑参…似乎并不是她所期盼的那般钟意她。就希望她去找了他之后,不会失望吧。收回目光,陈钰随意的问道:“母亲和阿离还没有回来吗?”

秋桑往垂花门方向看一眼,回道:“官奴都送到春江府去了,小姐应当要晚些时候才会回来。”

陈钰左右望一眼道:“那就准备笔墨吧,我先写师父布置的课业。”

近来她时常在降温亭写课业,为方便笔墨的取用,真掌柜特意备了个五层的柜子搁在角落,放置她的日常所需。

秋桑和子苓从柜子中取出笔墨纸砚,一一摆到桌上。

之后,秋桑磨墨,子苓则将纸折出一个一个对等的方格,再展开铺到陈钰跟前。

宛童手掌抹了药,不便行事,但还是拿起千字文的书,翻到今日十三先生讲到的内容,在陈钰跟前书架子上摆好。

墨磨好。

陈钰不太情愿的接过子苓递来的笔,照着裴京墨教导过她的方法,一字一格子。四折纸,十六个格子。全部写完,子苓便收走,秋桑则将新的纸铺过来。

八十个字。

每个字要写五遍。

合起来便是四百个字。

等同于要写二十五张纸。

如往常那般,刚写满五张纸字,陈钰的手腕就开始泛酸了。

秋桑极有经验的上前取走笔,子苓则配合默契的拿来手枕。待陈钰将手搭上后,她便灵巧的为她揉捏着。

就着秋桑端来的茶水喝了两口,陈钰看着旁边还没有写的二十张纸,叹气道:“也不知道是谁发明出来的读书识字,简直就是酷刑。”

要不是她有很多事得做,她都想跟陆映月一起去放牛了。

宛童抿嘴一笑,宽慰说:“往日要写一百六十个字呢,今日只有八十个,小小姐只要努努力,一会儿就能写完了。”

可她一点也不想努力。

陈钰望一望垂花门,衷心期盼着金氏赶紧回来。虽然迟早都要写,但能拖上一时半刻,也是好的。

只可惜,她望穿了秋水,金氏也没有回来。

哎哎的连叹几口气,陈钰认命的接过秋桑递来的笔,继续写起来。

终于又写完十张纸后,眼见她的耐性即将耗尽,宛童、秋桑和子苓三人,一个迅速的端茶倒水摆果点,一个麻利的给她继续揉着手,还有一个则番着花样的夸赞着她。

但陈钰真的不想写了。

左思右想下,倒真叫她想起来一件事。

一边吃着荔枝,她一边不动声色的问道:“康叔还没有找到合用的绣娘吗?”

锦绣庄里的绣娘,每一个都是千里挑一的好绣娘。康掌柜说没有找到合用的,不过是想拖延着,让她忘掉要亲手绣帕子送裴京墨罢了。

宛童和秋桑对视一眼后,说道:“康叔一直没有领人过来,当该是还没有挑到合适的人选吧。”

陈钰岂能不知道康掌柜的心思,但为了能晚一点写字,她佯装怀疑道:“这都有六七日了吧?”

宛童掰着手指头,配合她道:“是有六七日了。”

陈钰双眼明亮的看向她,“康叔是故意的对不对?他就是不想让我给裴京墨绣手帕。康叔在哪里,我要去找他。”

说着,便要起身。

子苓握住她的手,“小小姐不用着急。小小姐今日体内毒素全解,晚些时候,康叔肯定会过来看望小小姐。等康叔过来,小小姐再问他也不迟。”

陈钰瞬间垮脸。

“小小姐赶紧写吧,”秋桑轻笑着将笔递过去,“现在写完了,晚上便不用再写了。”

陈钰长叹口气后,认命的接过笔,不情不愿的继续写了起来。写完一张又一张,写完五张,立即搁笔。在秋桑几人又一顿连哄再骗中,陈钰再次接过笔,正要写时,金氏回来了。

同回来的,还有陆映月。

陈钰立即扔下笔,满面喜色的朝着两人迎出去,“母亲!映月姐姐!”

金氏瞧她模样,便知她在写字。握住她伸来的手,一边为她揉着手腕,一边问:“写多少字了?”

陈钰假装没有听到,反问她道:“母亲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金氏笑一笑,也不戳破她,“安排那些官奴,耽误了些时辰。是不是等饿了?”

陈钰摇头,“倒没有饿,只是母亲久不回来,我以为是遇到了什么麻烦。”

“是遇到了点麻烦,”陆映月撕着腰间的鞭子,“不过在我的鞭子下,全都解释了。”

陈钰立即问:“什么麻烦?”

金氏不想她操心这些锁事,忙截住话头道:“都已经解决了,你呀,就不用管了。”

陈钰本来只是顺口问一下,听她这样说,反倒上了心。松开她的手,改去挽着陆映月的胳膊,问道:“说一说,怎么回事?”

陆映月没觉得哪里不能说,便无视了金氏的暗示,直说道:“有个姓马的嬷嬷,因为苏曼吟在跟她说话的时候,没有自称奴婢,便当着一众官奴的面儿打骂她。过后,又在私下里挑唆着以前在武安侯府做粗婢的官奴,让她们找先前进府的那些百姓闹事。”

“苏曼吟眼见管不住,便去找了花楹。花楹过去,好些官奴都跟着前头几个,同先前进府的百姓闹起来了。我看花楹也管不住,就过去将那姓马的嬷嬷和闹事的官奴都打了一顿,过后又将她们一并发卖了。”

一边说着,一边也进到了降温亭。

在桌前坐下,陆映月从腰带里抠出一粒指甲盖大小的碎银子,“喽,这就是卖她们的银子。”

那个姓马的嬷嬷,陈钰是有些印象的。

早前时候,花楹从春江府回来,也说过她闹事。当时她就说过,再闹事,便将她撵走。没成想,那马姓嬷嬷竟如此不知悔改。

陈钰没有要碎银子。

陆映月便又收了回去。

“下次再有闹事的,”陈钰对金氏说道,“母亲也别去管了,让花楹直接将人撵走就是。反正人多,撵上一两百个,也影响不了什么。”

金氏点头。

“花楹和那马姓嬷嬷,关系不错。”陆映月突然插话说道。

陈钰连同宛童、秋桑、子苓一同看向她。

陆映月接过半夏递来的西瓜汁,一口喝下去半碗后,对着几人的目光说道:“我看那马嬷嬷日日都凑在她身边说话,她好像也挺享受。不过,我将马嬷嬷发卖的时候,她没有阻止。”

花楹和马嬷嬷。

陈钰明面没有多议,却将此事记在了心里。

回过头来,见秋桑在收拾她的笔墨,陈钰赶紧阻止,并迅速坐过去,让陆映月和金氏先歇着,她则提起笔,飞快的写起剩下的字。

最后一字最后一笔刚落下,陈离便回来了。

“秋桑、子苓,赶紧准备,真伯说了,为庆祝姐姐身体康复,今日要办酒席!”陈离冲进垂花门,边跑边叫,“所有铺面、所有人都可以吃酒席!”

陆映月迅速看向陈钰,“你的毒已经解了?”

陈钰点头,面上也难掩喜色,“是,已经解了。”

“不错。”陆映月拍着她的肩膀,同样欢喜道,“以后可以跟着我四处玩了。”

秋桑几个,将武安侯夫人、苏采苓和苏静好也叫着去帮忙了。降温亭中,一时之间,便只余下金氏和陈钰、陆映月三人。

“我明日便要去慈恩寺,你要不要一起去?”说到玩,陈钰就想到了明日的慈恩寺之行。

“明日?”陆映月想去,但想到杜昌龄的交待,又摇头拒绝了,“你去吧,我就不去了。师父让我好好放牛,还让我好好看着山水院,我不敢走。”

陈钰惊讶:“师父已经挑好院子了?”

陆映月点头,“对呀,前两日师父问我哪个院子最大,哪个院子风景最好。我就说了山水院。师父就让我看好山水院,不要让任何人霸占了。”

陈钰撇嘴,“他挑好的院子,谁敢霸占?”

“那也不行。”陆映月坚持道,“师父让我必须看好了,还说要是我没有看好,让旁人将院子霸占了,他就要让我每日背一本书,还要再写一千个字。”

跟着母亲行走江湖之时,母亲便告诉过她:世上之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所以在杜昌龄住进山水院之前,她都要保持着十二分的警惕,不能让任何人钻了空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