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七月初六(1/1)

两人边说边走。

阴平郡主有意慢上一步,跟在她们身后。

到了松园,文安郡主偏头不见阴平郡主,不由回头看去。看到几步开外,面罩薄霜的阴平郡主,不由返回来,眼带问寻的扯了扯她的衣袖。

阴平郡主瞧一眼同样返回来的陈钰后,迅速收敛住面上的霜色,轻摇头道:“许是天气太热,头有些闷罢了,无甚大事。”

文安郡主自然不相信她的说词,但见她不肯明说,也不点破,只握了她的手,又拿过采薇撑着的伞,说道:“已有近两月未曾下过雨,又马上是七月,热是肯定的了。你的身子本就不好,赏荷宴上又受过伤,遇到这样的天气,就要更加注意才是。否则,拿什么去跟杜三小姐争?”

陈钰听她提及杜婵,当即便问:“杜三小姐又做何事了?”

文安郡主给阴平郡主撑着伞,两人跟着陈钰的步伐,边走边说:“杜三小姐什么事也没有做,只是她原来跟着徐姑姑习舞时,就已经十分努力,近来为了三个月后,能在皇祖母的圣寿日献舞,变得十二分努力罢了。”

三个月后,皇太后的寿诞。陈钰默默的在心里记下后,歪头看着阴平郡主说,“她这是看到你在赏荷宴上的表现,有危机感了?”

阴平郡主还没有回答,陈钰又挪开目光,问文安郡主道:“前几日的赏荷宴,才子、才女是谁,怎么都没有听人提及过?”

“你还敢问!”想到母亲说,今年的赏荷宴是最没有存在感的一届,文安郡主便没好气的道,“你闹出那般多轰轰烈烈的热闹,谁还有闲情去管才子、才女的事?”

陈钰立刻认真严肃道:“对不起,我错了,我不是故意的。”

“你可真是……”文安郡主就没见过哪个世家小姐,像她这般无赖的。但瞧着她嘴里说着赔礼的话,面上却全然一副关她什么事的表情,又绷不住笑了,说了句‘也不知道哪里学来的无赖样’后,还是跟她说道,“夺得才女荣号的是荥阳郑氏的郑九小姐郑梨,这已经是她第二次夺得才女的荣号了。夺得才子的是范太傅府的范三公子范知舟。”

荥阳郑氏郑九小姐,那不就是郑参的妹妹?

范太傅府范小公子,那不就是端王的表弟?

这个荥阳郑氏,一个附马、一个府军前卫指挥佥事、一个连续夺得两次才女,还真是不可小觑。还有范太傅府……陈钰目光微敛一瞬后,问道:“林六小姐、杜三小姐和杜世子,夺得了第几?”

“林六小姐夺得第六,杜三小姐则堪堪第二十名,杜世子第三。”文安郡主说到这,偏头看向她道,“林六小姐的庆贺宴日子已经定下了,就在下个月的初六。”

陈钰的注意力瞬间便从赏荷宴转了回来,她掰着手指头算了算,说道:“今日已经是二十九,距她的庆贺宴,还有六日。”

“是,还有六日。”文安郡主说,“最迟明日,林府便会散发请柬。等请柬发出来,所有人就要盯向你了。”

陈钰莫名其妙道:“盯向我做什么?”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林六小姐的庆贺宴安排得这么着急,就是为了不给你做准备的时间呀。”文安郡主提醒说,“盯向你,自然是要看你如何回应了。”

陈钰‘哦’一声,“是想看我将庆贺宴的日子定在什么时候吧。”

文安郡主点头,“林六小姐的庆贺宴安排在七月初六,你的庆贺宴最多比她晚上十日。但春江府你不是还没有收拾出来么,且连收拾的人都还没有。”

“我不准备做过大的改动,”陈钰说,“至于人,真伯和康叔已经去找了。若无意外的话,今日就能找齐。”

文安郡主和阴平郡主心尖同时一动,最终,文安郡主开口问道:“去哪里找人了?伢行吗?”

“不是。”陈钰嘴角一弯,“是去万年县衙。”

万年县衙?

文安郡主一时没有听懂,不由看向阴平郡主,无声的问寻着她有没有听懂。

阴平郡主只思了一瞬,目光便如云层翻滚。她飞快瞧一眼陈钰,眼底隐隐的带着丝丝忌惮。而文安郡主见到她这表情,心头一颤,忙伸手轻扯一把她的衣袖,而后故意嚷嚷道:“怎么回事,你们一个二个都欺负我笨是不是?”

阴平郡主压着纷杂的情绪,缓声道:“若我没有猜错,真掌柜和康掌柜,应当是去找何大人,请何大人从他安置的那些百姓里挑人吧?”

陈钰点头承认下来。

阴平郡主瞧一眼还是不大明白的文安郡主,思忖一瞬后,解释说:“进昌坊那一片,有许多战乱之年从各郡县逃过来的难民。早前,一直是何大人施着各种法子在安置他们。自打锦绣庄在东市落根后,康掌柜便主动接了手。而今,钰儿从这些百姓里挑人,等于是在给这些百姓安身立命的机会。”

文安郡主皱眉,“林六小姐的庆贺宴就在六日后,钰儿你的庆贺宴最多比她晚上十日,加起来也就半个月的时间。这半个月,布置春江府都得赶着来,那些百姓的规矩……”

“那些百姓的规矩,并不重要。”阴平郡主迅速打断她的话。

她知晓她主动提及这个话题,必是大长公主交待过她,要陈钰的庆贺宴从大长公主府调人之故。但显然,陈钰早就料到或是定国王妃早就提醒过她,各权贵世家在打在她身边安插眼线的主意。

是以,在陈钰提及让何大人帮着找人之时,调人之言,便不可再说了。

警示的瞧一眼文安郡主,阴平郡主继续说:“战乱连续三十七年,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眼下好不容易停歇下来,正当是全力恢复国情的时候。钰儿用进昌坊那片无家、无田地和收入来源的百姓充作府婢、府奴,往重了说,她是在为朝廷解忧除患了。若有人挑剔他们的规矩、礼仪,那便是在置朝廷的安危于不顾。”

置朝廷的安危于不顾,好大的帽子!陈钰用心的记下这句话后,敬佩的看向阴平郡主。她已经决定了,庆贺宴时,如果有人挑剔下人的规矩,她便拿这句话去回复。

“规矩还是重要的,”回复归回复,但不是有了回复,便能万事大吉了,这点道理陈钰还是懂的,“我已经向定国王妃借了管事和嬷嬷,送去春江府了。半个月的时间,繁文缛节肯定是学不会的,但基本的来往接待,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文安郡主听言,也不便多说了。说多了,让她起了疑心,反而不好。因而,她最后只道了句‘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找我’后,便岔开了话题。

几人说话时,本来就走得慢。说到找人处,更是一度停住脚步。眼下说完,几人再次抬脚,不觉间,走到垂花门处,正要过门时,倒座房那方,忽的传来阵阵闹嚷声。

陈钰停住脚步,回头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