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读书三到(1/1)

入眼是一个大园子。

各种奇花异草,错落有致的围绕着形状各异的三棵松树。而松树中心,则是一汪人工开凿的月牙湖。

月牙湖边,有一片连绵秀美假山。假山上流水潺潺,绕过巨大的迎客松,如瀑落下,溅于湖中,惊起群鲤四散。

而迎阁松掩映下的八角飞檐亭中。

薄纱松挽,冰盆里的凉气与流水交缠萦绕,送着凉风徐徐。

杜昌龄躺在镶嵌着大理石的乌木椅中,闭眼喝着凉茶。两个蓝衣小厮一左一右,摇着蒲扇给他打风。前方七八步处,又两个身穿彩衣的名伶咿咿呀呀的唱着动听的小曲。

陈钰远远瞧见,跑至假山脚后,大喊道:“师父,我回来了!”

杜昌龄眼都不睁,等她上来后,才道:“回来了就回来了,闹闹嚷嚷的,成何体统?”

“师父教训得是。”陈钰敛声,恭敬的揖手跟他见礼。

文安郡主、阴平郡主也跟着她,一起见礼。

杜昌龄难得见她如此乖觉。睁开眼,先瞧一眼文安郡主和阴平郡主,而后盯着她道:“怎么,当真毒入肺腑,连药王谷的神医也没办法救治了?”

陈钰沉痛道:“是,药王谷的神医说,我已经毒入奇经八脉,只有三个月……”

“小小姐!”花楹几个,齐齐变了脸色的上前阻止。

杜昌龄哼一声:“怕什么,祸害遗千年!”

纵是如此,花楹几个也紧盯着陈钰,不让她说不吉利的话。

陈钰也不喜欢不吉利的话,将文安郡主和阴平郡主挨个的介绍给杜昌龄认识一遍后,便问:“师父,我们今日学什么?”

“听曲。”

说着,杜昌龄又闭上了眼睛。

陈钰知道杜昌龄性子古怪,他说听曲,那今日便绝不会再教别的。怕文安郡主和阴平郡主不了解,出言冲撞到他,陈钰歪头,便欲同她们解释。但嘴都还没有张开,杜昌龄便训斥道:“舌燥!”

陈钰瞬间闭嘴。

文安郡主来之前,就得了大长公主的交待,本就不敢多言。眼见他训陈钰,心中更是胆寒。偷伸过手,轻轻拉一拉陈钰的衣袖,朝她摇一摇头后,故意开解说:“我最喜欢听曲了。”

“再多话,就滚出去!”杜昌龄再次训斥。

文安郡主吓得也瞬间闭嘴,和陈钰两个对望一眼,而后迅速拉着阴平郡主,在旁边的白玉石桌前坐了下来。

两位名伶唱的都是些大齐民间的小曲。

咿咿呀呀的,词曲虽简单,但因朗朗上口和名伶悦耳的嗓音,也颇是动人。

陈钰还在洪源郡时,曾被大哥、二哥、三哥带去过许多地方游玩,每去一个地方,他们都会带她体验民俗风情。因而,细下心来,她竟能辨出两位名伶所唱的许多小曲的郡县出处。

阴平郡主和文安郡主就不行了。

两人自小接受的就是高等的教育,入的也是一等的芙蓉书院。这样的小曲,几乎从来没有听过。

因而,在听上后,竟比陈钰更入迷。

陈钰坐不住,听了才不到一个时辰,便想起来走动走动。想法刚起,杜昌龄就睁眼了。锐利的目光扫过来,陈钰只能乖乖坐好。又坚持坐了小半个时辰,她实在坐不住了,从冰鉴中端了碗冰镇酸梅汤,便挪坐到杜昌龄身旁。

在杜昌龄睁眼的瞬间,她立即将酸梅汤捧过去,“师父,喝碗汤润润嗓子。”

杜昌龄冷哼一声,接过碗,咕咚几口喝后,问她:“曲都会唱了?”

陈钰惊讶:“还要学唱?”

“不学唱也可以,”将碗递给她,待她交给花楹后,杜昌龄继续,“你也听了一个多时辰,说说看,她们总共唱了多少首小曲?”

陈钰回答不出来。

杜昌龄再问:“又唱了几个地方的小曲?”

这个陈钰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便掰着手指,如数说道:“有始安郡、龙城郡、普宁郡、玉山郡、潮阳郡、北海郡、汉东郡、吴郡、长乐郡、广陵郡……就这些了。”

杜昌龄随口道:“长乐郡的民俗风情有哪些?”

陈钰想了想,回答说:“有拗九节,即每年的元月二十九日清早,家家户户都要煮甜粥祭奠或馈赠亲友,出阁的女儿,还得送一碗回娘家,孝敬父母。除外,凡是年岁逢九,如九、十九、二十九这种明九和十八、二十七、三十六这种暗九,也要跟生辰一样,煮一碗太平面。拗九节过后三日,便是二月二,要……”

“玉山郡呢?”

“玉山郡有跳岭头、采茶、龙舞等。”

“潮阳郡。”

“莲池舞、竹马舞、还有民谣小曲和木雕等。”

杜昌龄问的都是陈钰说的郡县,而陈钰都对答如流。

文安郡主听得惊讶连连。

阴平郡主也惊讶,但惊讶过后,看向陈钰的目光,又带了丝丝复杂。之前她说不会,她以为是样样都不会。却没想……

“不错。”连问了六七个郡后,杜昌龄终于露出个好面色。

“谢谢师父夸赞。”陈钰欢喜的揖手致谢,“大哥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原来竟是真的。”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确实是真的不错。”杜昌龄哼一声,又冷下脸来,点着指头教训道,“但温故而知新,你做到了吗?”

陈钰默默的往后退。

杜昌龄冷哼,“让你听曲,是为考你耐性。你算算你刚才坚持了多久?”

陈钰竖起来一根手指。

杜昌龄再次冷哼,“就一个时辰?三年前,你父亲为击杀燕国精锐,顶着夏日烈焰,在无翠山埋伏了足足十二个时辰,而未动分毫。那一战后,数百兵将同你父亲暑热卧床,险些丢了性命!而你……冰盆环绕、果点不断,仅是坐着听听小曲,竟只能坚持一个时辰?”

陈钰面现羞色。

文安郡主和阴平郡主也不知不觉起身,站姿挺拔,神色肃穆。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又心到最急!”杜昌龄质问,“而你,心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