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恨从哪来(1/1)

那放火烧粮仓的,真是李灵均?

陈钰惊了。

但转瞬,她又否定了这个想法。

她想起少时,五哥为逗她和整蛊阿离,将她最喜欢的一块玉锁偷藏到阿离屋中。在她发现玉锁失踪到从阿离屋中找出来后,所有人都在责骂阿离,四哥更是差点上手揍人,是大哥站出来阻止了暴行。

随后,更是根据推断出来的玉锁遗失时间,对证在场与不在场的证据,揪出了真正的‘凶手’五哥。

五哥被狠揍了一顿,还被倒挂在黄角树上,足足两个时辰,此后,又被罚抄了十遍‘护妹守则’一千条。

在看五哥被揍时,大哥曾揉着她的脑袋,说过一句话:“过于表面的证据,很多时候,都是不能当作指证凶手的证据的。”

这句话套用在李灵均火烧粮仓上,也是适用的。

前世的李灵均能骗过父亲、骗过外祖父和舅舅、哥哥们,纵然有她的原因在里面,也不能否认他的心机与谋略。

这样的人,真要亲自去火烧粮仓,只会谨慎又谨慎,是绝无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的。

再者,二十粮仓,全毁的多达十一个,仅两个还余有七八成粮食,这说明,真是李灵均放的火,他完全有充足的时间,再返回去清除痕迹。

当然,也不排除李灵均是知晓大家会如此推测,而故意为之。

真真假假,她是分辨不清的。

只是感觉,火烧粮仓,似乎与她有关。哪里有关,她又想不出来。

见她久不说话,且面色变幻不定,阴平郡主开口问道:“钰儿,可是发现什么了?”

陈钰摇头,“只是有点奇怪。”

阴平郡主问:“哪里奇怪了?”

陈钰看着她,“我前日在万年县衙报案的时候,那位何知县说,近来进昌坊那边闹盗贼。那些盗贼别的不偷,专偷米粮。一个偷米粮,一个烧粮仓,都是与粮食有关,还不奇怪吗?”

进昌坊闹贼的事,阴平郡主并未听说过。此刻听陈离说来,也觉困惑道:“进昌坊那边,都是流离失所的百姓所居之地。他们手中的粮食,多是何知县筹集后分发下去的,积攒并不多。是何盗贼,别处不偷,竟去偷他们?”

“这就是奇怪的地方,”陈钰说道,“按何知县的说法,那些盗贼在进昌坊那一片偷米粮,并不是一日两日了。何知县派遣捕头过去抓捕,几日过去,贼没有抓到,反倒让他们偷的越发猖獗。何知县无法,只得亲自前往。”

阴平郡主本就是极敏慧的人,听她话,立即便抓住关键道:“何知县去进昌坊的时日,和你报案,可是同一日?”

陈钰点头,“是同一天。且我随端王妃到万年县衙的时候,他也才刚回来不久。”

阴平郡主指腹轻击几下茶碗壁,慢声说道:“你的意思,五城兵马司有纵火之人的内应?”

木白再一次从书中抬起头来,看向陈钰。师兄让放火毁粮,自然是为了惩戒死士袭杀她的事。但更多的,还是为了加速催发端王和晋王之间的矛盾。

计划已经成功。

是以,绝不能让她毁了。

陈钰眨巴两下眼睛,粲然笑道:“我可什么都没有说。我只是好奇,二十处粮仓,十一处烧成灰烬、七处只余两三成粮食,仅两处因为抢救及时,还剩下七八成。能让五城兵马司看管的粮仓,必定不是小粮仓吧?那么大的火势,他们反应是有多慢,才能抢救不及时?”

是不是李灵均放的火,有什么关系呢?

她就要将这件事,与他牢牢的绑在一起。即便不能立刻就要了他的命,也要让他先脱一层皮下来。

阴平郡主瞳孔微微缩了一下。

陈钰的这一番见解,是她之前没有想过的。

但若她说的是真的,那……

阴平郡主不由陷入深思。

李灵均在赌坊外‘搭救’宋常存,私下里与陈怀玉暗通款曲,再又和刘壮山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每一样,放在旁人身上,早就被盛元帝重罚。

然他却安然无恙。

此前,她所想是盛元帝要利用他掣肘端王,是以才多有宽容。

但此刻细想,盛元帝能用他掣肘端王,便证明,他的实力不容小觑!

五城兵马司。

那是端王最强大的助臂。

但这样的助臂,却早被李灵均在暗中攻破,还安插了自己人而未引起旁人怀疑。李灵均的实力……恐怕不仅仅是不容小觑了。

阴平郡主压着繁复的思绪,余光瞧向陈钰。

她并不觉得,陈钰是没有目的的说出那些话的。

她的话里,虽然没有子言片语在说李灵均,但却字字句句都在将他往绝路上推。

她恨李灵均。

但这恨从哪里来的?

仅仅是因为回京都当日,被陈家关在门外吗?

不像。

那这恨……

时辰到。

木白上前拔针。

阴平郡主的思绪,也就此被打断。

好在,她也不急于这一时。

木白先拔的是陈钰的针。

陈钰获自由后,又等了近两盏茶,木白才开始拔阴平郡主的针。

完后,两人一同向木白道过谢,又一同回了正堂。

今日陈钰来得晚,此时已是午时三刻。

饭菜都已经摆上桌。

却只有一桌。

裴京墨没来。

陈钰面无异色的见过礼,又就着木槿端来的水盆净过手,便在往日同一个位置坐下了。

阴平郡主自打进正堂后,又变得拘谨起来。恭恭敬敬的揖着手,见过礼,便提辞行,待定国王妃开口留她后,又推脱一二,方才揖手道谢,进而主动走到月见跟前去净手。完后,紧挨着陈钰坐了。

菜肴丰富,涵盖鸡鸭鱼肉、海鲜、官燕等等,摆满了整张桌子。

阴平郡主只扫了一眼,便迅速收敛目光,恭谨而规矩的静候着定国王妃先动筷。

“吃吧,不用拘束。”定国王妃开口的同时,也当先拿起筷子,夹了片凉拌脆藕。

一圈伺候着的婢女,随她动作,齐齐上前,为各人都盛好汤,又规矩的退到后面。

陈钰捧着汤碗,喝上两口后,轻声问金氏:“阿离还没有回来?”

金氏的眉眼都已经舒展开,状态也很松弛,显然是定国王妃宽恕或是开导过她了。听到陈钰的问话,她以锦帕试过嘴角,回说:“阿离跟着顾小郡王,同裴二公子在用膳。”

阴平郡主的眸色变了变,忍不住掀眼看向陈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