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中年禁军(1/1)

“子苓、空青,你们护好小小姐,我来驾车!”

万年县县衙距离青云楼有小半个时辰的路程。

而此刻距离宵禁,仅剩下半个时辰。

秋桑飞快的搬来杌凳,待陈钰上了马车后,她纵身坐到前室,拉起缰绳,便驾马冲出青云楼,朝着万年县县衙所在的宣阳坊飞驰而去。

真掌柜不放心让陈钰独往,赶紧也叫来马,骑着紧追而去。

马车出了东市,飞速抵达宣阳坊外。在放速进坊之时,一轻甲中年禁军拦了上来。

中年禁军立于马车前十步处,揖手恭谨道:“再有一刻,便宵禁了。各位有什么事,还请明日再来吧。”

有了康掌柜的先例,秋桑不敢拿银子开路,只能好脾气的说道:“官爷,我们有急情需要到县衙报案,还请通融一二。”

“姑娘,不是我不通融,是按律法规定,宵禁前半个时辰,除了本坊市的人外,外来人员,除非有引荐信,否则一律不准再入内。”中年禁军态度恭谨,语气和顺,“姑娘手中可有坊中人的引荐信?”

自然是没有的。

秋桑瞧向坊门口游走巡逻的轻甲禁军,计算着硬闯的可能性。

中年禁军借着月色,瞧清了她的算计,忙劝道:“姑娘,硬闯坊门,按律可是当斩的。你不为着自个的性命着想,也该为你家主子想一想。再急的案情,还能有你家主子的性命重要不成?”

坊门前的禁军只有二十余人,但临近宵禁,街上巡逻的禁军却成列成队。她即便能闯进去,走不了多远,也会被拦下来。她和空青、子苓自保没有问题,但要保护陈钰、花楹、天冬和宛童四人,却会捉襟见肘。

收回目光,秋桑看向拦在车前的中年禁军,再次软声协商道:“官爷,我们是去报案的,案情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哪里来得及准备引荐信?您就通融通融放我们进去吧,出了什么事,我们自己担着,成不?”

“姑娘能说这话,可见是个明事理的人。”中年禁军讲理道,“但律法面前,讲究的是事实。诚如姑娘报案,也期望县令大人禀公处置一般。真出了事,可不是姑娘一句自个担着,便能洗脱我护坊不力的罪行的。时辰已经不早了,姑娘还是速速回去,赶明日再来吧,就莫要为难我了。”

“这禁军倒是个好脾气,”花楹掀起车帘子,稍稍往外瞧一眼后,收回目光,同陈钰道,“能说会道,还恭敬有礼。”

恭敬有礼?

陈钰目光微微涌动。

宛童瞧见,当即掀起了帘子。

陈钰顺着缝隙朝外看去,看清中年禁军的模样,双目刹时一冷:他是李灵均的幕僚之一,刘壮山!

一个欺男霸女、贪财好色的无耻之人!

前世里,他打着李灵均的名义,骗了金家不少的钱财,又打着金家的名义,骗了不少的良家女子!

他能出现在这里,那李灵均……

陈钰迅速看向四周。

光影明暗交错,来回找了两圈,也没有找到李灵均后,陈钰干脆的收回目光,示意花楹、宛童和天冬准备笔墨。

李灵均以为她来宣阳坊,真是来报案的?

不。

她不是。

她是直接来跟他要人的!

宛童和天冬感受到陈钰的情绪变化,动作很是麻利。

一个迅速的拿过角落处折叠的紫漆描金山水纹小几展开,搬放到陈钰跟前。

一个迅速的拿出镂花紫金石砚、药墨和大小各异的五支紫毫笔,在小几摆好的瞬间,一一将笔铺开,便又开始研墨。

只花楹不紧不慢的取了两张松花笺,一边铺纸一边问:“小小姐是要写信给十三先生吗?”

陈钰在见到刘壮山后,心情变得极差,因而并没有心情回复她。接过宛童洗好的笔,沾上少许墨汁,思索片刻后,她便开始落笔。

花楹没等来答案,咬一咬唇角,便转手提了灯到近处,边给她照亮,边看内容。

外边。

秋桑还在恳求刘壮山放行,“官爷,我们是要去报案寻人的,每耽搁一分便危险两分,还请官爷通融通融。”

“你这小姑娘,怎么就说不通呢?”刘壮山劝了半晌,也有些不耐烦了,“都跟你说要宵禁了,你还通融通融。我通融了你,谁通融我?”

“官爷……”

“行了,别官爷官爷了!”刘壮山训斥道,“家丑不可外扬,你想扬,明日想怎么扬就怎么扬,别连累到我!”

秋桑面色一沉,“原来官爷知道我想报的是什么案,寻的是什么人!”

刘壮山心中咯噔一下,暗自叫了声‘糟’。自成王被关进宗人府,他也被揭发出曾暗投过前太子后,便不大受李灵均的信任了。这回好不容易承了这么个差事,若是给办砸了,怕是要卷铺盖远走高飞了。

左顾右盼两圈,正想找两由头糊弄过去,抬眼间,瞧见纵马而来的真掌柜,刘壮山当即一定心,冷哼道:“我眼还没瞎!”

待真掌柜行到近头,刘壮山挺一挺腰杆,又冷笑开了,“你们陈家的事,我懒得过问,马上就要宵禁,赶紧滚,否则别怪我不客气了!”

“官爷,都是误会……”

“误什么会!”真掌柜才开口,便被刘壮山打断,“你们小姐自愿跟着那陈二夫人去的陈府,在青云楼过午的食客都可以做证。你们临着宵禁过来说要报案寻人,寻的什么人?真当京都是自个家,由着你们肆意妄为,没有个王法了!”

“从始至终,我们都没有说过要寻什么人,你怎么就知道我们要寻的是我母亲了?”陈钰压着真掌柜的声音开口,“你是哪里得来的消息?”

刘壮山心头一突,强硬道:“那你说说,你要寻什么人?”

“我要寻……”

车帘掀起,花楹将封存好的双鲤递出去。

秋桑下马接过。

陈钰吩咐,“我要寻的人,就在信里。送去给那位官爷,让他替我转交给‘万年县的县衙大人’。”

秋桑拿着信,递到刘壮山跟前。

刘壮山看着信,正待拒绝,陈钰先一步开口道:“这信里的人,不仅是我要寻的人,也是‘万年县县衙大人’要寻的人。你确定不接?”

刘壮山抬眼看向马车。

马车的车帘拉着。

他根本看不到陈钰。

但有冷厉的目光,透过马车,直直的落在他的身上。

莫名的让他觉得心惊肉跳。

梆——

宵禁的暮鼓在此时响了。

沉重幽远的声音,自一座座钟楼响起。

刘壮山迅速接过信,退回到坊门门口。

秋桑也毫不迟疑,飞身上了马车,拉着缰绳便往回跑。

然。

跑了不到百丈。

四面八方,便有禁军,齐齐打马过来,将他们团团围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