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交易达成(1/1)

阴平郡主收回望着乘风亭的目光,抿一口茶后,看向陈钰,“你如何保证,十三先生会答应你的央求?”

“只是一道听学,又不是拜师,师父为何不答应?”陈钰奇怪道,“算了,明日师父便回来了,你们要是不放心,那就后日到青云楼来跟我一道听学好了。”

文安郡主立即应好。

陈钰勾一勾唇,转眸看向阴平郡主。

阴平郡主垂眸看着碗中的茶水,目光晦暗不明:她不能答应她,这与她的计划不符。她的计划是暗中帮扶她对付陈家,给自己留足退路。但……拜在十三先生门下的机会,她又实在不想错过。

她知道陈钰是故意的,故意逼着她们做选择,也故意要把她们和她光明正大的绑在一起。

她实在是小看了她!

阴平郡主强压下翻涌不定的情绪,如她所愿的应一声‘好’后,又看向了对面的乘风亭。

陈钰也随她看过去。

顾胜有给她说过,乘风亭一楼是各书院夫子们考评优劣的地方。二楼则是大长公主与各位贵人观赏比试的地方。

此刻,夫子们和大长公主都还没有来,乘风亭里只有穿梭的婢女。

陈钰看了几眼,便收回目光,转而看向侧面的舞台。恰此时,一只白鹤飞来,落在舞台上,闲庭信步的追逐着一个黄衣婢女。黄衣婢女忙唤人提来一桶活鱼,手捉着喂食。

就近的两只白鹤似闻到了‘香味’,也飞了过来。

陈钰看得正起兴,文安郡主突然说道:“杜三小姐来了。”

陈钰立即回头看去。

杜婵是直奔她们而来的。

却又在距离她们五步开外的地方,停下了脚步。

她看着阴平郡主,目光不善。

阴平郡主则喝着茶,静看着乘风亭。她侧颜寡淡,似一幅浓淡适宜的水墨画。任凭杜婵目光如何挑衅,她的表情都分毫不变。

无视!

又是无视!

自打去年仲秋月夜,她顶替她在宫宴献舞得盛元帝夸赞后,她对她,就一直是这副死样子!

杜婵怒火中烧,面上却丝毫不显。瞧一眼陈钰后,她转身走了。

这让特意被温宜兮遣来瞧热闹的婢女凌霜十分失望,想拦路问她两句,对上她冰冷的双眼,吓得赶紧退后两步,让开了路。

“还是阴平厉害,”目送着杜婵下楼后,文安郡主捧着茶碗,佩服的说道,“不需要一言一语,便将杜三小姐给吓走了。”

陈钰点头赞同。

来大长公主府的路上,她听顾胜说过。

阴平郡主和杜婵的舞蹈,皆是师承自教坊司奉銮徐姑姑。

徐姑姑原是顾皇后身边的婢女。

四年前,顾皇后受废太子和成王牵连,被打入冷宫时,她因容貌、舞姿出众,被盛元帝特赦入教坊司做了舞女。仅一月,便在献舞时,得了盛元帝宠幸,受赐为奉銮至今。

她虽未为妃,却盛宠不衰。

京都高门权贵里的夫人、小姐们心中对她多有鄙薄,却为了能在宫宴献舞,得盛元帝高看,又千方百计向她求教。

徐姑姑原身虽为婢,却极挑剔。在一众求教的高门权贵中,只挑中了阴平郡主和杜婵。

阴平郡主天赋卓绝,常让徐姑姑赞不绝口,教导杜婵及受恩宠时,也不忘夸赞。因而连年宫宴,盛元帝便指认阴平郡主献舞,且不忘当堂赞赏。

落败的义亲王府就因此,而恢复了往日荣光。

有夸就有嘲。

杜婵就是受嘲的那一个。

但她的嘲,在去年仲秋月夜宫宴时,结束了。

那次宫宴,盛元帝本也指认了阴平郡主献舞。但在献舞前半个时辰,阴平郡主却突然晕倒了,关键时刻,徐姑姑只能让杜婵顶替。

杜婵也得了盛元帝的夸赞。

但阴平郡主却渐渐疏远了她。

阴平郡主晕倒后,徐姑姑为她请过太医,太医诊断结果为她练舞太累所致。

然而宫宴结束,义亲王请回的大夫却说是中毒,中的还是无解的毒。

宫宴人多,义亲王暗中查了几回,也没有查到丝毫线索后,此事便不了了之。

只那后,阴平郡主身子孱弱,开始深居简出,宫宴献舞的荣光,也都落到了杜婵身上。

不知道是不是真伯他们给的银两足够多的原因,顾胜在跟她说完她们的事后,便提醒她说:如果她想找人结盟,阴平郡主绝对是一个上好的人选。

因为宣平侯府是她们共同的敌人。

也正因他的这句话,在荷香亭‘巧遇’她们时,她才没有拒绝。

“嘿嘿,今日只要我们一直在一起,她就找不到机会来找你了。”文安郡主幸灾乐祸的说道。

“她会来的。”阴平郡主偏头,看一眼楼梯口方向,嗓音浅淡,“她离开,是不想被其他事影响心绪。她要赢了我,再来找钰儿。”

“她又赢不了你。”文安郡主说,底气并不足。

阴平郡主看她一眼。

文安郡主赶紧挺胸抬头,底气十足的说:“她一定赢不了你。”

阴平郡主弯唇笑了一下,端起茶碗,浅抿一口茶后,又看着陈钰,“杜三小姐实力不容小觑,我又一年未曾碰过舞,想要赢她,并不容易。”

“你已经赢她了,”陈钰不带半点犹豫的说道,“她不敢跟你说话,便是打心底认定自己不如你。”

阴平郡主眼底的光芒霎时涌动,但顷刻,又被她给强压下去。偏转头,她再次看向乘风亭,嗓音虽轻,意志却十分坚定的说道:“一年了,足够了。属于我的荣光,也该拿回来了。”

文安郡主握住她的手,宽慰说:“我相信你!”

陈钰也握住她的手,宽慰说:“我也相信你!”

文安郡主点头,并坚定道:“你以前能比过她,现在也一样能比过她!”

阴平郡主不说话,只失神的看着乘风亭。

陈钰便也顺她的目光看出去。

参与此次才子、才女考评的各书院夫子们,不知何时已经来了。此刻,他们全都聚于乘风亭右侧处,静候着。

东锦阁这边,大长公主在一众嬷嬷和婢女的簇拥中,领着个身着大红霓裳羽衣的女子,阔步走上石桥。

身着大红霓裳羽衣的女子,年约二十五六,身段高挑娇媚,行动娉婷袅娜,青丝如瀑,以金丝嵌红宝石双鸾点翠流苏花冠束之,虽落后大长公主半步,但通身的派头,却不逊半分。

阴平郡主看着的,就是她。